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753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减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垫,能够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强且降噪效果更加明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减震垫呈环形且设有中心孔,减震垫的内部设有加强板。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减震垫的内部增设加强板,当动铁芯芯轴直接撞击减震垫时,由于减震垫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在撞击瞬间通过变形吸收动铁芯芯轴的冲击动能,可以大大降低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由于加强板的支撑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减震垫整体的稳定性从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减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垫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梯曳引机毂式制动器中的双驱磁力器的减震机构广泛使用减震垫,一 般减震垫是设在磁力器端盖的中心孔腔内且套设在磁力器的动铁芯芯轴的前端,同时紧贴 磁力器端盖的中心孔腔的孔壁。专利号为ZL200520135516. 3的专利文献中,当动铁芯芯轴 在端盖的中心孔腔内轴向移动时,动铁芯芯轴变径处的凸肩部会猛烈撞击挡板,挡板再冲 击减震垫,减震垫通过变形吸收撞击动能和降低噪声。然而,挡板与动铁芯芯轴都是金属件 且是刚性碰撞,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而且挡板对减震垫本身的冲击载荷巨大,减震垫的强度 有限,极易造成减震垫的损坏,使用寿命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冲击性强且降噪效果明显的减震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减震垫呈环形且设有中心孔,减震垫 的内部设有加强板。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减震垫的内部增设加强板,当动铁芯芯轴直接撞击减震垫时, 由于减震垫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在撞击瞬间通过变形吸收动铁芯芯轴的冲击动能,可以大 大降低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由于加强板的支撑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减震垫整体的 稳定性从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减震垫的端面视图;图2是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方向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1中减震垫的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2中减震垫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减震垫,所述的减震垫10呈环形且设有中心孔11,减震垫10的内部设有加 强板12。所述的环形减震垫10的中心孔11是供动铁芯芯轴穿过的圆环形通孔,减震垫10 内部的加强板12相当于支撑骨架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减震垫10的强度从而具有更高的 抗冲击性。加强板12设于减震垫10的内部,避免了与动铁芯芯轴的直接碰撞,可大大减小 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所述的加强板12位于减震垫10的一侧端面处,该侧端面就是动铁芯芯轴与减震 垫碰撞的接触面,将加强板12设于该端面能够使其在动铁芯芯轴撞击减震垫10的瞬间就吸收冲击动能,减震垫10通过迅速变形减少其本身所受的冲击动能。所述的加强板12呈环形且周边轮廓呈凹凸状,凹部轮廓121为扇形且周向对称布 置。具体的说就是将环形的加强板12沿其圆周径向切分呈若干段,这样就形成了扇形的凹 部轮廓121,本方案中是将其切分成三段。这种结构的加强板12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动铁 芯芯轴对减震垫10的冲击动能,同时使加强板12在减震垫10内部与减震垫10的实体连 接更加牢靠,防止减震垫10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二者发生分离。这样加强板12对整个减 震垫10就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有效提高了减震垫10的整体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之一,所述的减震垫10的周壁13呈圆柱状,周壁13与 远离加强板12 —侧的端面14之间为圆弧过渡。减震垫10的周壁13是与减震机构的端盖 内壁贴合的,当动铁芯芯轴撞击减震垫10时,该圆弧过渡段能够提供更大的变形空间,有 利于减震垫10的变形吸能,从而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减震垫10的周壁13呈圆锥状,靠近加 强板12 —侧的周壁13的直径小,远离加强板12 —侧的周壁13的直径大且与该侧端面14 之间为圆弧过渡。减震垫10的周壁呈圆锥状可以使其与减震结构的端盖内壁贴合的更加 紧密,减震垫10受到动铁芯芯轴的撞击时,需要克服减震垫10的锥状的周壁13与减震机 构的端盖内壁之间的静摩擦力才能推动它,同时减震垫10在吸收撞击动能发生形变的过 程中,端盖内壁对减震垫10的反作用力会使减震垫10向中心孔11收紧并且夹紧动铁芯芯 轴,进一步吸收动铁芯芯轴的动能,降低噪音的效果更加明显。由于聚氨酯材料有耐磨性佳、耐腐蚀和弹性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减震垫10 优先选用聚氨酯材料,加强板12为冷轧钢板且其表面镀锌或者聚碳酸酯,聚碳酸酯一般为 进口的工程塑料,具有抗冲击性高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的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垫(10)呈环形且设有中心孔(11),减震垫 (10)的内部设有加强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12)位于减震垫 (10)的一侧端面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1 呈环形且周边 轮廓呈凹凸状,凹部轮廓(121)为扇形且周向对称布置。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垫(10)的周壁(13)呈 圆柱状,周壁(13)与远离加强板(12) —侧的端面(14)之间为圆弧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垫(10)的周壁(13)呈 圆锥状,靠近加强板(12) —侧的周壁(13)的直径小,远离加强板(12) —侧的周壁(13)的 直径大且与该侧端面(14)之间为圆弧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垫(10)采用聚氨酯材 料,所述的加强板(1 为钢板或者聚碳酸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减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垫,能够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强且降噪效果更加明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减震垫呈环形且设有中心孔,减震垫的内部设有加强板。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减震垫的内部增设加强板,当动铁芯芯轴直接撞击减震垫时,由于减震垫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在撞击瞬间通过变形吸收动铁芯芯轴的冲击动能,可以大大降低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由于加强板的支撑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减震垫整体的稳定性从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F7/00GK102135152SQ20111002153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陈本义 申请人:安徽广德昌立制动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垫(10)呈环形且设有中心孔(11),减震垫(10)的内部设有加强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广德昌立制动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