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奉钦专利>正文

举升式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30183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举升式罐车,包括底盘、车架及行走机构,车架上安装罐体,罐体前端的车架上安装举升油缸,举升油缸上安装上支架和下支架,举升油缸通过下支架与车架铰接固定,上支架上安装举升座,举升座两端安装集装箱转锁,罐体前端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固定板,两第一固定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连接,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顶端安装第一横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底端安装第二横柱,各柱连接处采用集装箱角座连接,集装箱角座与集装箱转锁活动连接,罐体后端两侧分别安装第二固定板,集装箱角座与集装箱转锁活动连接。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已有技术的不足,使罐体可以拆卸,并增加其行驶安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车,是一种举升式罐车
技术介绍
举升式罐车自80年代起在国外已被广泛使用,由于罐体及车架等各部件及装卸物料的多种不同,在国内使用时已做了较多改进,但是,改进后的举升车仍存在某些不足 罐体与车架直接连接为一体,不能拆卸,致使运输时不能将罐体卸下,特别是运输到目的地经常出现无法卸货的情况,车辆只能原地等待,浪费时间,增加运输成本。由于罐体需要举升,所以在罐体前侧中侧各部位均采用活动连接,这种连接结构使车在行驶中急转弯时,易出现晃动、重心偏移,当速度稍高时,有翻车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举升式罐车,使它解决已有技术的不足,使罐体可以拆卸,并增加其行驶安全性。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举升式罐车,包括底盘、车架及行走机构,车架上安装罐体,罐体前端的车架上安装举升油缸,举升油缸上安装上支架和下支架,举升油缸通过下支架与车架铰接固定,上支架上安装举升座,举升座两端安装集装箱转锁第二,罐体前端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固定板,两第一固定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连接,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顶端安装第一横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底端安装第二横柱,各柱连接处采用第二集装箱角座连接,第二集装箱角座与第二集装箱转锁活动连接,罐体后端两侧分别安装第二固定板,两第二固定板分别与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连接,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的顶端安装第三横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的底端安装第四横柱,各柱连接处采用第一集装箱角座连接,第一集装箱角座与第一集装箱转锁活动连接。车架后端两侧分别安装连接套和铰连轴,铰连轴两端分别固定第一集装箱转锁。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举升罐与车架均为活动连接,可以根据使用要求拆卸,特别是能够在送货目的地更换罐体,同时,为了增加车辆行驶中的安全性,在车架上安装的各支撑柱增加了罐体的强度,使罐体的定位准确,固定牢固,车辆在行驶中的急转弯时,不会出现晃动,不出现偏心,防止了翻车的风险,特别是对载重量较大的举升罐车来说,本技术的结构更具有实用性等。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 3是附图1的B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中包括底盘、车架8及行走机构,车架8上安装罐体5,罐体5前端的车架8上安装举升油缸3,举升油缸3与罐体5前端连接,举升油缸3通过油缸下支座2与车架8连接,上支架4上安装举升座1,举升座1两端安装第二集装箱转锁观,罐体5前端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固定板21,两第一固定板21分别与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23连接,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23顶端安装第一横柱沈,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23底端安装第二横柱27,各柱连接处采用第二集装箱角座四连接,第二集装箱角座四与第二集装箱转锁观活动连接。罐体5后端两侧分别安装第二固定板7,两第二固定板7分别与第三支撑柱10和第四支撑柱20连接。第三支撑柱19和第四支撑柱20的顶端安装第三横柱24,第三支撑柱19和第四支撑柱20的底端安装第四横柱25,各柱连接处采用第一集装箱角座14 连接。第一集装箱角座14与第一集装箱转锁10活动连接。本技术所述车架8后端两侧分别安装连接套12和铰连轴11,铰连轴11两端分别固定第一集装箱转锁10。本技术所述车架8后端两侧分别安装连接套12和铰连轴11,铰连轴11两端分别固定第一集装箱转锁10,这种锁紧结构易于操作,锁紧牢固。当罐体5被举升时,罐体 5后侧的两个第一集装箱转锁10在举升过程中与铰连轴11同时转动。本技术工作时,举升油缸3将罐体5前端举起,在尾部卸货。当需要在送货目的地将罐体卸下时,可将与罐体连接的各铰连部位打开,将罐体卸下即可,当没有罐装物料需要运输时,本技术的车架为运输集装箱提供了较好的装车条件,并使集装箱运输稳定,做到了一车多用。图中6是液压后支腿,13是转锁,15是液压前支腿,16是罐盖,17是行走机构,18 是支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举升式罐车,包括底盘、车架及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车架(8)上安装罐体(5),罐体(5)前端的车架(8)上安装举升油缸(3),举升油缸(3)上安装上支架(4)和下支架(2),举升油缸(3)通过下支架(2)与车架(8)铰接固定,上支架(4)上安装举升座(1),举升座(1)两端安装第二集装箱转锁(28),罐体(5)前端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固定板(21),两第一固定板(21)分别与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23)连接,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23)顶端安装第一横柱(26),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23)底端安装第二横柱(27),各柱连接处采用第二集装箱角座(29)连接,第二集装箱角座(29)与第二集装箱转锁(28)活动连接,罐体(5)后端两侧分别安装第二固定板(7),两第二固定板(7)分别与第三支撑柱(19)和第四支撑柱(20)连接,第三支撑柱(19)和第四支撑柱(20)的顶端安装第三横柱(24),第三支撑柱(19)和第四支撑柱(20)的底端安装第四横柱(25),各柱连接处采用第一集装箱角座(14)连接,第一集装箱角座(14)与第一集装箱转锁(10)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举升式罐车,包括底盘、车架及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车架(8)上安装罐体(5),罐体(5)前端的车架(8)上安装举升油缸(3),举升油缸(3)上安装上支架(4)和下支架(2), 举升油缸(3)通过下支架(2)与车架(8)铰接固定,上支架(4)上安装举升座(1),举升座 (1)两端安装第二集装箱转锁(28),罐体(5)前端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固定板(21),两第一固定板(21)分别与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23)连接,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 (23)顶端安装第一横柱(26),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23)底端安装第二横柱(27), 各柱连接处采用第二集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奉钦董国营田忠猛
申请(专利权)人:杨奉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