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053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含:透明图像形成装置,用于以每单位面积的量的透明调色剂在片材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手动选择器,用于选择要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区域,并且,用于选择所述每单位面积的量;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光泽化装置,用于处理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使得光泽度比通过所述加热装置获得的光泽度高;模式选择器,用于选择不使用所述光泽化装置的第一模式和使用所述光泽化装置的第二模式;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图像区域中的透明调色剂的每单位面积的量,以使其在第二模式中不小于第一预定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发 明涉及用于通过使用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提出了用于通过使用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等的彩色调色剂(有色调 色剂)并且使用无色透明的透明调色剂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通过使用透明 调色剂,与不使用透明调色剂的情况相比,要输出的印刷品的表现范围扩大。例如,通过在 片材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可以均勻地增加片材的整个表面上的光泽度。此 夕卜,能够在片材上形成诸如水印(也被称为光泽标记或安全标记)之类的文字或(图形) 图案。特别地,在片材的一部分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使得片材的该一部分上的光泽度相 对于片材的其余部分增加。结果,在形成有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区域(光泽标记部分)和除 该区域(光泽标记部分)以外的区域之间提供意图的光泽度差异,从而可使得形成有透明 调色剂图像的区域(光泽标记部分)引人注目。此外,作为如卤化银摄影那样提高要输出的印刷品的光泽度的方法,使用透明调 色剂和冷却分离型的带定影装置(光泽化装置或光泽处理装置)的方法是已知的。例如, 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平11-242398公开了一种光泽化装置,在该光泽化装置中,通过 具有光泽度高的平滑表面的定影带加热上面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然后,该片材与定 影带紧密接触并且被冷却,然后分离。以这种方式,经加热的调色剂在与带紧密接触的同时 凝固之后分离,使得被光泽化装置处理过的调色剂图像表面具有与定影带的表面处的光泽 度相当的高光泽度。这里,通过指定在片材的什么位置处以怎样的量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能够形成 具有希望的形状和希望的光泽度的光泽标记,并且使整个片材表面上的光泽度均勻化。出 于这种原因,用户指定了要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位置和透明调色剂的(每单位面积的) 量作为用于透明调色剂的图像数据。特别地,通过使用用于透明调色剂的图像数据,用户以 与用于彩色(有色)调色剂图像的灰度级和分辨率相当的灰度级和分辨率指定了透明调色 剂图像形成位置和透明调色剂量。因而,通过使用用于透明调色剂的图像数据,能够调整透明调色剂量(每单位面 积的重量),以便以光泽度实现灰度级表现。即,图像形成设备根据由用户准备的用于透明 调色剂的图像数据,以指定的量在片材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当通过光泽化装置处理以这种方式在片材上形成的 透明调色剂图像时,在以比(每单位面积的)预定量少的每单位面积的量形成有透明调色 剂图像的区域中出现图像缺陷。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以比预定量少的每单位面 积的量形成有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区域中出现诸如气泡或空穴之类的图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出现上述图像缺陷的图像形成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透明图像形成装置,用于以每单位面积的量的透明调色剂在片材上形成透明调色 剂图像;手动选择器,用于选择要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区域并且用于选择所述每单 位面积的量; 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光泽化装置,用于处理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使得光泽度比通过加热 装置获得的光泽度高;模式选择器,用于选择不使用光泽化装置的第一模式和使用光泽化装置的第二模 式;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图像区域中的透明调色剂的每单位面积的量,以使其在第二 模式中不小于第一预定量。结合附图考虑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 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晰。附图说明图IA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示意性视图,图IB是图IA的部 分放大视图。图2A是操作显示部分的平面视图,图2B是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框图。图3 (a)是示出定影装置Fl的结构的示意性视图,图3(b)是示出定影装置F2的 结构的示意性视图。图4(a)是示出指示用于透明模式中的中等光泽模式和高光泽模式的选择操作按 钮的触摸面板的示意性视图,图4(b)是示出关于实施例1中的定影装置Fl的调色剂量和 光泽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5(a)是示出关于实施例1中的定影装置F2的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的 曲线图,图5(b)是实施例1中的从多值图像数据转换成二值图像数据的流程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的控制流程图。