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消能减震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945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能减震阻尼器,该阻尼器具有刚度大,变形能力强、耗能能力强的特点,其受力明确,构造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易于安装和维护,耐久性好。它可以用于多层、高层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建筑中,与建筑结构主体相连,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也可采用焊接,组成消能减震结构体系,不仅在强震作用下阻尼器可发挥消能减震作用,在小震作用下同样也可发挥耗能作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属于土木建筑工程结构抗震
,涉及一种新型消能减震阻尼器
技术介绍
地震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我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的经济不发达国家,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提高已建和拟建建筑的抗震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地震作用相当于能量的输入,因此在强震作用下的结构物应有足够的耗能能力,才能够避免发生破坏。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通过结构及承重构件的损坏消耗能量,导致结构构件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倒塌,这是不合理也是不安全的。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是一种新的主动的抗震防灾技术,在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结构体系中,结构的某些非承重构件被设计成具有较大耗能能力的特殊元件-阻尼器,小震时,结构本身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使用要求,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大震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阻尼器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阻尼,集中地耗散结构的地震能量,迅速衰减结构的振动反应,从而避免或减小主体结构的损伤。目前国内外研制开发了多种耗能元件,其中软钢类阻尼器以其经济、实用性在土木界广为推广实用。软钢类阻尼器主要是通过钢材屈服后能够提供良好的塑性变形来实现耗能性能,屈服后在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仍具有稳定的滞回特性,良好的低周疲劳特性。但是目前国内外研制的阻尼器一般仅在强震作用下发挥作用,小震作用下更多的是依靠建筑结构本身具有的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消能减震阻尼器,不仅在强震作用下阻尼器可发挥消能减震作用,在小震作用下同样也可发挥耗能作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消震减震阻尼器由压板、夹板、消能片、橡胶填充材料等几个部分组成,压板、夹板、消能片均采用Q235钢材。夹板采用14片等厚等长的钢板叠合而成,上下对称,消能片采用中间带有3个中空菱形孔洞的钢板组成,消能片一共6片;夹板与消能片互相叠合,与压板通过螺栓连接。阻尼器中填充橡胶减震材料,起到缓冲减震作用。这样在小震作用下,消能片和橡胶共同起到耗能作用。由此组成的消能减震阻尼器具有刚度大,变形能力强、耗能能力强的特点,其受力明确,构造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易于安装和维护,耐久性好。不仅在强震作用下发挥消能减震作用,在小震作用下同样也可发挥耗能作用。具体工程设计时,可调整钢板的数量、宽度、厚度和长度,选择不同的橡胶型号,可以设计出具有不同初始刚度和耗能能力的阻尼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消能减震阻尼器外观正面视图。消能减震阻尼器分为五大部分,(1)为压板,(2)为夹板,(3)为消能片,(4)为连接螺栓,(5)为填充的橡胶减震材料。附图2是本技术的消能减震阻尼器外观侧面视图。附图3为没有填充橡胶减震材料之前的阻尼器侧面视图。附图4为消能片(3)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消能减震阻尼器由14片等厚度、等长度的夹板(2)和6片等厚度、等长度的消能片(3)依次叠合组成,夹板上下各7片,上下对称,通过螺杆螺栓(4)连接,将夹板(2)和消能片(3)与压板(1)夹紧。阻尼器中填充橡胶减震材料(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消能减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由多片等宽等厚度的夹板(2)和消能片(3)叠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消能减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由多片等宽等厚度的夹板(2)和消能片(3)叠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能减震阻尼器,其特征是:夹板(2)和消能片(3)通过螺杆螺栓(4)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萱赵杰孙铁山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王桂萱赵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