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景超专利>正文

汽车用脚踏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72906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脚踏垫,所述脚踏垫包括顶层踏垫和蓄水槽。所述顶层踏垫带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边缘插有立体仿真花草。所述蓄水槽内设置有:水泵、电机、除泥装置、进水管、出水管和支架。所述出水管上接有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用脚踏垫可进行自动或手动清洗,克服了传统汽车用脚踏垫难以彻底控制尘土飞扬、清洗费时费力的缺点,可提高车用脚踏垫的使用方便性,改善车内除尘效果,改善对人体健康的保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踏垫,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脚踏垫
技术介绍
本申请要求2010年5月18日提交的题目为“汽车用脚踏垫”的申请号 201020197235. 1 的优先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汽车拥有量迅速增长。然而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乘坐或驾驶人员很容易将外界的灰尘带入车内,特别是在车辆行驶时,由于气流的作用,很容易使车内尘土飞扬,影响车内清洁,无形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的脚踏垫虽然有一定的吸尘作用,但需反复清洗,使用不便,而且被吸附的灰尘受到振动,仍可能继续漂浮在车内,除尘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汽车用脚踏垫的使用方便性,改善车内除尘效果。( 二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脚踏垫,该脚踏垫包括顶层踏垫和蓄水槽。所述顶层踏垫带有若干通孔,所述顶层踏垫放置在所述蓄水槽上。优选地,所述蓄水槽的侧壁高于所述顶层踏垫。优选地,该脚踏垫还包括插入所述通孔边缘的仿真立体花草。优选地,该脚踏垫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蓄水槽内的水泵;电机,与所述水泵连接; 除泥装置,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泥装置和所述水泵连接;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水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露在所述顶层踏垫表面。优选地,所述蓄水槽由过滤板分割为沉淀槽、过滤槽和二次过滤槽,所述过滤板上具有多个小孔,该脚踏垫还包括密封盖,设置在所述蓄水槽内的所述顶层踏垫下面,其上具有通孔,若干通孔下连接有进水管,若干通孔中有出水管穿过;水泵,设置于所述二次过滤槽内;电机,设置于所述二次过滤槽内,与所述水泵相连;进水管,位于所述沉淀槽中,其上端与所述密封盖的所述通孔相连;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密封盖和所述顶层踏垫的所述通孔,露在所述顶层踏垫表面。优选地,所述密封盖具有一定坡度。优选地,所述密封盖的通孔直径小于连接在其下面的进水管直径,所述通孔中设置一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圆筒形浮力装置,所述圆筒形浮力装置的上表面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且位于所述通孔之上,所述圆筒形浮力装置的下表面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并位于所述进水管内,所述圆筒形浮力装置的侧面和上表面均具有开孔。优选地,所述密封盖的通孔直径小于连接在其下面的进水管直径,所述进水管内设置一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半球形浮力装置,所述半球形浮力装置的半球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在进水管内,所述半球形浮力装置下面设置有网。优选地,该脚踏垫还包括支架,其直立在所述蓄水槽中,具有支撑所述顶层踏垫的高度;安装在所述出水管一端上的喷头。优选地,所述蓄水槽底面安有橡胶条。(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汽车用脚踏垫与传统脚踏垫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即时清洗,省时省力;2、有效控制尘土飞扬,保证人体健康;3、采用立体仿真花草,能冲击视觉,愉悦心情;4、设计简单,安装方便;5、两侧带有顶丝,底部带防滑橡胶条, 安装牢固;6、底部带有蓄水槽,有效防火。附图说明图1为依照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电动自清洗式汽车用脚踏垫外观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依照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手动清洗式汽车用脚踏垫外观示意图;图4为依照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电动自清洗式汽车用脚踏垫的密封式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的一种浮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的另一种浮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3的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汽车用脚踏垫,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依照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本实施例的汽车用脚踏垫,可进行电动自清洗, 可放在车内乘客座位前侧下方。