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式基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0879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挠式基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可挠式基板结构包括支撑载板、可挠式基底与离型层。可挠式基底设置于支撑载板上。离型层设置于支撑载板与可挠式基底之间,且离型层与可挠式基底以及支撑载板接触。离型层包括具有粘着性的粘着区用以接合可挠式基底与支撑载板,以及不具粘着性的离型区用以支撑可挠式基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节省制作成本、增加工艺良率与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局部改质工艺使离型层形成具有粘着性的粘着区以及不具粘着性的离型区的。
技术介绍
在现今显示技术中,可挠式显示器由于具有高轻巧性、耐冲击性、可挠取性、可穿戴性与携带方便等优异特性,目前已俨然成为新一代前瞻显示技术。目前于可挠性显示器工艺技术中,主要技术瓶颈在于如何将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制作在可挠式基底(例如塑胶基底)上。现行于可挠式基底上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方法主要是先将可挠式基底固定在于支撑载板(例如玻璃基底)上,而待薄膜晶体管制作完成后再借由离型技术使可挠式基底与支撑载板分离。公知的离型技术是使用真空蒸镀的高分子膜当离型层,再借由塑胶基底与玻璃基底本身的良好附着性加以贴合。换言之,必须将离型层作图形化,才能有效的在玻璃基板上产生附着力弱的离型区,以及附着力强的粘着区。然而利用高分子蒸镀直接形成图案化的离型层的制作成本高,且使用的阴影掩模(shadow mask)必须接触离型层而容易产生沾粘而导致离型层剥落(peeling)问题;而若用间接方式形成图形化的离型层,则必须增加额外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以节省可挠式基板结构的制作成本、增加其工艺良率与品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挠式基板结构,包括支撑载板、可挠式基底与离型层。可挠式基底设置于支撑载板上。离型层设置于支撑载板与可挠式基底之间,且离型层与可挠式基底以及支撑载板接触。离型层包括具有粘着性的粘着区用以接合可挠式基底与支撑载板,以及不具粘着性的离型区用以支撑可挠式基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制作可挠式基板结构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支撑载板。于支撑载板上形成离型层。进行一局部改质工艺,以将部分离型层改质而形成具有粘着性的粘着区,而未改质的离型层则形成不具粘着性的离型区。本专利技术可节省制作成本、增加工艺良率与品质。附图说明图1与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可挠式基板结构的示意图。图3至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制作可挠式基板结构的方法示意图。图8示出了不同的局部改质工艺与离型层的剥离强度的关系图。图9与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制作可挠式基板结构的方法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 可挠式基板结构14 可挠式基底12支撑载板16离型层14P周边区16R离型区B样本D样本14C中央区16B粘着区A样本C样本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与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可挠式基板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1为可挠式基板结构的一俯视示意图,图2为可挠式基板结构的一剖面示意图。为了突显本专利技术的可挠式基板结构的特征,部分元件未示出于图1。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挠式基板结构10包括支撑载板12、可挠式基底14以及离型层16。相较于可挠式基底14的可挠性,支撑载板12为硬质载板,其可包括例如玻璃载板、半导体载板或金属载板,但不以此为限。可挠式基底14设置于支撑载板12上,且可挠式基底14为软质基底,其具有可挠性。可挠式基底14的材料可包括聚亚酰胺(p0lyimide,PI)、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 PC)、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 PES)、聚丙烯酸酉旨(polyacrylate,PA)、 聚原冰烯(polynorbomene, PNB)、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酉旨(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 PET)、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PEN)或聚醚亚酰胺(polyetherimide,PEI),但不以此为限而可为其它各种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或有机/无机混合材料。离型层16设置于支撑载板12与可挠式基底14之间,且离型层16分别与可挠式基底14以及支撑载板12接触。离型层16的材料可包括例如聚对二甲基苯(Parylene)或环烯烃聚合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s,C0C),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离型层 16全面性地覆盖可挠式基底14,因此可挠式基底14未与支撑载板12接触。另外,可挠式基底14上另设置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图未示),以及一显示介质层(图未示)。显示介质层可为液晶层、有机发光层、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层、电子墨水层、胆固醇液晶层等各种具有显示特性的膜层,但不以此为限。离型层16包括具有粘着性的粘着区16B与不具粘着性的离型区16R。离型层16的粘着区16B用以接合可挠式基底14与支撑载板12, 而离型层16的离型区16R用以支撑可挠式基底14。