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72912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料斗,包括受料斗本体(2),以及设置在该受料斗本体(2)上的落料点处的储料盒(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受料斗本体的落料点处设置储料盒,当物料落入储料盒中,就会积存在里面,再有物料落下时就会发生物料与物料之间的磨擦,从而保护受料斗不受磨损,物料一旦从储料盒中掉出,又会有新的物料补充,以达到经久耐用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制作,适用性广,成本低廉,可用于任何皮带运送物料而易磨损的场合。对于石灰、水泥熟料等物料,可以极大地减少因物料散失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了作业环境,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落料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受料斗
技术介绍
现在有许多如水泥、采砂、钢铁冶金等行业都大量使用皮带运输机,而在皮带输料过程中,下一级的受料斗经常有磨损现象,在受料斗磨损后,现有技术通常的做法是更换新料斗或对磨损后的受料斗进行补修。目前,很多地方都习惯于补修,比较麻烦,成本也较高, 还影响生产。如图1所示,钢铁、水泥等许多行业的生产中都需要上料系统,物料与受料斗1之间难免会出现磨擦,受料斗1很容易在物料的落料点11处被磨坏。现有的许多受料斗都很容易磨损,如焦炭、铁精粉、石灰、混合料、烧结矿等,现场的许多受料斗都是补了又补,甚至用耐磨钢板或很厚的普通钢板进行修补,但时间久了仍不免被落料磨漏,给生产和维修带来很大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受料斗,以降低物料对受料斗的磨损,避免受料斗磨损后带来的生产和维护上的弊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受料斗,包括受料斗本体,以及设置在该受料斗本体的落料点处的储料盒。优选的,在上述受料斗中,所述储料盒的开口端与所述受料斗本体的内腔相通。优选的,在上述受料斗中,所述储料盒的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受料斗本体的落料点所在侧壁的平面相同。优选的,在上述受料斗中,所述储料盒包括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若干个角钢或条形钢板。优选的,在上述受料斗中,所述储料盒还包括连接若干个角钢或条形钢板的立筋。优选的,在上述受料斗中,所述储料盒与所述受料斗本体的接触面积不小于落料点面积。优选的,在上述受料斗中,所述储料盒的高为所述受料斗本体高的三分之一。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在受料斗本体的落料点处设置储料盒,当物料落入储料盒中,就会积存在里面,再有物料落下时就会发生物料与物料之间的磨擦,从而保护受料斗不受磨损,物料一旦从储料盒中掉出,又会有新的物料补充,以达到经久耐用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易制作,适用性广,成本低廉,可用于任何皮带运送物料而易磨损的场合。对于石灰、水泥熟料等物料,可以极大地减少因物料散失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了作业环境,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受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受料斗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受料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受料斗,以降低物料对受料斗的磨损,避免受料斗磨损后带来的生产和维护上的弊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受料斗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受料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受料斗,包括受料斗本体2,以及设置在该受料斗本体2的落料点处的储料盒21。储料盒21的设置位置根据物料比重选在物料抛射点一侧的料斗面上,大小可根据受料斗本体2的大小制作,宽一般不必大于料斗面宽,高可选为受料斗本体2高的三分之一即可。物料为轻物料时,可将储料盒21设置在距受料斗本体2的开口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位置,物料为重物料时,可将储料盒21设置在距受料斗本体2的开口一半至三分之二位置,也可根据实际落料点、或磨损痕迹后焊上。本技术通过在受料斗本体2的落料点处设置储料盒21,当物料落入储料盒21 中,就会积存在里面,再有物料落下时就会发生物料与物料之间的磨擦,从而保护受料斗不受磨损,物料一旦从储料盒21中掉出,又会有新的物料补充,以达到经久耐用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易制作,适用性广,成本低廉,可用于任何皮带运送物料而易磨损的场合。 对于石灰、水泥熟料等物料,可以极大地减少因物料散失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了作业环境,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储料盒21与受料斗本体2间可以开口,也可以不开口,如果开口物料即直接进入储料盒21,如果不开口就直到受料斗本体2被磨漏后,物料从破损空隙进入储料盒21。优选的,储料盒21的开口端与所述受料斗本体2的内腔相通。储料盒21的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受料斗本体2的落料点所在侧壁的平面相同。储料盒21可包括由下至上间隔分布的若干个角钢或条形钢板,间隙大小可根据物料的颗粒调整,颗粒大的间距稍大些,较细的物料间隙小些,如果料斗较大,落料点面积大,储料盒21也做得大些,若干个角钢或条形钢板之间可适当加些立筋,以增加强度,稳定内储物料。同理有的受料斗边角处容易磨漏,就可以在相应处加储料盒21即可。优选的, 令储料盒21与所述受料斗本体2的接触面积不小于落料点面积,可避免物料与受料斗本体2的侧壁摩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受料斗本体(2),以及设置在该受料斗本体(2)的落料点处的储料盒(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受料斗本体O),以及设置在该受料斗本体O)的落料点处的储料盒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盒的开口端与所述受料斗本体的内腔相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盒的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受料斗本体的落料点所在侧壁的平面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料斗,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