其外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顶层踏垫A和蓄水槽B,所述顶层踏垫A采用漏网状固体强化塑料板或其它材料,在所述漏网孔边缘插有立体仿真花草。所述立体仿真花草采用尼龙包胶线,其根部插入所述漏网状固体强化塑料板的网格形漏孔边缘进行固定;所述立体仿真花草也可采用其它材料,或以其它方式固定。所述顶层踏垫A的形状与尺寸与所述蓄水槽B相同并叠放在所述蓄水槽B上。所述顶层踏垫A与所述蓄水槽B通过顶丝或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固定。所述蓄水槽B的侧壁稍高于所述顶层踏垫A, 以防止其内的水溢出。图2为本实施例的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脚踏垫还包括蓄水槽B 内安装的水泵、电机、除泥装置D、进水管E和出水管F。所述水泵与所述电机相连并一起放置在箱体C中。所述进水管E的一端连接所述除泥装置D,另一端连接所述水泵C。所述除泥装置D为一直径约2厘米的球体,其上均勻分布多个小孔,小孔直径约为0. 3厘米。所述除泥装置D也可采用其它结构而起到除泥的作用。所述出水管F—端连接所述水泵C,另一端可分出若干支管F1、F2、F3等,其穿过所述顶层踏垫A的通孔,露在所述顶层踏垫A的表面,其上可接若干卡通雾状喷头Gl、G2、G3等,并且所述卡通雾状喷头Gl、G2、G3等在所述顶层踏垫A的表面分散分布,以使喷出的水同时覆盖整个顶层踏垫A表面。此外,所述蓄水槽B内还安装若干个支架HI、H2、H3等,其直立在所述蓄水槽B中,具有支撑所述顶层踏垫 A的高度,用以支撑所述顶层踏垫A。所述蓄水槽B底面安有斜纹防滑橡胶条,具有防滑作用。在接通电源(可使用汽车点烟器插座或其它形式电源)后,该电动自清洗式脚踏垫的电机运转,驱动水泵将除泥装置D过滤后的清水通过进水管E泵入到出水管F中,再经卡通雾状喷头G将水喷出。雾状水滴被自动喷洒在所述顶层踏垫A上,水夹带灰尘泥土通过所述顶层踏垫A的漏网孔流入所述蓄水槽B中。当该脚踏垫被自动清洗干净后断电。为保持清洁,只要定期清洗所述蓄水槽B即可。实施例2依照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用脚踏垫可采用手动清洗方式,其外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包括顶层踏垫A和蓄水槽B,可放置在驾驶室座位的前侧下方。所述顶层踏垫A包括两部分,前部为延伸出所述蓄水槽B外的垫子,该垫子上可不带装饰物,或者可以任一方式固定有立体仿真花草;该垫子上不具有通孔,以避免水渗入驾驶室前方的仪器仪表电路而损坏设备;后部为与所述蓄水槽B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并叠放在其上的漏网状立体仿真花草踏垫,后部踏垫通过顶丝固定在所述蓄水槽B上。所述蓄水槽B的侧壁稍高于所述后部踏垫。将水喷洒在该手动清洗式汽车用脚踏垫的所述顶层踏垫A上后,水夹带灰尘泥土通过所述后部踏垫的漏网孔流入所述蓄水槽B中,定期将所述蓄水槽B中的污水倒掉即可。实施例3依照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用脚踏垫的密封式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蓄水槽由两个过滤板J分别分成沉淀槽Bi、过滤槽B2和二次过滤槽B3三个部分,过滤板J通过嵌入式卡槽M竖直固定在蓄水槽底部,过滤板J上具有多个小孔,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二次过滤槽B3内还设有水泵电机箱C。在蓄水槽内的花草顶层踏垫A下面设置有密封盖0,密封盖0通过螺丝I固定在蓄水槽的侧壁上,密封盖0上具有若干个用于进水的通孔L,通孔L下面连接有进水管E。密封盖0具有一定的坡度,其上最低点位于通孔L处,例如密封盖0在蓄水槽侧壁处与通孔L处的高度差为0. 5 1cm,使得污水可沿着密封盖的坡度方向自动流入进水管中。蓄水槽内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脚踏垫,其特征在于,该脚踏垫包括顶层踏垫和蓄水槽,所述顶层踏垫带有若干通孔,所述顶层踏垫放置在所述蓄水槽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5.18 CN 201020197235.11.一种汽车用脚踏垫,其特征在于,该脚踏垫包括顶层踏垫和蓄水槽,所述顶层踏垫带有若干通孔,所述顶层踏垫放置在所述蓄水槽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脚踏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的侧壁高于所述顶层踏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脚踏垫,其特征在于,该脚踏垫还包括插入所述通孔边缘的仿真立体花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脚踏垫,其特征在于,该脚踏垫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蓄水槽内的水泵;电机,与所述水泵相连; 除泥装置,与进水管相连;进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泥装置和所述水泵相连; 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露在所述顶层踏垫表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脚踏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由过滤板分割为沉淀槽、过滤槽和二次过滤槽,所述过滤板上具有多个小孔;该脚踏垫还包括密封盖,设置在所述蓄水槽内的所述顶层踏垫下面,其上具有通孔,若干所述通孔下连接有进水管、若干所述通孔中有出水管穿过; 水泵,设置于所述二次过滤槽内; 电机,设置于所述二次过滤槽内,与所述水泵相连; 进水管,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景超
申请(专利权)人:彭景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