在本实施例中,可挠式基底14包含中央区14C以及包围中央区14C的周边区14P。离型层16的具有粘着性的粘着区16B对应于可挠式基底14的周边区14P,而离型层16的不具粘着性的离型区16R对应于可挠式基底 14的中央区14C。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离型层16为一全面性覆盖可挠式基底14的完整膜层,而非图案化的膜层,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可不需要图案化的步骤,而可节省制作成本并增加工艺良率与离型层16的品质。此外,离型层16的粘着区16B可有效将可挠式基底14粘着固定在支撑载板12上,借此可利用现行设备于可挠式基底14上制作出薄膜晶体管阵列与显示介质层等元件。另一方面,在薄膜晶体管阵列与显示介质层等元件制作完成后,会进行一切割工艺,于对应于离型层16的离型区16R的周边的位置,例如是离型区16R内较接近粘着区16B的位置,来切割可挠式基底14,即可使可挠式基底14轻易地脱离离型层16与支撑载板12。值得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切割的位置并不以此为限,可依照设计的需求在离型区16R 内的任意位置作切割;而且位于离型区16R的离型层16在可挠式基底14脱离后,位于离型区16R的离型层16仍留在撑载板12上。请参考图3至图7。图3至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制作可挠式基板结构的方法示意图,其中图3与图5以俯视形式示出,而图4、图6与图7则以剖面形式示出。 本实施例的制作可挠式基板结构的方法为一批次制作方式,因此可同时制作出多个可挠式基板结构。如图3与图4所示,首先,提供支撑载板12与可挠式基底14。支撑载板12为硬质载板,可挠式基底14为软质基底,且支撑载板12与可挠式基底14的材料与特性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多加赘述。接着将可挠式基底14设置于支撑载板12上,并于支撑载板 12与可挠式基底14之间形成离型层16。在本实施例中,离型层16先形成于支撑载板12 上,再将可挠式基底14置放于离型层16上,借此离型层16可位于支撑载板12与可挠式基底14之间,且离型层16分别与支撑载板12以及可挠式基底14接触。离型层16的材料可包括例如聚对二甲基苯(Parylene)或环烯烃聚合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s, C0C), 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离型层16可利用例如蒸镀工艺形成于支撑载板12上,但不以此为限而也可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挠式基板结构,包括:一支撑载板;一可挠式基底,设置于该支撑载板上;以及一离型层,设置于该支撑载板与该可挠式基底之间,且该离型层分别与该可挠式基底以及该支撑载板接触,其中该离型层包括一具有粘着性的粘着区用以接合该可挠式基底与该支撑载板,以及一不具粘着性的离型区用以支撑该可挠式基底。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2.27 TW 0991460691.一种可挠式基板结构,包括一支撑载板;一可挠式基底,设置于该支撑载板上;以及一离型层,设置于该支撑载板与该可挠式基底之间,且该离型层分别与该可挠式基底以及该支撑载板接触,其中该离型层包括一具有粘着性的粘着区用以接合该可挠式基底与该支撑载板,以及一不具粘着性的离型区用以支撑该可挠式基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基板结构,其中该离型层包括一光感应粘着层,其可借由一光线的照射而发挥粘着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基板结构,其中该离型层的材料包括聚对二甲基苯或环烯烃聚合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基板结构,其中该支撑载板包括一玻璃载板、一半导体载板或一金属载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基板结构,其中该可挠式基底的材料包括聚亚酰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丙烯酸酯、聚原冰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醚醚酮、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醚亚酰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基板结构,其中该可挠式基底未与该支撑载板接触。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基板结构,其中该离型层全面性地覆盖该可挠式基底。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基板结构,该可挠式基底包含一中央区以及一包围该中央区的周边区,其中该离型层的具有粘着性的该粘着区对应于该可挠式基底的该周边区, 且该离型 层的不具粘着性的该离型区对应于该可挠式基底的该中央区。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挠式基板结构,其中在该可挠式基底的该中央区脱离该离型层之后,位于该离型区的该离型层仍留在该支撑载板上。10.一种制作可挠式基板结构的方法,包括提供一支撑载板;于该支撑载板上形成一离型层;以及进行一局部改质工艺,以将部分该离型层改质而形成一具有粘着性的粘着区,而未改质的该离型层则形成一不具粘着性的离型区。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作可挠式基板结构的方法,另包括于该离型层上形成一可挠式基底,其中该离型层分别与该支撑载板以及该可挠式基底接触,且该支撑载板以及该可挠式基底借由该离型层的该粘着区接合。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可挠式基板结构的方法,其中该局部改质工艺于形成该可挠式基底之前进行。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可挠式基板结构的方法,其中该局部改质工艺于形成该可挠式基底之后进行。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作可挠式基板结构的方法,其中该离型层全面性地覆盖该可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克龙王品凡胡至仁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