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加热的塑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123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加热的塑料模具,包括模架、定模、芯模、动模,定模和动模的内侧组合构成型腔,芯模伸入该型腔,所述定模在型腔外围设有热油管路,芯模内设有热油管路,动模在内设有若干层热油管路,所述的热油管路分别通过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油温机相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原来塑料模具的基础上,分别在定模、芯模、动模上布置热油管路,配备油温机就能实现高温可控的高温加热的塑料模具,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保温时间长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模具的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温加热的塑料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产品广泛用于建筑、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各 个工业产品领域。特别是高强度、抗耐磨的塑料产品更是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被广泛 应用。高强度、抗耐磨的塑料产品加工成型时模具要求处于高温状态,才能确保产品的 质量。保持高温的塑料模具也是塑料产品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课题,也是困扰、阻碍高 强度、抗耐磨塑料产品发展的难题。如公开号CN 101474836A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温 传导塑料模具的专利技术专利,所述在塑料模具外加一个导热件,导热件在塑料模具外,导 热塑胶通过铜管加入公模仁和母模仁,导热件与公模仁成型表面距离为l_5mm,导热件与 母模仁表面距离为l_8mm。CN 101474836A公开的一种模温传导塑料模具,对塑料模具 可达到模具加温的效果,但是要达到高温(超过150°C以上),并长时间保持塑料模具的 高温,就难以实现。因此需要有一种加温能达到160°C左右,又能持续保持模具温度的塑 料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塑料模具工作温度达不到160°C,又不能使 模具持续高温,所供热量在型腔周围分布不均勻和模具保温效果差等问题。提供了一种 让塑料模具的型腔能达到高温,一般温度要求达到160°C以上,并能使塑料模具型腔及周 围都能得到恒定的温度,所供热量波动变化范围较小,分布均勻,能实现在生产中保持 塑料模具温度工作在设定范围内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加热的塑料模具,包括模架、定 模、芯模、动模,定模和动模的内侧组合构成型腔,芯模伸入该型腔,所述定模在型腔 外围设有热油管路,芯模内设有热油管路,动模在型腔外设有若干层热油管路,所述的 热油管路分别通过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油温机相连通。在定模、芯模、动模的模板上设有 热油管路,并与油温机连通,构成了油温自动调节控制系统,发挥了所设热油管路距型 腔成型面距离近,供热量大,热量在型腔中分布均勻等特点。作为优选,所述定模热油管路在型腔外围构成“井”字形结构,并设有多个进 油口和多个出油口与此对接,定模的热油管路通过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油温机连通。定模 热油管路构成“井”字形结构,将以定模型腔为中心,周围均勻分布管路与进油口和出 油口相连,并与油温机连通,将热油热量循环传输给定模,在定模型腔周围形成了热量 供应网,保持定模型腔周围的温度恒定、均勻。作为优选,所述芯模的热油管路分为主管路和外接管路,主管路绕圆心构成圆 形或方形结构,并设置了若干根轴向热油管,其主管路与外接管路相连,芯模的外接管路与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并与油温机连通。芯模的主管路构成了圆形或方形结构, 与所设置的轴向热油管组合,构成了芯模内的温度,能将热量均勻的传送到芯模内的端 面,并通过外接管路和进、出油口与油温机连通,可以循环的控制芯模内的温度。作为优选,所述动模的热油管路分为内、中、外三层,每层热油管路分别由主 管路和外接管路构成,外接管路通过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油温机连通。在动模中设有三 层热油管路,每层分别担负起各区域温度传送,通过外接管路和进、出油口与油温机连 通,有效的控制了每一层各区域的温度热量。作为优选,所述动模内层热油管路的主管路构成为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两 端与外接管路相连。内层的热油管路将直接伸入到模具型腔的底端面,布设U形结构, 能均勻将热量传送到模 具型腔的底端面,两个外接管路与型腔底端面主管路有明显的高 低落差,有利于管路的衔接和加工的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动模中间层热油管路的主管路绕成型模腔构成圆环结构,圆环 上均勻分布若干根轴向的热油管,该圆环结构与外接管路相连。中间层热油管路与芯模 热油管路构成了成型模内壁和外壁的供热系统,为了使成型模腔外有一均勻的温度,型 腔外围的中间层主管路构成圆环并设置了轴向的若干根热油管,确保了圆环上轴向热油 管的温度,主管路与外接管路连通构成了供热的循环。作为优选,所述动模外层热油管路的主管路构成“π”形结构,该结构的输 入、输出端与外接管路相连。动模外层的主管路以其型腔为中心,“H”的三条管路均 布在型腔的三面,保证了动模型腔外围热量循环,温度波动变化小,构成了动模型腔周 围的热量供应网。