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蟹行铰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26591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蟹行铰接装置,前铰接架通过转向轴与中间铰接架相铰接,在前铰接架立板上焊接前限位块;中间铰接架与后铰接架通过蟹行转向轴相铰接,在后铰接架立板上焊接后限位块。当车辆贴边压实作业时,中间铰接架相对后铰接架旋转,同时前铰接架也相对中间铰接架旋转,使车辆处于蟹行状态,即前铰接架和后铰接架平行,相对错开一定距离,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压实作业中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增强贴边压实性能,对“C”型及“S”路面压实游刃有余,真正地实现了一机多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铰接装置,尤其是一种小型双钢轮振动压 路机蟹行铰接装置。技术背景一般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铰接装置为前机架、后机架通过十字型铰接装置相连 接。这种结构使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压实弯路时,贴边性能差,增加驾驶员劳动强度的 同时达不到压实效果,对于“C”型和“S”型路面更是无法贴边压实,同时对工程质量埋下隐串)Qi、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蟹行铰接装置,能有效解决 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贴边压实性能及应对“C”型和“S”型路面贴边压实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它包括前铰接架、中间铰接架和后铰接 架,前铰接架通过转向轴与中间铰接架相铰接,中间铰接架与后铰接架通过蟹行转向轴相 铰接。在前铰接架立板上焊接前限位块,在后铰接架立板上焊接后限位块。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的作用,使前铰接架与中间铰接架可相对转动角度为中间铰 接架与后铰接架可相对转动角度的2倍。当车辆贴边压实作业时,中间铰接架相对后铰接架旋转,同时前铰接架也相对中 间铰接架旋转,使车辆处于蟹行状态,即前铰接架和后铰接架平行,相对错开一定距离,增 强贴边压实性能。同时前铰接架还可以向左侧和右侧转动,有效地应对“C”型及“S”路面 压实。本技术能在压实作业中可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增强贴边压实性能,对“C”型 及“S”路面压实游刃有余,真正地实现了一机多能。本结构可广泛用于小型双钢轮振动压 路机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限位角度演示图。图3是本技术蟹行状态演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前铰接架1通过转向轴3与中间铰接架4相铰接,在前铰接架1立板上 焊接前限位块2 ;中间铰接架4与后铰接架5通过蟹行转向轴6相铰接,在后铰接架5立板 上焊接后限位块7。转向轴3和蟹行转向轴6与中间铰接架4铰接孔采用组合滑套支撑,转向轴3和蟹行转向轴6轴向定位。参照图2,前铰接架1立板上的限位块2,使前铰接架1与中间铰接架4可相对转 动固定为2 α度;后铰接架5立板上的后限位块7,使中间铰接架4与后铰接架5可相对转 动固定为α度。参见图3,当车辆贴边压实作业时,中间铰接架4相对后铰接架5可旋转α度,同 时前铰接架1也相对中间铰接架4旋转α度,使车辆处于蟹行状态,即前铰接架与后铰接 架平行,相对错开距离L,增强贴边压实性能。同时前铰接架1还可以向左侧转动α度,向 右侧转动3 α度,有效地应对“C”型及“S”路面压实。权利要求一种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蟹行铰接装置,包括前铰接架、中间铰接架和后铰接架,其特征在于前铰接架(1)通过转向轴(3)与中间铰接架(4)相铰接,中间铰接架(4)与后铰接架(5)通过蟹行转向轴(6)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蟹行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铰 接架(1)立板上焊接前限位块(2),在后铰接架(5)立板上焊接后限位块(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蟹行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前铰接 架(1)与中间铰接架(4)可相对转动角度为中间铰接架(4)与后铰接架(5)可相对转动角 度的2倍。专利摘要一种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蟹行铰接装置,前铰接架通过转向轴与中间铰接架相铰接,在前铰接架立板上焊接前限位块;中间铰接架与后铰接架通过蟹行转向轴相铰接,在后铰接架立板上焊接后限位块。当车辆贴边压实作业时,中间铰接架相对后铰接架旋转,同时前铰接架也相对中间铰接架旋转,使车辆处于蟹行状态,即前铰接架和后铰接架平行,相对错开一定距离,使本技术能在压实作业中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增强贴边压实性能,对“C”型及“S”路面压实游刃有余,真正地实现了一机多能。文档编号E01C19/28GK201762645SQ20102024796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振, 张晓春, 李丹, 焦圣德, 鲁齐齐 申请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蟹行铰接装置,包括前铰接架、中间铰接架和后铰接架,其特征在于:前铰接架(1)通过转向轴(3)与中间铰接架(4)相铰接,中间铰接架(4)与后铰接架(5)通过蟹行转向轴(6)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春焦圣德鲁齐齐张振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