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门内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4993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背门内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的背门内板结构开设的漏液孔冲孔角度不佳,造成模具结构复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背门内板结构,包括内板本体,所述的内板本体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内板本体上开设有内向的凹陷,所述的凹陷上开设有便于冲孔的主漏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排液效果,漏液孔冲孔角度好,结构强度佳,模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背门内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背门内板结构上均开设有汽车漏液结构用于白车身涂装时的电泳液排除,以保证烘烤后产品质量,提高白车身使用寿命,同时汽车漏液结构还能满足汽车正常使用时的日常漏液,以防止白车身内部积液造成的锈蚀,常见的漏液结构大多是以圆状孔为主,也有方孔,异型孔等孔状结构,但是现在的漏液结构的冲孔角度往往不好,造成模具结构复杂,增加成本。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01708740A,公告日2010年05月19日,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裙板总成,包括后裙板外板、与后裙板外板固定连接的后裙板内板、固定连接后裙板内板上面的背门锁安装板、设在背门锁安装板上的螺母板,其特征在于在后裙板外板的上部设有一道横向的加强筋,在该加强筋之下设有四个漏液孔。这个结构可以防止白车身内部积液造成的锈蚀,但是这个结构的冲孔角度不好,模具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提供了一种可以很好地解决电泳液漏出,同时又拥有较好冲孔角度,较高结构强度的背门内板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门内板结构,包括内板本体,所述的内板本体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内板本体上开设有内向的凹陷,所述的凹陷上开设有便于冲孔的主漏液孔。内板本体上开设有内向的凹陷,主漏液孔开设在内向的凹陷上,这样设置冲孔时角度较好,冲孔难度低,可以保证良好的排液效果,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成本。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漏液孔呈方形,所述的主漏液孔四角为圆角。主漏液孔呈方形,冲孔结构较为简单,主漏液孔四角为圆角,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漏液孔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辅漏液孔。主漏液孔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辅漏液孔增加了漏液的速度,加快了电泳液等液体的流出,同时也不会出现由于漏液孔过大导致结构强度变弱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的辅漏液孔呈长圆形。辅漏液孔呈长圆形,兼具有定位功能,同时圆形孔制模简单,结构稳定性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的背门内板结构开设的漏液孔冲孔角度不佳,造成模具结构复杂的问题,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排液效果,漏液孔冲孔角度好,结构强度佳,模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板本体,2、主漏液孔,3、辅漏液孔,4、定位孔,5、凹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一种背门内板结构(参见附图1),包括内板本体1,内板本体整体呈“7”字形,内板本体1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4,定位孔4呈圆形,定位孔4共计3个,内板本体1竖直面向内凹陷有凹陷5,凹陷5内设置有主漏液孔2,主漏液孔2呈矩形,矩形的四角为圆角过渡,主漏液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漏液孔3,辅漏液孔3呈长圆形。本技术通过辅助漏液孔进行定位,然后冲孔,冲出主漏液孔,在电镀时本技术浸入电泳液中进行电镀,电镀后取出本技术,电泳液从漏液孔中漏出,将本技术晾干,进入涂装工程,涂装后,将底漆从主漏液孔及辅漏液孔中漏出,重复底漆、中漆和面漆的涂装,最终完成涂装工程,然后将本技术通过定位孔固定在背门上。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门内板结构,包括内板本体,所述的内板本体上开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本体上开设有内向凹陷,所述的凹陷上开设有便于冲孔的主漏液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门内板结构,包括内板本体,所述的内板本体上开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板本体上开设有内向凹陷,所述的凹陷上开设有便于冲孔的主漏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门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俊叶新宇陈君李宏华吴成明丁勇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