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瓷套的切割及研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695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包括芯杆轴、瓷套张紧机构和瓷套支撑保护机构,所述芯杆轴贯穿所述瓷套,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分设于芯杆轴的两侧的第一张紧机构和第二张紧机构,所述瓷套支撑保护机构包括固定保护套和活动保护套,所述固定保护套固定于芯杆轴上,所述活动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固定保护套外周。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打破了传统的装卸方式,加装引导装置,避免了瓷套内壁的划伤,能够使大型瓷套的切割和研磨得以实现;其在旋转状态下芯杆的挠度变形不严重,能满足大型瓷套端面平面度和平行度的工艺要求;该夹具中间设有多个保护套,在大型瓷套研磨或者切割时起到有力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电瓷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瓷套的切割及研磨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大型瓷套的研制势在必行。因受 技术、工艺等多方面的影响,大型瓷套成型难,瓷套成型后的切割和研磨也同时存在诸多技 术难点。现有的瓷套研磨方法中,一般采用将瓷套产品固定在芯杆上,用车床夹持芯杆进 行加工,然而通常采用的芯杆已经不能满足大型瓷套切割和研磨的工艺要求1、大型瓷套 的长度较长(8米以上),通常芯杆直接加长后强度不足,且旋转状态下,芯杆的挠度变形 严重,不能满足大型瓷套端面平面度和平行度的工艺要求;2、大型瓷套的重量较重(3吨以 上),这就会使旋转状态下芯杆的挠度变形更加严重,极有可能造成加工过程中瓷套解体, 存在安全隐患;3、通常采用的芯杆装卸模式,对于大型瓷套芯杆装卸已经极为困难,难以完 成,成为大型瓷套研制的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能够方便夹持大型瓷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包括芯杆轴、瓷套张紧机构和瓷套支撑保护机构, 所述芯杆轴贯穿所述瓷套,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第一张紧机构和第二张紧机构,所述第一张 紧机构和第二张紧机构分设于芯杆轴的两侧,第一张紧机构包括固定于芯杆轴上的芯套和 设置于芯套外周的压紧螺栓,第二张紧机构包括设置于芯杆轴外周的压紧螺栓,所述瓷套 支撑保护机构包括固定保护套和活动保护套,所述固定保护套呈圆台状且固定于芯杆轴 上,所述活动保护套呈圆台状,活动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固定保护套外周,活动保护套内壁的 锥度与固定保护套外周锥度相适应,活动保护套外周的锥度与瓷套的内壁的锥度相适应。所述活动保护套两侧连接有第一调整杆和第二调整杆,所述芯杆轴的两侧分别固 定有第一调整台和第二调整台,所述第一调整杆和第二调整杆分别固定于第一调整台和第 二调整台上。所述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还包括止退机构,所述止退机构包括第一止退保护 垫和第一止退调整座,所述第一止退保护垫接触所述瓷套的一端面,所述第一止退调整座 固定于于芯杆轴上,所述第一止退调整座上设有若干调整螺栓,该等调整螺栓抵持于所述 第一止退保护垫上。所述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还包括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呈圆台或者圆锥 状,所述引导机构固定于所述芯杆轴一侧端。第一调整杆或第二调整杆上设有支撑所述瓷套的保护套。所述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还包括第三张紧机构和第四张紧机构,所述第三张紧机构和第四张紧机构均固定于所述芯杆轴上,所述第三张紧机构包括固定于芯杆轴上的 芯套和设置于芯套外周的压紧螺栓,所述第四张紧机构包括设置于芯杆轴外周的压紧螺栓。