作为优选,所述定模、芯模和动模的热油管路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有内螺 纹。内螺纹的设置,方便了塑料模具以外的管路安装连接,所有管路进油口、出油口的 内螺纹采用管螺纹。作为优选,所述模架外侧和模具外侧设有隔热层。为了使整个模具在生产中不 易向外散发热量,在模架和模具外侧设有隔热层,设置隔热层即能御防热量的散发又能 起到对操作人员因不慎而烫伤。本技术通过对定模、动模和芯模的热油管路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成本 低,加工、安装连接方便,外加在模架外围和模具外侧设置了隔热层,实现了在生产加 工时具有温度恒定、分布均勻,工作温度高、温度可控的塑料模具。给生产高强度、抗 耐磨的塑料产品,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说明书附图附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塑料模具局部剖视图;附图2本技术的塑料模具定模剖视图;附图3本技术的塑料模具芯模剖视图;附图4本技术的塑料模具动模剖视图;其中图1中1为模架;2为定模;3为芯模;4为动模;11为动模中间层热油管 路;12为动模外层热油管路;13为动模内层热油管路;14为定模热油管路;15为芯模 热油管路。具体实施方法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 明。实施例根据图1、2、3、4、所示,本技术是,包括模架1、定模2、芯模3、动模 4,定模2和动模4的内侧组合构成型腔,芯模伸入该型腔,所述定模2在型腔外围设有 热油管路14,以定模型腔为中心,均勻分布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构成“井”字形结构,设 有4个进油口和4个出油口,与油温机相连,给定模2的型腔外围供热,其中设有1个进 油口和1个进油口为辅助口,作为备用。所述芯模3热油管路15分为主管路和外接管路,该主管路绕圆心构成方形结 构,并在方形角上设置了 4根轴向向下热油管,主管路与外接管路相连,两根外接管路 与一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相连通,并连接油温机,构成循环给芯模3型腔内壁供热。所述动模4设有内、中、外三层热油管路,热油管路由主管路和外接管路连接 构成,外接管路与油温机连接。内层热油管路13在型腔底端,主管路构成U形结构,该 主管路与外接管路相连并设有一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循环给型腔底端供热,中间层 热油管路11围绕型腔外围,该主管路构成圆环结构,圆环上均勻分布6根轴向向上的热 油管,设有一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与外接管路相连,循环给型腔的周围供热,外层热 油管路12在型腔外,以型腔为中心构成“ η ”形结构,设有两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 循环给动模型腔周围供热。为了方便与模具外的管路相连,所有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都采用管螺纹,管螺纹 连接方便,便于通用互换。在塑料模具的模架1外侧和模具外侧包覆了隔热层,有效地 保护了塑料模具热量的向外散发和防止操作人员因操作不慎而造成烫伤。本技术解决了塑料模具达不到高温的技术难题,优化结构设计,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加热的塑料模具,包括模架(1)、定模(2)、芯模(3)、动模(4),定模(2)和动模(4)的内侧组合构成型腔,芯模(3)伸入该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在型腔外围设有热油管路,芯模(3)内设有热油管路,动模(4)在内设有若干层热油管路,所述的热油管路分别通过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油温机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加热的塑料模具,包括模架(1)、定模(2)、芯模(3)、动模 (4),定模(2)和动模(4)的内侧组合构成型腔,芯模(3)伸入该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在型腔外围设有热油管路,芯模(3)内设有热油管路,动模(4) 在内设有若干层热油管路,所述的热油管路分别通过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油温机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加热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热油 管路在型腔外构成“井”字形结构,并设有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与此对接,定模(2)的热油管路通过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油温机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加热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3)的热油 管路分为主管路和外接管路,主管路绕圆心构成圆形或方形结构,并设置了若干根轴向 热油管,其主管路与外接管路相连,芯模的外接管路与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并与油温 机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加热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4)的热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万隆模塑成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