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耀港专利>正文

新型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0655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减振器,主要由外框(7),以及放置于外框(7)内部底端的底板(9)组成,该减振器还包括有一端分别位于外框(7)内而另一端则伸出于外框(7)外的上螺杆(1)、下螺杆(4),所述的上螺杆(1)通过隔振橡胶(2)连接于外框(7)上部,而所述的下螺杆(4)则通过隔振弹簧(6)连接于底板(9)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隔振橡胶与隔振弹簧复合材料作为减振器的减振元件,不仅有利于延长机器使用寿命,而且减少了不良损耗,改善了环境振动和噪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减振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减振器与隔振器,其所采用的减振元件均为钢弹簧或者橡胶中 的任一种。由于减振元件使用的材料单一,而使用环境却又复杂多变,当振动频率较低或振 幅较大时,隔振效果明显减弱,从而远远达不到具有复杂性及多变性的环境对减振效果的 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目前减振器减振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同时采 用隔振橡胶与隔振弹簧为减振元件的减振器,使减振器和隔振器可以满足各种振动安装场 合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新型减振器,主要由外框,以及放置于 外框内部底端的底板组成,该减振器还包括有一端分别位于外框内而另一端则伸出于外框 外的上螺杆、下螺杆,所述的上螺杆通过隔振橡胶连接于外框上部,而所述的下螺杆则通过 隔振弹簧连接于底板上,隔振橡胶与隔振弹簧的同时使用,使减振器保持了较好的减振效 果,从而达到不同场合的减振要求。在所述的底板中部设有穿孔,并在穿孔边缘上设有凸起的底胶,而所述隔振弹簧 的底部则卡接于底胶内。在所述上螺杆的头部与隔振橡胶的连接处还设有垫片。所述的隔振橡胶为“C”型橡胶。该新型减振器还包括有底端为空腔的压盖,所述的下螺杆通过压盖与隔振弹簧连 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下螺杆连接于压盖上,而所述隔振弹簧的顶端则被卡接于压盖 底端空腔内。所述的压盖为60号压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实用专利新型采用隔振弹簧与隔振橡胶复合材料作为减振器的减振元件, 从而满足了各种振动安装工况的需求;(2)本技术底板上设置一个较大的穿孔,通过采用复合材料和大孔底板结构, 消振、减振、隔振效果明显,有利于延长机器使用寿命,减少不良损耗,改善环境振动和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上螺杆;2-隔振橡胶;3-垫片;4-下螺杆; 5-压盖;6-隔振弹簧;7-外框;8-底胶;9-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 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 4所示,该新型减振器,主要由外框7,放置于外框7内部底端的底板9, 以及一端分别位于外框7内而另一端则伸出于外框7外的上螺杆1、下螺杆4,所述的上螺 杆1通过隔振橡胶2连接于外框7上部,而所述的下螺杆4则通过隔振弹簧6连接于底板 9上。在所述的底板9中部设有一较大的穿孔,并在穿孔边缘上设有底板9相匹配的底 胶8,所述的底胶8底部卡接于穿孔的边缘上,顶端则设有向上的凸起,而所述隔振弹簧6的 底部则卡接于底胶8向上的凸起内。为了保证良好的隔振效果,所述的隔振橡胶2采用“C”型橡胶,并在所述上螺杆1 的头部与隔振橡胶2的连接处还设有垫片3。该新型减震器还包括有底端为空腔的压盖5,所述的压盖5为60号压盖,所述的下 螺杆4通过压盖5与隔振弹簧6连接。进一步的,其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的下螺杆4连接 于压盖5上,而所述隔振弹簧6的顶端则被卡接于压盖5底端空腔内。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减振器和隔振器中减振元件材料单一,即减振元件仅采 用钢弹簧或橡胶,使得隔振效果明显减弱的问题。通过选用复合材料作为减振元件,使减振 器和隔振器可以满足各种振动安装场合需求,当振动频率较低或振幅较大时,保持较高隔 振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新型减振器,通过选用隔振弹簧和隔振橡胶复合材 料作为减振元件,从而达到双重隔振的效果,消除钢弹簧的高频率短路,增大橡胶的低频率 阻尼作用,达到较好的隔振效果;大孔底板使弹簧在振幅较大时,下吊杆螺栓处于正常工作 状态,延长减振器和隔振器的使用寿命。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权利要求1.新型减振器,主要由外框(7),以及放置于外框(7)内部底端的底板(9)组成,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端分别位于外框(7)内而另一端则伸出于外框(7)外的上螺杆(1)、下 螺杆G),所述的上螺杆(1)通过隔振橡胶( 连接于外框(7)上部,而所述的下螺杆(4) 则通过隔振弹簧(6)连接于底板(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板(9)中部设有穿孔, 并在穿孔边缘上设有凸起的底胶(8),而所述隔振弹簧(6)的底部则卡接于底胶(8)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螺杆(1)的头部与隔振 橡胶O)的连接处还设有垫片(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振橡胶(2)为“C”型橡胶。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新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端为空腔的压盖 (5),所述的下螺杆⑷通过压盖(5)与隔振弹簧(6)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螺杆(4)连接于压盖(5) 上,而所述隔振弹簧㈩)的顶端则被卡接于压盖(5)底端空腔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减振器,主要由外框(7),以及放置于外框(7)内部底端的底板(9)组成,该减振器还包括有一端分别位于外框(7)内而另一端则伸出于外框(7)外的上螺杆(1)、下螺杆(4),所述的上螺杆(1)通过隔振橡胶(2)连接于外框(7)上部,而所述的下螺杆(4)则通过隔振弹簧(6)连接于底板(9)上。本技术通过采用隔振橡胶与隔振弹簧复合材料作为减振器的减振元件,不仅有利于延长机器使用寿命,而且减少了不良损耗,改善了环境振动和噪音。文档编号F16F7/00GK201836278SQ20102028445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钟耀港 申请人:钟耀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减振器,主要由外框(7),以及放置于外框(7)内部底端的底板(9)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端分别位于外框(7)内而另一端则伸出于外框(7)外的上螺杆(1)、下螺杆(4),所述的上螺杆(1)通过隔振橡胶(2)连接于外框(7)上部,而所述的下螺杆(4)则通过隔振弹簧(6)连接于底板(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耀港
申请(专利权)人:钟耀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