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08580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其包括:动力单元,其与所述冷却液管路相连接用于使冷却液在冷却液管路中循环流动;车载控制单元,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连接,并且能在车辆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动力单元以使其处于启动或停止工作状态;外置控制单元,其用于在车辆停止运行时被连接到所述车载控制单元,所述外置控制单元上设置有控制指令输入模块,以便输入控制指令并经由所述车载控制单元来控制所述动力单元;以及排气管,其被装设于所述冷却液管路和冷却液容器之间,所述冷却液容器与所述冷却液管路相连接用于向其供应冷却液。采用它可以快速、便捷地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存在的气体,实现车辆冷却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汽车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特别 是由于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等新型车辆的出现和普及应用,其车辆冷却系统的复杂程度 已经远高于传统的燃油车。正是因为车辆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管路数量的成倍增加,这使得 冷却液管路的排气问题也日渐突现出来,从而造成了以下的诸多问题。例如,由于冷却液管 路中排气不尽而将会导致冷却性能下降、系统过热现象,并且还会加速机器部件的腐蚀、增 大燃油损耗。因此,这些不利影响将会降低车辆部件的使用寿命,乃至其行使安全性能,所 以亟须提供一种新型的排气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捷、方便地排除车辆冷却液管 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从而可以保障车辆 冷却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其包括动力单元,其与所述冷却液管路相连接用于使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液管路中循环流 动;车载控制单元,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连接,并且能够在车辆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动 力单元以使其处于启动或停止工作状态;外置控制单元,其用于在车辆停止运行时被连接到所述车载控制单元,所述外置 控制单元上设置有控制指令输入模块,以便输入控制指令并经由所述车载控制单元来控制 所述动力单元;以及排气管,其被装设于所述冷却液管路和冷却液容器之间,所述冷却液容器与所述 冷却液管路相连接用于向其供应冷却液。在上述的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动力单元 是车载电动水泵。在上述的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外置控制 单元是车辆维修故障诊断仪。在上述的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排气管的 一端被装设在所述冷却液容器底面的次高点并且高于所述冷却液容器内的冷却液受热膨 胀后的液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可以实现快速、便捷地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存在 的气体的目的,从而避免因排气不尽 而引发的车辆冷却系统性能下降、系统过热以及加速机器部件腐蚀、增大燃油损耗等诸多 不利影响,而能够可靠地保障车辆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由于在本技术中的动力 单元是独立运行的,所以减少了不必要的燃油发动机运行,从而节省了能源,降低了对外界 环境的排放污染。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 中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的组成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置控制单元 2车载控制单元3动力单元4冷却液容器5排气管 6冷却液管路7容器盖 A次高点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在该图中示意性地显示出了本技术的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 中气体的排气装置的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该排气装置包括外置控制单元1、车载控制单 元2、动力单元3、冷却液容器4和排气管5。以下将对这些组成部件进行说明,以便能够更 为清楚地理解它们的特点、优点及其所实现的功能。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动力单元3是与冷却液管路6相连接以通过该动力单元3来 提供动力,从而使得冷却液能够如图1中的实心箭头方向所示在冷却液管路6中循环流动, 并且具体而言可以非常方便地采用现有的车载电动水泵作为动力单元3。当然,在其他一些 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已知部件来实现上述功能,这些均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所熟知,因此在本文中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车载控制单元2是与动力单元3相连接的,该车载控制单元2能够在 车辆运行期间控制动力单元3,以根据实际需要而使得该动力单元3处于启动工作状态或 停止工作状态。这样的车载控制单元2是现有车辆上配置的系统控制模块(例如,动力控 制单元PCM等),这些系统控制模块通过收集整车信号和/或各种车载子系统信号,然后进 行逻辑分析处理后再相应地发送出针对某个(或某些)部件的具体控制指令,而使得其执 行相应动作。显然,在本技术中,仅需利用上述的系统控制模块来实现对动力单元3的 相应控制即可。在本技术中,外置控制单元1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车辆停止运行 时,将该外置控制单元1与车载控制单元2相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在外置控制单元1上的控 制指令输入模块来输入相应的控制指令(例如,命令动力单元3开始运行、或者命令动力单 元3停止运行等),以便将这样的控制指令传送至车载控制单元2并通过后者来实现对动力 单元3的控制。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外置控制单元1直接采用可以在市场上商业获得的任何适宜的车辆维修故障诊断仪。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设计制成类似的专用设 备,并且考虑到其仅需要与车载控制单元2交互针对动力单元3控制指令,因此可以相应地 省去其他的不必要功能而被低成本的实现。此外,在在本技术中还设置了冷却液容器4和排气管5,排气管5是被装设在 冷却液管路6和冷却液容器4之间,并且其一端被安装在冷却液容器4底面的次高点A处且 高于其内的冷却液受热膨胀后的液位,而冷却液容器4则被连接到冷却液管路6中用于向 其供应冷却液。在通过打开容器盖7来给车辆冷却系统加液或补充冷却液的操作过程中, 当将车辆的点火开关置于ON位置时,连通外置控制单元1 (即,如上所列举出的车辆维修故 障诊断仪),并对动力单元3进行独立运行控制,在动力单元3的驱动下使冷却液在冷却液 管路6中循环流动,从而使得管路中的气泡通过排气管5被释放到冷却液容器4中。当动 力单元3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排气管5只有液体流出时,这说明冷却液管路6中不期望的 空气已经被全部排除干净了。这样,就可以随后通过操作外置控制单元1发送出相应的指 令以使得动力单元3停止工作。采用本技术经过以上过程,就能够顺利地完成车辆冷 却系统中冷却液管路内的排气工作。以上列举了若干具体实施例来详细阐明本技术的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 中气体的排气装置,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 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技术的范畴并为本实 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其与所述冷却液管路相连接用于使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液管路中循环流动;车载控制单元,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连接,并且能够在车辆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动力单元以使其处于启动或停止工作状态;外置控制单元,其用于在车辆停止运行时被连接到所述车载控制单元,所述外置控制单元上设置有控制指令输入模块,以便输入控制指令并经由所述车载控制单元来控制所述动力单元;以及排气管,其被装设于所述冷却液管路和冷却液容器之间,所述冷却液容器与所述冷却液管路相连接用于向其供应冷却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单元是车载电动水泵。3.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排除车辆冷却液管路中气体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其与所述冷却液管路相连接用于使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液管路中循环流动;车载控制单元,其与所述动力单元相连接,并且能够在车辆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动力单元以使其处于启动或停止工作状态;外置控制单元,其用于在车辆停止运行时被连接到所述车载控制单元,所述外置控制单元上设置有控制指令输入模块,以便输入控制指令并经由所述车载控制单元来控制所述动力单元;以及排气管,其被装设于所述冷却液管路和冷却液容器之间,所述冷却液容器与所述冷却液管路相连接用于向其供应冷却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如炜周建君范睿陈振豪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