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4578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箱,包括齿轮箱本体(1)和油箱(2),所述齿轮箱本体(1)具有内腔及位于所述内腔中的内置构件;所述齿轮箱本体(1)和所述油箱(2)为分体结构;所述齿轮箱进一步设有强制润滑装置,所述强制润滑装置一端与所述油箱(2)通过吸油管(3)连通,其另一端通过输油管与所述内腔连通,以便将所述油箱(2)中的润滑油吸入所述内腔中润滑所述内置构件。该齿轮箱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发生漏油的概率较小,并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齿轮箱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体结构油箱的齿轮箱。
技术介绍
目前在齿轮箱润滑
,一般采用齿轮箱支撑箱体作为储存润滑油的油箱, 即将润滑油储存在齿轮箱的内腔中,轮齿直接浸在润滑油中。该种结构设计的特点是齿轮 箱结构紧凑,设计简单,并可以利用齿轮箱轮齿的搅油动作从而起到润滑的作用。然而,该 种结构设计的齿轮箱存在以下缺陷第一,该种结构设计需要在齿轮箱内部储存300升以上的润滑油,因此会导致齿 轮箱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第二,齿轮箱轮齿的搅油作用会使得大量的高粘度润滑油飞溅到齿轮箱的箱壁 上,极易造成齿轮箱漏油;同时,由于轮齿在搅油过程中会受到较大阻力,因而会造成搅油 损耗,严重降低了齿轮箱的工作效率。第三,当齿轮箱处于低温环境中时,需要在齿轮箱内部设置加热器,对润滑油进行 加热;但是由于齿轮箱内部结构的限制,设置加热器的数量较少,同时每一个加热器的功率 又不能太大,因而对润滑油的加热性能并不理想,进而不能满足低温环境的需要。以风力发电机为例,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因而对体积、重量以及耐低温性能的 要求尤为严格,而漏油更是目前风电机组齿轮箱最常见的故障,同时较低的工作效率也严 重影响着风力发电机组的经济效益。有鉴于此,如何减小齿轮箱的体积,减轻其重量,降低其发生漏油的概率,并同时 提高其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箱,该齿轮箱的体积较小,重量较 轻,发生漏油的概率较小,并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齿轮箱,包括齿轮箱本体和油箱,所述 齿轮箱本体具有内腔及位于所述内腔中的内置构件;所述齿轮箱本体和所述油箱为分体结 构;所述齿轮箱进一步设有强制润滑装置,所述强制润滑装置一端与所述油箱通过吸油管 连通,其另一端通过输油管与所述内腔连通,以便将所述油箱中的润滑油吸入所述内腔中 润滑所述内置构件。优选地,所述齿轮箱进一步设有回油管,所述内腔通过所述回油管与所述油箱连ο 优选地,所述油箱的底壁上进一步设有多个加热器。优选地,所述油箱的底壁上设有数量与加热器数量相同的加热孔,各所述加热器 分别设于各所述加热孔中。优选地,所述油箱的底壁进一步连接有加热器安装板,各所述加热器通过该加热器安装板设于各所述加热孔中。优选地,所述油箱的外部进一步包裹有加热层。优选地,所述强制润滑装置包括润滑泵,所述润滑泵的进油口通过所述吸油管与 所述油箱连通,所述润滑泵的出油口通过所述输油管与所述内腔连通。优选地,所述润滑泵进一步设有冷却润滑油的冷却装置。优选地,所述齿轮箱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机舱底架,所述油 箱固定于所述机舱底架上。优选地,所述油箱的外部进一步设有油箱安装板,所述油箱通过所述油箱安装板 固定于所述机舱底架上。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技术所提供的齿轮箱的齿轮箱本体和油箱为分体结 构,并且所述齿轮箱进一步设有强制润滑装置,所述强制润滑装置一端与所述油箱通过吸 油管连通,其另一端通过输油管与所述内腔连通,以便将所述油箱中的润滑油吸入所述内 腔中润滑所述内置构件。由于该齿轮箱为分体结构,其齿轮箱本体和油箱分离设置,而不是采用齿轮箱支 撑箱体作为油箱,因而没有必要在齿轮箱本体内部设置用于盛放300升以上润滑油的腔 体,从而可以显著降低齿轮箱本体的体积和重量,进而可以降低整个齿轮箱的重量。经计算 得知,相同功率条件下,较目前的一体式齿轮箱,本技术所提供的齿轮箱的理论重量可 以降低5%。此外,在本技术中,由于轮齿并不发生搅油,从而避免了高粘度润滑油飞溅到 齿轮箱的箱壁上造成漏油的现象,因而降低了齿轮箱发生漏油的概率;同时,由于轮齿并不 发生搅油,轮齿在旋转的过程中并不会受到搅油阻力,因而齿轮箱并不会发生搅油损耗,进 而能够提高齿轮箱的工作效率。