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3945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能够以简单构造降低第2定影辊的热对图像面影响的定影装置,或可形成良好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一对第1定影辊(91),包括:对载有图像的转印材料加热的第1加热辊(91a)和与第1加热辊(91a)抵接的第1加压辊(91b);定影部吸引导向部(300),用于引导转印材料,并具有定影部吸引面(302),将由一对第1定影辊(91)加热的转印材料(S)以使载有图像的面朝向垂直方向下方的方式而向垂直方向上方吸引;一对第2定影辊(92),其定影由定影部吸引导向部(300)引导的转印材料(S),包括:配置在垂直方向下方并对转印材料(S)加热的第2加热辊(92a),以及配置在第2加热辊(92a)的垂直方向上方并与第2加热辊(92a)抵接的第2加压辊(92b);移动构件(93~99),使第2加压辊(92b)向垂直方向上方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电子照片相关的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部,公开有一种如下的结构,即,其具有:第1定影部,用于对转印在转印材料上的图像进行定影;第2定影部,用于在第1定影之后进行定影;迂回输送路径,用于使通过了第1定影部的转印材料不经过第2定影部(专利文献1)。此外,还公开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第1定影部和第2定影部,并根据转印材料的信息而调节第1定影部的加热辊的温度(专利文献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0888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901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在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用于补正因调色剂的热收缩等而发生的卷曲的卷曲矫正装置和用于实施输送路径的切换的挡板,因此,导致了装置的大型化以及复杂化。此外,有时由于辊或挡板与刚刚定影后的高温的图像面接触,而使所接触的图像部位的光泽与其他部分不同,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器的温度调节需要花费时间,特别是调低温度时,有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从而造成生产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构思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降低来自第2定影辊的热对于图像面的影响的定影装置,以及提供一种能够形成良好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第1定影辊,其包括:对载有图像的转印材料进行加热的第1加热辊以及和所述第1加热辊抵接的第1加压辊;定影部吸引导向部,其对所述转印材料进行引导,并具有定影部吸引面,所述定影部吸引面将通过所述一对第1定影辊加热的所述转印材料,以使载有所述图像的面朝向垂直方向下方的方式而向垂直上方吸引;一对第2定影辊,其对由所述定影部吸引导向部引导的转印材料进行定影,并包括:被配置在垂直方向下方并对所述转印材料进行加热的第2加热辊,以及被配置在所述第2加热辊的垂直方向上方并与所述第2加热辊抵接的第2加压辊;移动构件,其使所述第2加压辊向垂直方向上方移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潜像载体,其用于承载潜像;显影部,其利用含有调色剂粒子和载液的液体显影剂而对所述潜像载体所承载的所述潜像-->进行显影;转印介质,所述转印介质上转印有通过所述显影部而显影在所述潜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辊,其与所述转印介质抵接而形成夹持部,并将所述图像转印在转印材料上;定影部,其具有:一对第1定影辊,包括对所述转印材料进行加热的第1加热辊和与所述第1加热辊抵接的第1加压辊;定影部吸引导向部,其对所述转印材料进行引导,并具有定影部吸引面,所述定影部吸引面将通过所述一对第1定影辊加热的所述转印材料,以使载有所述图像的面朝向垂直方向下方的方式而向垂直方向上方吸引;一对第2定影辊,其对通过所述定影部吸引导向部导向的所述转印材料进行定影,且包括被配置在垂直方向下方并对所述转印材料进行加热的第2加热辊,和被配置在所述第2加热辊的垂直方向上方并与所述第2加热辊抵接的第2加压辊;移动构件,其使所述第2加压辊向垂直方向上方移动。此外,将所述定影部吸引导向部的所述定影部吸引面中的、所述转印材料输送方向上所述一对第2定影辊一侧的端部,配置在比第2定影夹持部更靠垂直方向上方,其中,该第2定影夹持部是通过所述一对第2定影辊的所述第2加热辊和所述第2加压辊的抵接而形成的。此外,将所述定影部吸引面中的、所述转印材料输送方向上的所述一对第2定影辊一侧,配置在所述一对第1定影辊一侧的垂直方向上方。此外,所述定影部吸引面相对于所述转印材料的输送方向,向垂直方向上方倾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定影部输送带,其形成所述定影部吸引面,并用于输送经过所述一对第1定影辊定影的所述转印材料;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上卷绕有所述定影部输送带,并驱动所述定影部输送带;从动辊,所述从动辊上卷绕有所述定影部输送带。此外,所述定影部输送带具有使气流通过的孔。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定影装置,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而降低第2定影辊的热对图像面的影响。