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温电阻器及自控温电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9603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电阻器及自控温电阻装置,该可控温电阻器包括电阻和加热板,电阻包括电阻壳体,加热板为柔性电热板并贴合在所述电阻壳体的外表面,柔性电热板内置有金属箔电热丝带,电热丝带呈回线排列,柔性电热板设置有电连接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控温电阻器在使用时无需将其放置在控温罐中就能够实现电阻的恒温,降低了使用成本,增强了其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自控温电阻装置的体积大幅度减小,仅为可控温电阻器中的电阻的几倍,可以对可控温电阻器的温度进行精确调节,实现高稳定度控温,保证了电阻对温度稳定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阻器,特别是一种可控温电阻器及自控温电阻装置。所述自控温电阻装置能实现高精度控温,所述高精度是指控温精度在0. ore,即设定温度的上下波动区间< o.orc0
技术介绍
由于电阻有温度系数,因此电阻的量值会在温度的影响下发生变化,故通常将电阻放置在恒温油槽或控温罐中使其免受外界温度的干扰,其中控温罐的外部设置隔热的保温层,并通过连接温度控制器来控制电路控温罐内的温度。现有的温度控制器主要包括控温电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控温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Us、电阻桥(礼、R2、R3* Rt)、运放IC、功放1以及加热部件2,通过在电阻桥中设置热敏电阻RT,并将该热敏电阻& 设置于电路控温罐4中以及将加热部件2设置于电路控温罐4的外表面,如图2所示的现有的电路控温罐及保温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电路控温罐4设置在密封的保温罐3中, 保温罐3通常为高密度海绵铣成的粘接罐或聚苯乙烯制成的压模罐,其中,图1和图2中的 b、c、d和e四点分别对应相连。当电路控温罐4中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热敏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其阻值发生变化,导致电阻桥的a、b两点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桥不平衡,使得运放IC的输入端具有差分信号,进而通过功放1将运放IC输出信号放大后去给加热部件2 提供电流,以提高电路控温罐4中的温度,当电路控温罐4中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利用热敏电阻&的温度感应,电阻桥平衡,使温度控制器中功放1的输出电流为零,以上过程不断循环,使得电路控温罐4中的温度可以控制在限定的范围。其中的问题是被控温的电阻的体积较小,但控温罐的体积较大,加上较厚的高密度海绵或聚苯乙烯材料的保温罐,使一个体积不大的电阻在进行控温后体积要增大十几倍或几十倍,使用极不方便,基本不适用于移动方式,使其作为计量标准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若控温电路的灵敏度和保温效果不理想,则很难满足电阻的恒温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可恒温电阻器,在使用时无需将其放置在控温罐中就能够实现电阻的恒温,降低了使用成本,增强了其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自控温电阻装置,该装置的体积大幅度减小,仅为可控温电阻器中的电阻的几倍,能够对可控温电阻器的温度进行精确调节,达到高稳定度控温,保证了电阻对温度稳定的要求。所述自控温电阻装置能实现高精度控温,所述高精度是指控温精度在0. ore,即设定温度的上下波动区间<0.01°c。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控温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和加热板,所述电阻包括电阻壳体,所述加热板为柔性电热板并贴合在所述电阻壳体的外表面,所述柔性电热板内置有金属箔电热丝带,所述电热丝带呈回线排列,所述柔性电热板设置有电连接端。所述柔性电热板的外表面采用薄膜材料,所述薄膜材料是全透明或半透明的绝缘薄膜。所述柔性电热板的外表面采用硅橡胶。所述电阻壳体的表面上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壳体中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热敏电阻放置部位,所述热敏电阻用于控温电路的温度探测。所述电阻为标准电阻,所述可控温电阻器被包裹于保温体内。一种自控温电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可控温电阻器,还包括与可控温电阻器相连的控温电路,所述控温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电阻桥、运放和功放,所述电阻桥包括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设置于可控温电阻器中的电阻壳体的表面上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壳体中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内腔,所述加热板的电连接端连接功放的输出端。所述热敏电阻为串联连接的两个,所述两热敏电阻均设置于电阻壳体的表面上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壳体中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内腔。两热敏电阻在控温点的阻值均为,电阻桥的其它电阻均为50kQ ;所述功放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运放的输出端,发射极连接加热板的电连接端,集电极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电源采用电池电源或交流电整流电源。