再者,由于轮齿并不发生搅油,齿轮箱在工作过程产生的磨粒和铁屑也不会被带 到轮齿之间,因而有效减少了轮齿的磨损,进而延长了齿轮油的使用周期。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齿轮箱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发生漏油的概率较 小,并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齿轮箱的油箱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齿轮箱,该齿轮箱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发生漏油 的概率较小,并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齿轮箱,包括齿轮箱本体1和油箱2,齿轮 箱本体1具有内腔及位于所述内腔中的内置构件;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齿轮箱本体1和油箱2为分体结构;此外,所述齿轮箱进一步设有强制润滑装置,所述强制 润滑装置一端与油箱2通过吸油管3连通,其另一端通过输油管与所述内腔连通,以便将油 箱2中的润滑油吸入所述内腔中润滑所述内置构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强制润滑装置的结构不作限制,因而任何一种 装置,只要能够将油箱2中的润滑油吸入齿轮箱本体1的内腔中并润滑轮齿等内置构件,均 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由于该齿轮箱为分体结构,其齿轮箱本体1和油箱2分离设置,而不是采用齿轮箱 支撑箱体作为油箱,因而没有必要在齿轮箱本体1内部设置用于盛放300升以上润滑油的 腔体,从而可以显著降低齿轮箱本体1的体积和重量,进而可以降低整个齿轮箱的重量。经 计算得知,相同功率条件下,相对于目前的一体式齿轮箱,本技术所提供的齿轮箱的理 论重量可以降低5%。此外,在本技术中,由于轮齿并不发生搅油,从而避免了高粘度润滑油飞溅到 齿轮箱本体1的箱壁上造成漏油现象,因而降低了齿轮箱本体1发生漏油的概率;同时,由 于轮齿并不发生搅油,轮齿在旋转的过程中并不会受到搅油阻力,因而齿轮箱并不会发生 搅油损耗,进而能够提高齿轮箱的工作效率。再者,由于轮齿并不发生搅油,齿轮箱本体1在工作过程产生的磨粒和铁屑也不 会被带到轮齿之间,因而有效减少了轮齿的磨损,进而延长了齿轮油的使用周期。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齿轮箱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发生漏油的概率较 小,并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请参考图1,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作出进一步改进。比如,所述齿轮箱进一步设有 回油管4,所述内腔通过回油管4与油箱2连通。为了保证齿轮箱本体1中的润滑油顺利回 油,油箱2的位置需要大体低于齿轮箱本体1的位置,并且回油管3在齿轮箱本体1上的接 口需要设于靠近齿轮箱本体1的底壁的位置。请参考图2,图2为图1中齿轮箱的油箱的仰视图。在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为了适应低温环境的需要,还可以在油箱2上设置多 个加热器,具体来说,加热器设于油箱2的底壁。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齿轮箱内部结构的限制,因而只能设置数量较少的加热器;而 在本技术中,由于加热器的设置不必再考虑齿轮箱本体1的内部结构,因而可以根据 需要在较大范围内设置加热器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对润滑油的加热性能,进而有效提高了 本技术齿轮箱的耐低温性能。具体地,如图2所示,油箱2的底壁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箱,包括齿轮箱本体(1)和油箱(2),所述齿轮箱本体(1)具有内腔及位于所述内腔中的内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本体(1)和所述油箱(2)为分体结构;所述齿轮箱进一步设有强制润滑装置,所述强制润滑装置一端与所述油箱(2)通过吸油管(3)连通,其另一端通过输油管与所述内腔连通,以便将所述油箱(2)中的润滑油吸入所述内腔中润滑所述内置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