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0705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在与加热辊(33)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中,将连接加热辊和加压辊(34)的轴心的直线设为La,将直线La的垂线设为Lb,将一对引导部件中被配置于加热辊侧的引导部件(36)的引导面(361)的轮廓上的、在与直线La平行方向上的最靠近加压辊侧的点设为P,将经过点P且与加热辊的外周轮廓相切的切线中切点靠近辊隙部的切线设为Lc,将从点P到直线La的距离设为D的情况下,距离D为加热辊的直径的1.6倍以上且小于2.4倍,并且在比辊隙部靠上方的位置中切线Lc比垂线Lb还靠向加热辊侧倾斜,并与该垂线Lb所成的角度在2.2°以上且小于6.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抑制记录纸的卷边(curl)、波纹(wave)的发生的引导部件的定影装置及搭载了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子照片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占据主流的结构为,通过将供纸口、转印位置、定影位置配置于纵向(装置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一直线上,尽可能缩短从供纸到转印、 定影、排出的路径,由此实现装置主体的小型化。然而,这种具有纵向的输送路径的图像形成装置(以下,称作“纵输送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经过了定影装置的记录纸容易发生卷边、波动(在记录纸上连续产生较小弯曲的现象)这样的问题。一般而言,对于刚刚经过定影装置的定影辊隙部的记录纸而言,热粘的调色剂 (toner)并不会完全固定到其上,而且由于受通过加热压接而从记录纸上蒸发出的水分的影响,使得记录纸的下半部变弱而成为非常柔软的状态,之后,当记录纸的温度下降时,此时的记录纸的形状将残留下来。当在水平方向输送过来的记录纸沿水平方向直接经过定影装置而排出的情况下, 由于受重力的影响而经过辊隙部(nip)之后的记录纸的姿势稳定,所以很难产生卷边、波纹,但如上所述的纵输送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经过定影辊隙部之后的记录纸被向上方输送,所以其姿势变得极其不稳定,容易产生卷边、波纹现象。当记录纸产生卷边、波纹时美观性变得极差,并且在排纸盘(tray)上重叠多张而排出时很难对齐。此外,最糟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产生纸的堵塞。为此,例如在以往机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部的结构中,如图7的定影部500所示,在由加热辊501和加压辊502形成的定影辊隙部和排出辊对506之间,且在靠近定影辊隙部的位置预先设置中间辊对504,由此对刚刚经过定影辊隙的记录纸施加适当的张力以进行矫正,之后经由输送路505向排出辊对506送出。然而,上述以往的定影部的结构由于需要设置中间辊对504,因此相应地部件件数增加,无法避开制造费用的增大,并且不能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定影后的记录纸的卷边、波纹的定影装置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加热旋转体; 加压旋转体,其通过与上述加热旋转体接触而形成辊隙部;一对引导部件,它们对被以表面附着调色剂像(toner image)的状态输送且经过上述辊隙部的记录纸向排出方向进行引导,在与加热旋转体的轴垂直的截面中,将连接加热旋转体和加压旋转体的轴心的直线设为La,将直线La的垂线设为Lb,将一对引导部件中被配置于加热旋转体侧的引导部件的引导面的轮廓上的、在与直线La平行的方向上最靠近加压旋转体侧的点设为P,将经过点P且与加热旋转体的外周轮廓相切的切线中切点靠近辊隙部的切线设为Lc,将从点P到直线La 的距离设为D的情况下,距离D为加热旋转体的直径的1. 6倍以上且小于2. 4倍,并且在比辊隙部靠上方的位置处切线Lc比垂线Lb还靠向加热旋转体侧倾斜,并与该垂线Lb所成的角度为2. 2°以上且小于6. 5°。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调色剂像形成部,其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装置,其使调色剂像定影于记录纸;一对引导部件,其对经过定影装置而将调色剂像定影了的记录纸向排出方向进行引导,定影装置具有加热旋转体;通过与加热旋转体接触而形成辊隙部的加压旋转体,在与加热旋转体的轴垂直的截面中,将连接加热旋转体和加压旋转体的轴心的直线设为La,将直线La的垂线设为Lb,将一对引导部件中被配置于加热旋转体侧的引导部件的引导面的轮廓上的、在与直线La平行的方向上最靠近加压旋转体侧的点设为P,将经过点P且与加热旋转体的外周轮廓相切的切线中切点靠近辊隙部的切线设为Lc,将从点P到直线La的距离设为D是情况下,距离D 为加热旋转体的直径的1. 6倍以上且小于2. 