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五线包边机一次性上领成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6085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3:37
一种利用五线包边机一次性上领成形的装置,在五线包边机的压脚上固设一宽度与织带相适应的织带导入圈,机台顶部固定设置织带传送夹具,夹具为薄片弯折形成倾角结构,下板固定在机台上,上板向上弯折悬空设置,螺丝杆穿设在上板上,底部于上板的下板面设有固定螺母及弹片,顶部于上板的上板面套设一压缩弹簧及调节螺母,织带压片一端套设在螺丝杆上位于压缩弹簧底端由弹簧顶抵定位,另一端沿上板边沿向下弯折形成一弧形渐近部,尾部形成止口,调节手柄,一端铰接在螺丝杆底端,由固定螺母、弹片及上板的下表面定位,另一端伸出上板外与织带压片的弧形渐近部配合顶抵织带压片上下移动;提高服装领部的尺寸与形状的精准度,有效节约人工成本、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服装加工行业,涉及ー种利用五线包边机一次性上领成形的装置。技术背景在服装设计与生产中,领部在服装的整体结构与视觉美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服装设计与生产的重点关注部位;如何让领部更具 时尚感,让领部更贴合人体结构,提高穿着的舒适性,是行业内ー值以来不断追求改进的领域。领部成型技术所需材料要素裁片I块,领I条,织带I条;传统的上领步骤I、将领部与裁片进行组合;2、将领部与裁片组合的止ロ进行修正;3、将织带与前组合进行再次组合;传统上领的操作方法局限性(I)稳定性差,质量不稳定操作过程多,因操作人员不同产生差异;(2)成本高需一次组合后经修正止ロ后再次组合;(3)效率低需三次操作方可完成;且需用到两种设备;(4)成本高エ序操作3次,操作时间长,企业生产成本高;(5)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因领部为弧形纱向,操作时手势与力度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上领エ艺技术操作难度大,现服装行业技术工人短缺,急需エ艺技术上的创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ー种利用五线包边机一次性上领成形的装置,其将现有技术的组合的エ艺简化为一次エ艺,降低エ艺技术难度,简化操作エ序,提高服装领部的尺寸与形状的精准度,有效节约人工成本、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与企业生产效率。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ー种利用五线包边机一次性上领成形的装置,包括五线包边机,在五线包边机的压脚2上固设ー宽度与织带相适应的织带导入圈3,机台I顶部固定设置ー织带传送夹具4,所述夹具4为薄片弯折形成倾角结构,下板41固定在机台I上,上板42向上弯折悬空设置,中间形成容置空间,一螺丝杆43穿设在上板42上,底部于上板42的下板面设有固定螺母44及弾片45,顶部于上板42的上板面套设ー压缩弹簧46及一调节螺母47,织带压片48一端套设在螺丝杆43上位于压缩弹簧46底端由弹簧顶抵定位,并与上板42上表面形成织带容置槽供织带通过,另一端沿上板42边沿向下弯折形成一弧形渐近部481,渐近部的尾部形成止ロ 482,调节手柄49,其一端铰接在螺丝杆43底端,由固定螺母44、弾片45及上板42的下表面定位并绕螺丝杆43旋转,另一端伸出上板42外与织带压片48的弧形渐近部481配合顶抵织带压片48上下移动调节织带的活动空间;另外,在上板42上表面配合织带压片48设有织带导向槽5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将现有技术的组合的エ艺简化为一次エ艺,降低エ艺技术难度,简化操作エ序,提高服装领部的尺寸与形状的精准度,有效节约人工成本、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与企业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以下用附图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具结构示意图ー;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具结构示意图ニ;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脚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详述如图I ー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ー种利用五线包边机一次性上领成形的装置,包括五线包边机,在五线包边机的压脚2上固设ー宽度与织带相适应的织带导入圈3,机台I顶部固定设置ー织带传送夹具4,所述夹具4为薄片弯折形成倾角结构,下板41固定在机台I上,上板42向上弯折悬空设置,中间形成容置空间,一螺丝杆43穿设在上板42上,底部于上板42的下板面设有固定螺母44及弾片45,顶部于上板42的上板面套设ー压缩弹簧46及一调节螺母47,织带压片48 —端套设在螺丝杆43上位于压缩弹簧46底端由弹簧顶抵定位,并与上板42上表面形成织带容置槽供织带通过,另一端沿上板42边沿向下弯折形成一弧形渐近部481,渐近部的尾部形成止ロ 482,调节手柄49,其一端铰接在螺丝杆43底端,由固定螺母44、弾片45及上板42的下表面定位并绕螺丝杆43旋转,另ー端伸出上板42外与织带压片48的弧形渐近部481配合顶抵织带压片48上下移动调节织带的活动空间;另外,在上板42上表面配合织带压片48设有织带导向槽50。