胸筒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57018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胸筒成型装置,用于固定裁片与面筒布和底筒布的缝合位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夹板和面板;所述底板和夹板用于固定裁片位置,所述夹板和面板用于固定面筒布和底筒布位置;所述底板、夹板和面板在裁片与面筒布的缝合线部位均设有互相贯通的第一缝合孔;所述底板、夹板和面板在裁片与底筒布的缝合线部位均设有互相贯通的第二缝合孔。上述装置进行开胸筒工艺可提高胸筒车线的稳定性,且采用上述装置进行开胸筒工艺操作简便,对操作工要求较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装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胸筒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胸筒位于服装的胸口中部,与衣领相连接,可用来调节衣领大小。参见图1所示为胸筒部位示意图,图中箭头所指部位即为胸筒。在服装设计中,胸筒是重要的视觉感官部位。如图2所示为胸筒形成工艺所需原料示意图,胸筒成型工艺所需要的要素为1片裁片11和2片胸筒布,2片胸筒布分别为1片面筒布21和1片底筒布22。如图3所示为现有的开胸筒工艺流程示意图,其是首先制备出裁片形状相同且在胸筒位置镂空的纸板, 将裁片平放后将上述纸板平铺于裁片表面,用画笔在裁片上作出面筒和底筒的位置记号; 比裁片面筒位置放置面筒布,人工固定裁片与面筒片位置,顺着面筒位置记号将面筒布车到裁片面筒位置;比裁片底筒位置放置底筒布,人工固定裁片与底筒片位置,顺着底筒位置记号将面筒布车到裁片面筒位置,取出裁片,开胸筒工序结束。由上述胸筒成型工艺可知,现有的开胸筒工艺在将胸筒布与裁片车缝过程是采用人工固定裁片和胸筒片的方式,人工固定的方式一方面对操作工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干扰因素较多,由此造成胸筒车线尺寸稳定性差,产品返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用于胸筒成型的装置,用于固定裁片与面筒片和底筒片的缝合位置,提供胸筒车线的尺寸稳定性,降低开胸筒的操作难度。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胸筒成型装置,用于固定裁片与面筒布和底筒布的缝合位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夹板和面板;所述底板和夹板用于固定裁片位置,所述夹板和面板用于固定面筒布和底筒布位置;所述底板、夹板和面板在裁片与面筒布的缝合线部位均设有互相贯通的第一缝合孔;所述底板、夹板和面板在裁片与底筒布的缝合线部位均设有互相贯通的第二缝合孔。优选的,所述夹板与底板可转动连接,所述面板与夹板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可转动连接为通过基部胶或胶布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定位裁片位置的标记部。优选的,所述夹板在面筒布对折线部位和底筒布对折线部位分别设有第一对位孔和第二对位孔。优选的,所述第一缝合孔、第二缝合孔、第一对位孔和第二对位孔均是采用镭射切割成型。本技术提供一种胸筒成型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夹板和面板,底板和夹板用于固定裁片位置,夹板和面板用于固定胸筒布位置,将上述底板、夹板和面板组装后便可实现对底板和胸筒布位置的机械固定。同时,上述底板、夹板和面板在裁片与胸筒布的缝合线部位均设有互相贯穿的缝合孔,将固定好的裁片和胸筒布沿缝合孔进行车缝后便完成开胸筒工艺。由上述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装置可实现对裁片和胸筒布的机械固定,车缝过程中裁片和胸筒布的位置不易发生偏移,同时缝合孔限制了车缝线的缝合位置,因此采用上述装置进行开胸筒工艺可提高胸筒车线的稳定性,且采用上述装置进行开胸筒工艺操作简便,对操作工要求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胸筒部位示意图;图2为胸筒形成工艺所需原料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开胸筒工艺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胸筒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胸筒成型装置;图6为熨烫后的胸筒布的放置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步骤2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步骤3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步骤4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胸筒成型装置,用于固定裁片与面筒布和底筒布的缝合位置。