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新型杀菌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6519964 阅读:5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防治稻瘟病的新型杀菌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高效、低毒杀菌剂三环唑(tricyclazole)、戊唑醇(tebuconazole)、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三元有效成分的相容性杀菌剂配方,通过加工成制剂对水喷雾、浸种或撒施,防治水稻稻瘟病。该杀菌剂具持效期长,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和抗产孢作用兼顾,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显著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及治理病原菌抗药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治稻瘟病的新型杀菌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高效、低毒杀菌剂三环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三元有效成分的相容性杀菌剂配方及其加工制剂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唑类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活性高、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 主要品种有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三唑酮、三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腈菌唑、粉唑醇、咪鲜胺等。唑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是抑制麦角留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病原菌的细胞膜功能,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唑类杀菌剂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植物真菌病害。国内外已用该类杀菌剂成功防治水稻、禾谷类作物、蔬菜、果树等数十种作物病害。这类新型杀菌剂的开发应用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稻瘟病长期以来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可在水稻生长的任一阶段侵染寄主,造成经济损失。目前我国主要使用毒性中等、只有预防作用的三环唑和硫磺等杀菌剂进行防治,其中三环唑是通过抑制稻瘟病菌附着孢内的黑色素合成,阻碍稻瘟菌侵入寄主体内,达到专化性防治稻瘟病的目的。然而,稻瘟病菌在肉眼看不见的情况下侵入至可见病害症状出现,在最适宜条件下也需要5-7天时间,以及病菌孢子萌发的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治稻瘟病的新型杀菌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含三环唑、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活性成分的三元杀菌剂复配及其加工制剂的使用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治稻瘟病的新型杀菌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含三环唑、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活性成分的三元杀菌剂复配及其加工制剂的使用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稻瘟病的新型杀菌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杀菌或抗菌活性成分三环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国陈长军王建新唐正合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