4倍,并且在比辊隙部靠上方的位置处切线Lc 比垂线Lb还靠加热旋转体侧倾斜,与该垂线Lb所成的角度为2. 2°以上且小于6.5°。通过如上所述地决定定影后的引导部件的形状,能够将刚刚经过定影辊隙部之后的记录纸利用其下半部设为很难产生波纹、卷边的姿势。在此,可以是加热旋转体和加压旋转体配置成,通过旋转而将记录纸用辊隙部一边夹持一边从下方向上方输送。此外,在此,可以是一对引导部件形成以下弯曲路径经过辊隙部的记录纸一旦朝向上方后,将记录纸朝向水平方向引导。并且,在此,可以是一对引导部件的相互距离的辊隙部侧的入口最宽,并逐渐变窄后恒定不变。此外,在此,可以是加压旋转体在表面具有弹性层,该弹性层比加热旋转体柔软。 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打印机的实施方式的简要图。图2为表示上述打印机的定影部的结构的简要剖视图。图3为表示定影部的定影后引导部件的形状、加热辊及加压辊的位置关系的图。图4为表示加热辊侧的定影后引导部件的引导面的顶点P和加热辊、加压辊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角度α、改变距离D时的卷边及波纹的产生有无的实验结果的表。图5Α、图5Β、图5C为分别表示记录纸的前端经过定影辊隙部而沿着定影后引导部件36输送的样子的示意图。图6Α为表示将加热辊侧的定影后引导部件的引导面的顶点P的位置从最佳范围向加热辊侧和加压辊侧移动时的记录纸的输送轨迹的示意图。图6Β为表示与上述一样地将顶点P的位置从最佳范围靠近定影辊部N时和远离定影辊部N时的记录纸的输送轨迹的示意图。图7为表示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部的卷边抑制机构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单色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printer))为例子,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定影装置和搭载了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打印机的整体结构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的整体结构的简要图。如上述图1所示,打印机100为通过电子照片方式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具备图像形成部10、供纸部20、定影部30及控制部40。图像形成部10具备感光鼓(drum) 11、清扫部12、带电器13、曝光扫描部14、显影部15和转印辊16等。在该图像形成部10中,感光鼓11的周面先被清扫部12清扫而除去残留调色剂, 之后被带电器13带一样的电。然后,受由曝光扫描部14进行的曝光扫描而在感光鼓11的周面形成静电潜影。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影,从显影部15接受调色剂的供应而显影,并形成调色剂像。另一方面,收纳在供纸部20的供纸盒(cassette) 21中的记录纸(未图示),通过进给辊22而被每次一张地输送。输送过来的记录纸,通过定时辊23定时(timing)送往转印位置(感光鼓11和转印辊16相向的位置),形成在上述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辊16转印到记录纸上。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记录纸被送往定影部30。调色剂像在定影部30被加热压接,由此定影到记录纸,并经由排出滚38排出到排纸盘39上。控制部40具备围绕CPU的ROM、RAM、通信接口(interface)等,对经由LAN而从外部终端接收的打印作业所涉及的图像数据实时必要的处理,控制上述图像形成部10、供纸部20等的动作而进行顺畅的打印作业。(2)定影部30的结构图2为表示定影部30的结构的图,用与加热辊33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进行了图该定影部30具备定影前引导部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加热旋转体;加压旋转体,其通过与所述加热旋转体接触而形成辊隙部;一对引导部件,它们对被以表面附着调色剂像的状态输送且经过所述辊隙部的记录纸向排出方向进行引导,在与加热旋转体的轴垂直的截面中,将连接加热旋转体和加压旋转体的轴心的直线设为La,将直线La的垂线设为Lb,将一对引导部件中被配置于加热旋转体侧的引导部件的引导面的轮廓上的、在与直线La平行的方向上最靠近加压旋转体侧的点设为P,将经过点P且与加热旋转体的外周轮廓相切的切线中切点靠近辊隙部的切线设为Lc,将从点P到直线La的距离设为D的情况下,距离D为加热旋转体的直径的1.6倍以上且小于2.4倍,并且在比辊隙部靠上方的位置处切线Lc比垂线Lb还靠向加热旋转体侧倾斜,并与该垂线Lb所成的角度为2.2°以上且小于6.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田胜良佐佐木龙之和田卓也岩月春树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