工作时,将夹具固定在机台上,设有织带导入圈的压脚定位好,将机台I针版处刀片5用纱轮进行打磨,便宽度变窄O. 2CM ;使用吋,先调节手柄49,使织带压片处于放松状态,将织带引入织带压片,再调节手柄49,固定织带;由织带压片端引出的织带引入到织带导入圈位置;旋转调节螺母,可根据不同面料与不同エ艺要求进行织带松紧度与传送速度;制作时,将裁片置于最底层,领置于裁片上层,织带通过夹具导出;用此种方法上领,节约人工2人,节约率66. 66%,单件节约成本O. 11元,节约率35. 48% ;按正常一般针织生产流水线28人布局,正常8小时生产计算,一般此类款式一天生产1200件计算,可节约人工2人,单件成本节约132元。本技术将现有技术的组合的エ艺简化为一次エ艺,降低エ艺技术难度,简化操作エ序,提高服装领部的尺寸与形状的精准度,有效节约人工成本、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与企业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 一种利用五线包边机一次性上领成形的装置,包括五线包边机,其特征在于在五线包边机的压脚(2)上固设一宽度与织带相适应的织带导入圈(3),机台(I)顶部固定设置一织带传送夹具(4),所述夹具(4)为薄片弯折形成倾角结构,下板(41)固定在机台(I)上,上板(42)向上弯折悬空设置,中间形成容置空间,一螺丝杆(43)穿设在上板(42)上,底部于上板(42)的下板面设有固定螺母(44)及弹片(45),顶部于上板(42)的上板面套设一压缩弹簧(46)及一调节螺母(47),织带压片(48) —端套设在螺丝杆(43)上位于压缩弹簧(46)底端由弹簧顶抵定位,并与上板(42)上表面形成织带容置槽供织带通过,另一端沿上板(42 )边沿向下弯折形成一弧形渐近部(481),渐近部的尾部形成止口( 482 ),调节手柄(49),其一端铰接在螺丝杆(43)底端,由固定螺母(44)、弹片(45)及上板(42)的下表面定位并绕螺丝杆(43)旋转,另一端伸出上板(42)外与织带压片(48)的渐近部(481)配合顶抵织带压片(48)上下移动调节织带的活动空间;另外,在上板(42)上表面配合织带压片(48)设有织带导向槽(50)。专利摘要一种利用五线包边机一次性上领成形的装置,在五线包边机的压脚上固设一宽度与织带相适应的织带导入圈,机台顶部固定设置织带传送夹具,夹具为薄片弯折形成倾角结构,下板固定在机台上,上板向上弯折悬空设置,螺丝杆穿设在上板上,底部于上板的下板面设有固定螺母及弹片,顶部于上板的上板面套设一压缩弹簧及调节螺母,织带压片一端套设在螺丝杆上位于压缩弹簧底端由弹簧顶抵定位,另一端沿上板边沿向下弯折形成一弧形渐近部,尾部形成止口,调节手柄,一端铰接在螺丝杆底端,由固定螺母、弹片及上板的下表面定位,另一端伸出上板外与织带压片的弧形渐近部配合顶抵织带压片上下移动;提高服装领部的尺寸与形状的精准度,有效节约人工成本、生产成本。文档编号D05B29/12GK202576871SQ20122024769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蒋建明, 郑燕玉, 文善全, 袁心平, 艾少舫, 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五线包边机一次性上领成形的装置,包括五线包边机,其特征在于:在五线包边机的压脚(2)上固设一宽度与织带相适应的织带导入圈(3),机台(1)顶部固定设置一织带传送夹具(4),所述夹具(4)为薄片弯折形成倾角结构,下板(41)固定在机台(1)上,上板(42)向上弯折悬空设置,中间形成容置空间,一螺丝杆(43)穿设在上板(42)上,底部于上板(42)的下板面设有固定螺母(44)及弹片(45),顶部于上板(42)的上板面套设一压缩弹簧(46)及一调节螺母(47),织带压片(48)一端套设在螺丝杆(43)上位于压缩弹簧(46)底端由弹簧顶抵定位,并与上板(42)上表面形成织带容置槽供织带通过,另一端沿上板(42)边沿向下弯折形成一弧形渐近部(?481),渐近部的尾部形成止口(482),调节手柄(49),其一端铰接在螺丝杆(43)底端,由固定螺母(44)、弹片(45)及上板(42)的下表面定位并绕螺丝杆(43)旋转,另一端伸出上板(42)外与织带压片(48)的渐近部(481)配合顶抵织带压片(48)上下移动调节织带的活动空间;另外?,在上板(42)上表面配合织带压片(48)设有织带导向槽(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明郑燕玉文善全袁心平艾少舫叶贵煌冯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厦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