所述芯杆轴外周沿轴向设有若干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一 种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打破了传统的装卸方式,加装引导装置,避免了瓷套内壁的划 伤,能够使大型瓷套的切割和研磨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一种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在旋转 状态下芯杆的挠度变形不严重,能满足大型瓷套端面平面度和平行度的工艺要求;本专利技术 一种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中间设有多个保护套,在大型瓷套研磨或者切割时起到有力 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夹持大型瓷套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引导机构安装于芯杆上的示意图,其中1为芯杆轴;2为第一止退调整座;3为第一止退保护垫;4为第一调整台;5 为第一张紧机构;6为第三张紧机构;7为第二调整台;8为活动保护套;9为固定保护套;10 为第二调整杆;11为保护套;12为第四张紧机构;13为第二张紧机构;14为第二止退保护 垫;15为第二止退调整座;16为保护套;17为第一调整杆;18为引导机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包括芯杆轴1、引导机构、 瓷套张紧机构、瓷套支撑保护机构和止退机构。芯杆轴1为一个圆柱体,其外周设有六道加强筋,能够使芯杆轴1承受大型瓷套的 重量而不变形。引导机构18外形为圆台状,其中间设有一个通孔,使用时将引导机构18安装于芯 杆轴1的一端,利用引导机构18外周的斜面,便可使瓷套100轻松的滑入,即使芯杆轴1穿 于瓷套100中。瓷套张紧机构包括第一张紧机构5、第三张紧机构6、第二张紧机构13和第四张紧 机构12,第一张紧机构5和第三张紧机构6固定于芯杆轴1固定瓷套100的大端101 —侧, 第二张紧机构13和第四张紧机构12固定于芯杆轴1固定瓷套100的小端102 —侧,第一 张紧机构5和第三张紧机构6均包括固定于芯杆轴1上的芯套和设置于芯套上的四只压紧 螺栓,第二张紧机构13和第四张紧机构12均包括4个螺锁于芯杆轴1上螺栓;瓷套100套 于芯杆轴1外侧后通过调整设置于芯套上的压紧螺栓和第二张紧机构13和第四张紧机构 12的螺栓,使螺栓抵持于瓷套100内壁上,便可以实现使瓷套100与芯杆轴1同轴且与芯杆 轴1紧密的固定在一起的目的。瓷套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保护套9和活动保护套8 ;固定保护套9成圆台状,其固定于芯杆轴1中部;活动保护套8呈圆台状,其外表面的锥度与瓷套的内壁锥度相同,该活动 保护套8的内部设有一锥形孔,该锥形孔的锥度与固定保护套9的外周锥度相同。活动保 护套8两侧沿芯杆轴1轴向分别连接有第一调整杆17和第二调整杆10,芯杆轴1的两侧分 别固定有第一调整台4和第二调整台7,第一调整杆17和第二调整杆10分别固定于第一调 整台4和第二调整台7上,通过调整第一调整台4和第二调整台7上的调整螺母41和71, 便可以控制活动保护套8沿芯杆轴1的轴向左右运动,活动保护套8向左运动时使得固定 保护套9处的直径越来越大,直到活动保护套8的外周与瓷套内壁紧密接触,这样通过活动 保护套8与固定保护套9的配合便使瓷套与芯杆轴1紧密的连接起来,活动保护套8与固 定保护套9配合起来对瓷套进行有力的支撑,第一调整杆17和第二调整杆10上还设置有 保护套16和保护套11,该等保护套16和保护套11同样在不同部位对瓷套进行进一步支 撑。止退机构包括第一止退保护垫3、第一止退调整座2、第二止退保护垫14和第二止 退调整座15,第一止退保护垫3和第一止退调整座2设置于芯杆轴1固定瓷套100的大端101一侧,第二止退保护垫14和第二止退调整座15设置于芯杆轴1固定瓷套100的小端102一侧。瓷套100套于芯杆轴1外侧并固定好后,在芯杆轴1上安装止退机构,如果需要 研磨瓷套100的大端101,则将第二止退保护垫14和第二止退调整座15安装于芯杆轴1上 对应瓷套100小端102的一端,使第二止退保护垫14贴住瓷套100小端102的端面,然后 将第二止退调整座15固定于芯杆轴1上,通过调整第二止退调整座15上的调整螺栓使第 二止退保护垫14紧贴住瓷套100的小端102的端面,这样在研磨瓷套100的大端101的端 面的时候,第二止退保护垫14和第二止退调整座15在轴线给瓷套100—个顶紧力,使瓷套 100不会在研磨时因受到砂轮给的沿瓷套100轴向的轴向力而运动,有效的保证了研磨的 正常进行;如果研磨瓷套100的小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瓷套切割及研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杆轴(1)、瓷套张紧机构和瓷套支撑保护机构,所述芯杆轴(1)贯穿所述瓷套(100),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第一张紧机构(5)和第二张紧机构(13),所述第一张紧机构(5)和第二张紧机构(13)分设于芯杆轴(1)的两侧,第一张紧机构(5)包括固定于芯杆轴(1)上的芯套和设置于芯套外周的压紧螺栓,第二张紧机构(13)包括设置于芯杆轴(1)外周的压紧螺栓,所述瓷套支撑保护机构包括固定保护套(9)和活动保护套(8),所述固定保护套(9)呈圆台状且固定于芯杆轴(1)上,所述活动保护套(8)呈圆台状,活动保护套(8)套设于所述固定保护套(9)外周,活动保护套(8)内壁的锥度与固定保护套(9)外周锥度相适应,活动保护套(8)外周的锥度与瓷套(100)的内壁的锥度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西元朱小峰马福侠闫绍峰姚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