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而降低第2定影辊的热对图像面的影响,并能够形成良好的图像。此外,由于将所述定影部吸引导向部的所述定影部吸引面中的、所述转印材料输送方向上所述一对第2定影辊一侧的端部配置在比第2定影夹持部更靠垂直方向的上方,且该第2定影夹持部是通过所述一对第2定影辊的所述第2加热辊和所述第2加压辊的抵接而形成的,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第2定影辊的热给图像面带来的影响。此外,由于将所述定影部吸引面中的、所述转印材料输送方向上的所述一对第2定影辊一侧,配置在比所述一对第1定影辊一侧更靠垂直方向上方,因此能够使转印材料平滑地移动。此外,由于所述定影部吸引面相对于所述转印材料输送方向向垂直方向上方倾斜,所以能够使转印材料更加平滑地移动。此外,由于具有:定影部输送带,其形成所述定影部吸引面,并用于输送经过所述一对第1定影辊定影的所述转印材料;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上卷绕有所述定影部输送带,从而驱动所述定影部输送带;从动辊,所述从动辊上卷绕有所述定影部输送带,所以,转印材料将贴附在定影部输送带上,从而转印材料将和定影部输送带一起移动,由此,能够将转印材料从一对第1定影辊一侧稳定地向一对第2定影辊一侧输送。此外,由于所述定影部输送带具有使气流通过的孔,因此能够将转印材料更稳定地进行输送。此外,由于所述定影部输送带沿着所述定影部吸引面移动,所以能够以稳定的-->吸引力将转印材料更加稳定地进行输送。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图2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定影单元的一对第2定影辊周边的一例的图。图3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一对第2定影辊的第2加压辊向垂直上方移动了的状态的图。图4为图2状态下的定影单元的、与轴向正交的剖视图。图5为图3状态下的定影单元的、与轴向正交的剖视图。图6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定影单元周边的一例的剖视图。图7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一对第2定影辊的第2加压辊向垂直上方移动了的状态的图。图8为表示对第2实施方式的定影部吸引导向部的定影部吸引面形状进行了变更的示例的图。图9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定影部吸引导向部的图。图10为第3实施方式的定影部吸引导向部的俯视图。图11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定影部吸引导向部的图。符号说明:10Y、10M、10C、10K···感光体(潜像载体);11Y、11M、11C、11K···电晕带电器;12Y、12M、12C、12K···曝光单元;13Y、13M、13C、13K···第1感光体挤压辊;13Y′、13M′、13C′、13K′···第2感光体挤压辊;18Y、18M、18C、18K···感光体清洁刮板;20Y、20M、20C、20K···显影辊(显影剂载体);21Y、21M、21C、21K···显影辊清洁刮板;22Y、22M、22C、22K···压实电晕发生器;30Y、30M、30C、30K···显影装置(显影部);31Y、31M、31C、31K···显影剂容器;32Y、32M、32C、32K···传墨辊(显影剂供给部件);33Y、33M、33C、33K···限制刮板;34Y、34M、34C、34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第1定影辊,包括:对载有图像的转印材料进行加热的第1加热辊以及和所述第1加热辊抵接的第1加压辊;定影部吸引导向部,其用于引导所述转印材料,并具有定影部吸引面,所述定影部吸引面将经过所述一对第1定影辊加热的所述转印材料,以使载有所述图像的面朝向垂直方向下方的方式而向垂直上方吸引;一对第2定影辊,其对由所述定影部吸引导向部引导的转印材料进行定影,并包括:被配置在垂直方向下方并对所述转印材料进行加热的第2加热辊,以及被配置在所述第2加热辊的垂直方向上方并与所述第2加热辊抵接的第2加压辊;移动构件,其使所述第2加压辊向垂直方向上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09.09.30 JP 2009-226422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第1定影辊,包括:对载有图像的转印材料进行加热的第1加热辊以及和所述第1加热辊抵接的第1加压辊;定影部吸引导向部,其用于引导所述转印材料,并具有定影部吸引面,所述定影部吸引面将经过所述一对第1定影辊加热的所述转印材料,以使载有所述图像的面朝向垂直方向下方的方式而向垂直上方吸引;一对第2定影辊,其对由所述定影部吸引导向部引导的转印材料进行定影,并包括:被配置在垂直方向下方并对所述转印材料进行加热的第2加热辊,以及被配置在所述第2加热辊的垂直方向上方并与所述第2加热辊抵接的第2加压辊;移动构件,其使所述第2加压辊向垂直方向上方移动。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潜像载体,其用于承载潜像;显影部,其利用含有调色剂粒子和载液的液体显影剂而对所述潜像载体所承载的所述潜像进行显影;转印介质,所述转印介质上转印有于所述显影部被显影在所述潜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辊,其与所述转印介质抵接而形成夹持部,并将所述图像转印在转印材料上;定影部,其具有:一对第1定影辊,所述一对第1定影辊包括对所述转印材料进行加热的第1加热辊以及与所述第1加热辊抵接的第1加压辊;定影部吸引导向部,其用于引导所述转印材料,并具有定影部吸引面,所述定影部吸引面将经过所述一对第1定影辊加热的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芳之吉冈研二郎五味克仁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