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0080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外炉,包括底座(1)、控制电路板(2)、隔热装置(3)、炉盘(4)及炉面板(5),其中控制电路板(2)及炉盘(4)分别固装在底座(1)内,隔热装置(3)装置在炉盘(4)周围,控制电路板(2)装置于隔热装置(3)与底座(1)侧壁之间,炉面板(5)盖装在底座(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3)为两层以上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隔热装置采用两层以上中空结构,相邻隔板之间形成的空气隔热层,不仅有效的降低了炉盘加热时对控制电路板的热辐射,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炉,属于红外炉的技术改进。
技术介绍
市售红外炉由于体积的限制,炉盘与控制电路 板距离较近,为减少炉盘辐射热量 对电路板的影响,炉盘外围多设有单层的金属板或石棉板作为隔热装置。但这种单层隔热 装置受结构和体积的限制,隔热效果较差,不能有效降低炉盘对控制电路板的热辐射,不但 影响控制电路板上电器元件的运行质量,同时大大降低了红外炉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有效降低 炉盘热辐射的红外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炉,包括底座、控制电路板、隔热装置、炉盘及 炉面板,其中控制电路板及炉盘分别固装在底座内,隔热装置装置在炉盘周围,控制电路板 装置于隔热装置与底座侧壁之间,炉面板盖装在底座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为 两层以上中空结构。所述隔热装置由两个以上单层隔热装置内外套合组成,相邻单层隔热装置的间距 为5 50mmo所述隔热装置包括一个以上可插接的隔热单元,每个隔热单元由整块隔热板弯折 为两层以上结构,相邻层隔热板间距为5 50mm。所述隔热装置固定在底座内或炉面板的下表面。本技术由于隔热装置采用两层以上中空结构,相邻隔板之间形成的空气隔热 层,不仅有效的降低了炉盘加热时对控制电路板的热辐射,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隔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隔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技术红外炉,包括底座1、控制电路板2、隔热装置3、炉盘4 及炉面板5,其中控制电路板2及炉盘4分别固装在底座1内,隔热装置3装置在炉盘4周 围,控制电路板2装置于隔热装置3与底座1侧壁之间,炉面板5盖装在底座1的上端,所述隔热装置3为两层中空结构。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上述隔热装置3由四个隔热单元31插接而成,隔热单元31包括连接部314、第一隔热部311及第二隔热部312,连接部314、第一隔热部311及第 二隔热部312折弯形成,第一隔热部311及第二隔热部312并行设置且大致垂直于连接部 314,第一隔热部311 —端再弯折形成垂直拼接部313,拼接部313上开设有通孔3131,第一 隔热部311的另一端设有卡筋3111,隔热单元插接时,卡筋3111插入相邻隔热单元拼接部 所设通孔3131后,扣合焊接成隔热装置;上述连接部314上分散设有3个溢胶孔3141,打 胶后连接部314粘接于炉面板5的下表面;为方便容置红外炉内部接线,第一隔热部311与 第二隔热部312底部均设有重合的过线口 315 ;上述第一隔热部311与第二隔热部312的 间距H为5 50mm,考虑电磁炉底座内空间及成本,H优选为10mm。实施例2:本实施例红外炉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隔热装置3由两个以上单层隔热 装置内外套合组成,相邻单层隔热装置的间距为5 50mm,考虑电磁炉底座内空间及成本, 相邻单层隔热装置的间距为IOmm ;上述隔热装置3固定在底座1内。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 相同。权利要求一种红外炉,包括底座(1)、控制电路板(2)、隔热装置(3)、炉盘(4)及炉面板(5),其中控制电路板(2)及炉盘(4)分别固装在底座(1)内,隔热装置(3)装置在炉盘(4)周围,控制电路板(2)装置于隔热装置(3)与底座(1)侧壁之间,炉面板(5)盖装在底座(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3)为两层以上中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3)由两个以上单层隔热 装置内外套合组成,相邻单层隔热装置的间距为5 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3)包括一个以上可插接 的隔热单元(31),每个隔热单元由整块隔热板弯折为两层以上结构,相邻层隔热板间距为 5 50mmo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3)固定在底 座(1)内或炉面板(5)的下表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炉,包括底座(1)、控制电路板(2)、隔热装置(3)、炉盘(4)及炉面板(5),其中控制电路板(2)及炉盘(4)分别固装在底座(1)内,隔热装置(3)装置在炉盘(4)周围,控制电路板(2)装置于隔热装置(3)与底座(1)侧壁之间,炉面板(5)盖装在底座(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3)为两层以上中空结构。本技术由于隔热装置采用两层以上中空结构,相邻隔板之间形成的空气隔热层,不仅有效的降低了炉盘加热时对控制电路板的热辐射,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文档编号F24C15/34GK201772537SQ20102028204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昌林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炉,包括底座(1)、控制电路板(2)、隔热装置(3)、炉盘(4)及炉面板(5),其中控制电路板(2)及炉盘(4)分别固装在底座(1)内,隔热装置(3)装置在炉盘(4)周围,控制电路板(2)装置于隔热装置(3)与底座(1)侧壁之间,炉面板(5)盖装在底座(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3)为两层以上中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林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