图7(a)是多值图像的例子,图7(b)是从多值图像转换得到的二值图像的例子,图 7(c)是查找表的例子。图8A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有色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示意性视图,图8B是示出 透明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示意性视图。图9是示出实施例3中的有色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示意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图像形成部分>图IA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示意性视图, 图IB是图IA的部分放大视图。图2A是操作显示部分(操作面板部分或操作部分)的平 面视图,图2B是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框图。图3(a)是热辊定影装置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图3(b)是带定影装置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是五鼓型(级联型) 的电子照相全色数字图像形成设备,并且是用作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的多功能机。 附图标记K代表实现图像形成设备的中央控制的控制器(控制电路部分或控制器 基板部分)。附图标记1000代表诸如个人计算机或传真机之类的外部输入装置(外部主机 装置),并且经由接口与控制器K电连接。在设备主组件100的内部,在图IA中从左到右沿水平方向分别设置第一到第五 (五个)电子照相图像形成部分Pa、Pb、Pc、Pd和Pe。在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图 像形成部分Pa、Pb、Pc和Pd中的每一个是用于通过使用有色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有色 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图像形成部分Pe是用于通过使用透明调色剂在记录材 料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附图标记A和B分别表示原稿读取部分(图像 扫描仪)和操作显示部分。原稿读取部分A通过借助光学扫描对原稿图像进行颜色分离光 电读取,读取放置在原稿支撑玻璃台板21上的原稿0。操作显示部分B执行来自操作员的 命令输入和对于操作员的设备状态通知等。附图标记C表示激光扫描机构(激光扫描仪),该激光扫描机构设置在图像形成部 分Pa、Pb、Pc, Pd和Pe的上侧,并且具有多个光学扫描装置。附图标记D表示设置在图像 形成部分Pa、Pb、Pc、Pd和Pe的下侧的转印带系统。附图标记El和E2表示在转印带系统 D下面的以(上下)两段垂直叠置的第一和第二片材馈送盒(盒片材馈送部分)。附图标 记E3表示手动片材馈送托盘(手动片材馈送部分),所述手动片材馈送托盘可如实线所指 示的那样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向上折叠。在使用中时,它如双点划线指示的那样被向下 打开。附图标记Fl表示作为第一定影装置的热辊定影装置,所述热辊定影装置被设置在相 对于记录材料传输方向的转印带系统D的下游侧。附图标记200表示带定影单元,所述带 定影单元被设置为在记录材料排出口侧与设备主组件100相邻,其中包含作为第二定影装 置的带定影装置F2。第一定影装置Fl和第二定影装置F2是输出产品(形成有定影图像的 产品)的光泽度不同的定影装置,并且,第二定影装置F2是能够以比通过第一定影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含:透明图像形成装置,用于以每单位面积的量的透明调色剂在片材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手动选择器,用于选择要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区域,并且,用于选择所述每单位面积的量;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光泽化装置,用于处理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使得光泽度比通过所述加热装置获得的光泽度高;模式选择器,用于选择不使用所述光泽化装置的第一模式和使用所述光泽化装置的第二模式;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图像区域中的透明调色剂的每单位面积的量,以使其在第二模式中不小于第一预定量。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9-28 2009-222318;JP 2010-7-22 2010-1646871.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含透明图像形成装置,用于以每单位面积的量的透明调色剂在片材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手动选择器,用于选择要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区域,并且,用于选择所述每单位 面积的量;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光泽化装置,用于处理在片材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使得光泽度比通过所述加热 装置获得的光泽度高;模式选择器,用于选择不使用所述光泽化装置的第一模式和使用所述光泽化装置的第 二模式;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图像区域中的透明调色剂的每单位面积的量,以使其在第二模式 中不小于第一预定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图像区域中的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俣晴彦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