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1提供的胸筒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1、夹板2和面板3。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胸筒成型装置中,底板1和夹板2中放置裁片,用于固定裁片位置;夹板2和面板3中放置面筒布和底筒布,用于定面筒布和底筒布位置。上述胸筒成型装置中,底板1、夹板2和面板3在裁片与面筒布的缝合线部位均设有互相贯通的第一缝合孔4 ;底板1、夹板2和面板3在裁片与底筒布的缝合线部位均设有互相贯通的第二缝合孔5。即将上述底板1、夹板2和面板3组后形成的装置在裁片与胸筒布得缝合部位留有贯通的第一缝合孔4和第二缝合孔5,第一缝合孔4和第二缝合孔5用于将固定好的裁片、面筒布和底筒布进行缝合。为了便于底板、夹板和面板的对位和扣合,本技术优选使夹板与底板可转动连接,面板与夹板可转动连接,可转动连接的方式优选为通过基部胶或胶布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胸筒成型装置中是底板与夹板通过透明胶布连接后,再将面板沿底板和夹板的连接端与夹板用胶布连接,即底板、夹板和面板在同一端连接。类似的,底板和夹板的连接端与面板和夹板的连接端也可不在一端,同样能够实现底板、夹板和面板自动对位,方便扣合的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胸筒成型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夹板和面板,使用时,底板和夹板之间放置裁片,用于固定裁片位置;夹板和面板之间放置面筒布和底筒布, 用于固定胸筒布位置,因此将裁片和胸筒布按位置放入装置内便可依靠装置实现裁片与胸筒布相对位置的固定。同时,上述底板、夹板和面板上在裁片和面筒布的缝合线部位、裁片和底筒布的缝合线部位均设有互相贯通的第一缝合孔和第二缝合孔,因此将裁片和胸筒布按位置放入装置后只需沿第一和第二缝合孔进行车缝便可完成开胸筒工艺。由上述方案可知,采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装置可实现对裁片和胸筒布的机械固定,车缝过程中裁片和胸筒布的位置不易发生偏移,同时缝合孔限制了车缝线的缝合位置,因此采用上述装置进行开胸筒工艺可提高胸筒车线的稳定性,且操作简便,对操作工要求较低。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胸筒成型装置,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底板上设有标记线101,用于定位裁片位置,方便裁片比对,省去每个裁片都需根据缝合孔定位的麻烦,简化了裁片比对的操作;夹板上还设有第一对位孔201和第二对位孔202,第一对位孔201与面筒布对折线部位相对应,第二对位孔202与底筒布对折线部位相对应。在夹板上增设第一对位孔201 和第二对位孔202可便于对面筒布和底筒布的定位,由于对位孔与胸筒布对折线位置相对应,操作时可以以对位孔为基准,将胸筒布放在亚克力板上。此外,传统的烫胸筒工艺是在开胸筒工序之后,需要用烫斗对开胸筒后的胸筒布逐件拉平,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本技术优选使用已经过烫胸筒工艺的胸筒布,具体如 烫衫机在拉筒时将胸筒布一次性全部烫好后再进行开胸筒工序,进而节省操作时间。对于已经进行烫胸筒宽度工序的胸筒布,需要展开平放于夹板与面板之间,由于对折线的作用, 还可以省去做记号及时间的节约的作用,利用开胸筒可以使做出的成衣尺寸更规范标准, 对折线位置附近会起翘,造成胸筒布边缘不平顺,影响缝合工序。如图6所示为熨烫后的胸筒布的放置示意图,增设的第一对位孔201和第二对为孔202分别用于容纳面筒布对折线部位和底筒布得对折线部位,进而抵消起胸筒布翘位置起翘角度,使用胸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筒成型装置,用于固定裁片与面筒布和底筒布的缝合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夹板和面板;所述底板和夹板用于固定裁片位置,所述夹板和面板用于固定面筒布和底筒布位置;所述底板、夹板和面板在裁片与面筒布的缝合线部位均设有互相贯通的第一缝合孔;所述底板、夹板和面板在裁片与底筒布的缝合线部位均设有互相贯通的第二缝合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红段勇郑振跃蒋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厦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