还包括真空保温罐,所述可控温电阻器设置于真空保温罐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可控温电阻器,通过在电阻壳体的外表面贴合加热板,可将电阻的温度保持在测量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并保持温度恒定,从而满足可控温电阻器的恒温要求, 并且该可控温电阻器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将其放置在控温罐中就能够实现电阻的恒温,降低了使用成本,增强了其稳定性能。将加热板选择为具有柔软特性的电热板,能够将其贴合在电阻壳体的外表面,实现与被加热的电阻完全紧密接触,这样,热量能够快速均勻地传递到电阻周围环境,柔性电热板内置有金属箔电热丝带,该电热丝带呈回线排列,可降低电磁干扰,电阻的壳体通常为全金属,接地后可完全屏蔽剩余的电磁干扰,柔性电热板的外表面可以采用薄膜材料或硅橡胶等多种形式。在加热板上设置有电连接端,使得可控温电阻器在使用时能够通过该电连接端连接到控制电路中,实现对可控温电阻器的温度控制。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自控温电阻装置,包括控温电路以及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可控温电阻器, 通过可控温电阻器中的加热板的电连接端连接至控温电路中,控温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电阻桥、运放和功放,所述电阻桥包括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设置于可控温电阻器中的电阻壳体的表面上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壳体中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内腔,所述加热板的电连接端连接功放的输出端。在控温电路中,电阻桥包括热敏电阻,可以采用两只热敏电阻串联组合测温,既提高了测温灵敏度,又补偿了由于两只热敏电阻可能的漂移造成的控温变化, 使控温达到较高的精度,该热敏电阻设置于可控温电阻器中的电阻壳体的表面上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壳体中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内腔,热敏电阻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测量到的电阻桥阻抗不平衡,使得运放的输入端具有差分信号,进一步控制功放给设置于可控温电阻器中电阻壳体的外表面贴合的加热板提供电流,使其发热,通过热敏电阻的温度感应,控制电流的输出,最终使得可控温电阻器的温度可以控制在需要限定的范围,而且无需设置体积比较大的控温罐,以及较厚的高密度海绵或聚苯乙烯材料的保温罐,本专利技术自控温电阻装置可以在很小的温度变化下对可控温电阻器进行温度的细微调节,实现高稳定度控温。该控温电路使得可控温电阻器中的控温精度为0. ore,即设定温度的上下波动区间彡0. Ol0C0 将可控温电阻器设置于真空保温罐内,真空保温罐由于具有真空层故能够起到真空隔热的功效,是可控温电阻器温度稳定的重要保障,配合控温电路工作,使得可控温电阻器的温度波动范围小,波动区间彡0. 01°C,从而达到对可控温电阻器高精度控温保温的作用,保证了电阻对温度稳定的要求,且体积大幅度减小,体积仅为0. 007立方米,仅为可控温电阻器的几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用于电路控温罐的温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电路控温罐及保温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控温电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如和图4b分别为条形的薄膜加热板和圆形的薄膜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自控温电阻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自控温电阻装置中的保温罐及可控温电阻器的第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自控温电阻装置中的保温罐及可控温电阻器的第二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温电阻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标准电阻6和加热板7,加热板7为柔性电热板,即其具有柔软特性故能够紧密贴合于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温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和加热板,所述电阻包括电阻壳体,所述加热板为柔性电热板并贴合在所述电阻壳体的外表面,所述柔性电热板内置有金属箔电热丝带,所述电热丝带呈回线排列,所述柔性电热板设置有电连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和加热板,所述电阻包括电阻壳体,所述加热板为柔性电热板并贴合在所述电阻壳体的外表面,所述柔性电热板内置有金属箔电热丝带,所述电热丝带呈回线排列,所述柔性电热板设置有电连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热板的外表面采用薄膜材料,所述薄膜材料是全透明或半透明的绝缘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热板的外表面采用硅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可控温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壳体的表面上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壳体中或所述电阻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热敏电阻放置部位,所述热敏电阻用于控温电路的温度探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温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为标准电阻,所述可控温电阻器被包裹于保温体内。6.一种自控温电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可控温电阻器, 还包括与可控温电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