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用润滑型轮缘踏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6817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轨道车辆用润滑型轮缘踏面,踏面是磨耗形踏面,即中部凹的与钢轨轨顶相配合的弧面;所述轮缘与钢轨接触面为与钢轨侧面相配合的凹圆弧面。轮缘接触部位设有润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突出特点是;采用磨耗形踏面的设计方法,使踏面外形与钢轨轨顶有较好的配合,主要承担车辆的垂向、纵向荷载;在轮缘部位为凹圆弧,使轮缘与钢轨侧面有较好的配合,主要承担车辆曲线通过时的横向荷载,并且轮缘接触部位进行润滑,可以有效减轻轮缘和轨侧的磨耗,延长轮轨使用寿命,提高轮轨粘着利用,同时减小轮轨噪声和脱轨危险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轨道车辆用轮缘踏面外形设计技 术。
技术介绍
铁路线上,车辆通过曲线时,受到离心力的影响,车轮轮对产生横向位移,导致车 轮轮缘贴靠钢轨,轮缘的磨耗和曲线钢轨的侧磨问题非常严重。在情况严重区段,机车走行 数万公里轮缘就磨耗到限,钢轨每二、三年就需更新,严重时可能导致列车脱轨事故发生。 我国有三分之一的铁路是曲线。早期铁路的车轮踏面外形为锥形踏面,踏面中部由两段不同斜率的直线构成,其 缺点有在轮对受到横向力或通过曲线时,车轮与钢轨之间呈两点接触状态(如图3、图4 所示),两接触点中至少有一点发生滑动,对轮缘磨耗非常不利;踏面中部形状与钢轨头部 的形状不匹配,特别是与磨耗以后的钢轨形状不一致,运用初期的踏面中部磨耗较大。因 此,锥形踏面设计逐步被磨耗形踏面设计取代。磨耗形踏面的设计方法是将踏面中部设计成凹形,一般由若干段圆弧或离散点构 成,其优点是踏面中部与钢轨轨顶有较好的匹配,降低轮轨踏面磨耗;轮缘贴靠钢轨时避 免了两点接触(如图5、图6所示)。其缺点是轮缘贴靠钢轨时轮轨作用力仍然较大,轮缘 和钢轨侧面磨耗仍然比较严重。目前,轮缘润滑装置在世界各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减缓轮缘和轨 侧磨耗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但对于磨耗形踏面,在轮缘贴靠钢轨时,轮缘润滑减 小了这一位置的轮轨摩擦力,会影响到轮轨粘着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轮轨润滑技术的基础上,将车轮的轮缘和踏面的 功能分开的轮缘踏面,使踏面部分主要承担车轮的垂向和纵向荷载,轮缘部位主要承担横 向荷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轨道车辆用润滑型轮缘踏面,包括踏面和轮缘,轮缘 与钢轨接触部位设有润滑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踏面是磨耗形踏面,即中部凹的与钢轨轨 顶相配合的弧面;所述轮缘为与钢轨侧面相配合的凹圆弧面,与凸圆弧面的轮缘弧线长 度相比,凹圆弧面的轮缘弧线长度相对长,凹圆弧面与钢轨的接触面与水平线的夹角在 60° —80° 之间。本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应用范围广泛,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等都可以应 用;采用磨耗形踏面的设计方法,使踏面外形与钢轨轨顶有较好的配合;在轮缘部位为凹 圆弧(如图2所示),使轮缘与钢轨侧面有较好的配合,并且轮缘接触部位进行润滑,可以有 效减轻轮缘和轨侧的磨耗,延长轮轨使用寿命,提高轮轨粘着利用,同时减小轮轨噪声和脱 轨危险性。附图说明本技术有7幅附图,其中,图1 本技术的踏面和轮缘贴靠钢轨时的整体示意图图2 图1的A处局部示意图图3 锥形踏面在轮缘贴靠钢轨时整体示意图图4:图3的B处局部示意图图5 磨耗形踏面在轮缘贴靠钢轨时整体示意图图6 图5的C处局部示意图图7 本技术实施例的轮缘踏面曲线图附图中,1、1 15 直线,2、1 40 直线,3、R450 圆弧,4、R85 圆弧,5、R18 圆弧,6、 R14的凹圆弧,7、R16的凸圆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7是润滑型轮缘踏面实施例的设计图。车轮踏面部分从轮外侧开始依次由 1 15直线1,1 40直线2的两段直线和半径R450圆弧3,R85圆弧4,R18圆弧5连接 构成。轮缘部分由R14的凹圆弧6和R16的凸圆弧7构成。其中轮缘R14凹圆弧6代替 了以往设计的凸圆弧,弧线长度相对加长,与钢轨的接触面与水平的夹角在60° -80°之 间,并且为轮缘润滑装置涂抹或者喷射润滑介质的专用部位,目的是轮缘贴靠钢轨时,增大 轮缘与轨侧接触面的面积,降低接触应力,从结构和润滑两个方面减缓轮轨磨耗。权利要求轨道车辆用润滑型轮缘踏面,包括踏面和轮缘,轮缘与钢轨接触部位设有润滑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踏面是磨耗形踏面,即中部凹的与钢轨轨顶相配合的弧面;所述轮缘为与钢轨侧面相配合的凹圆弧面,凹圆弧面与钢轨的接触面与水平线的夹角在60° 80°之间。专利摘要轨道车辆用润滑型轮缘踏面,踏面是磨耗形踏面,即中部凹的与钢轨轨顶相配合的弧面;所述轮缘与钢轨接触面为与钢轨侧面相配合的凹圆弧面。轮缘接触部位设有润滑机构。本技术的突出特点是;采用磨耗形踏面的设计方法,使踏面外形与钢轨轨顶有较好的配合,主要承担车辆的垂向、纵向荷载;在轮缘部位为凹圆弧,使轮缘与钢轨侧面有较好的配合,主要承担车辆曲线通过时的横向荷载,并且轮缘接触部位进行润滑,可以有效减轻轮缘和轨侧的磨耗,延长轮轨使用寿命,提高轮轨粘着利用,同时减小轮轨噪声和脱轨危险性。文档编号B61K3/00GK201712629SQ20102026245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军 申请人:大连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轨道车辆用润滑型轮缘踏面,包括踏面和轮缘,轮缘与钢轨接触部位设有润滑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踏面是磨耗形踏面,即中部凹的与钢轨轨顶相配合的弧面;所述轮缘为与钢轨侧面相配合的凹圆弧面,凹圆弧面与钢轨的接触面与水平线的夹角在60°--8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