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陆专利>正文

钢包浇铸系统中的夹紧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2424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包浇铸系统中的夹紧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套设在长水口上,并对长水口起支撑作用的托圈,托圈上部分和下部分的托圈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托圈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支架;夹紧块,能转动地铰接在固定支架上,其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托圈的径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托圈的外侧增加夹紧块,夹紧块两端可以通过托圈壁上的通孔与插入托圈中的长水口的外壁接触,当长水口插入托圈时,长水口的外表面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挤压夹紧块的上端,使夹紧块转动,当长水口完全插入托圈时,夹紧块的上下两端同时与长水口的外壁紧密接触,将长水口夹紧固定,从而防止因长水口倾斜而导致长水口与滑板连接处漏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包浇铸系统中的夹紧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水连铸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钢包浇铸系统中用于夹紧长水 口的一种夹紧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水的冶炼过程中,特别是浇注后期,钢渣从大包经长水口流入到中间包。 钢渣的存在极大影响了钢材品质,严重时甚至使钢水连铸无法进行。为了改善钢材品 质,提高钢水收得率,必须准确检测大包中的下渣量。当前关于下渣检测的技术很多, 其中振动下渣检测法成本低、安装方便,且使用寿命较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振动下渣检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振动检测 法的原理是通过在机械臂3上安装一振动检测装置8,在钢水从大包1流入到中间包2的 过程中,长水口 4会产生较强的振动,此振动通过机械臂3传导给振动检测装置8,因为 钢水与钢渣的比重不同所引起的振动必然有差异,因此,通过检测长水口4的振动能间 接检测到大包下渣的情况。图2示出了图1中机械臂与长水口的局部连接示意图。在大包浇注的过程中, 需要将长水口4套在大包1底部的滑板上,实现钢流的保护浇注。长水口4由操作臂3 前端的托圈9支撑,在液压缸控制下,使长水口 4顶住滑板10,对准滑板水口开始浇钢。 浇注过程中,为了使中间包2的液位稳定,需要实时调节滑板10的开口度,尤其在浇注 后期,滑板动作更加频繁。由于长水口外箍5直接套在托圈9中,长水口 4的外表面与 托圈9的内表面之间没有固定夹紧,因而接触不牢,使得长水口 4与滑板之间存在缝隙。 这样,当大包滑板10动作时,长水口 4会在托圈9中晃动,长水口 4容易倾斜。这些影 响不仅会造成长水口 4与滑板10连接处漏钢,也会使得钢液或钢渣对长水口 4冲击产生 的振动信号受到滑板动作的异常干扰,使有用信号受到损失和衰减,大大降低了下渣检 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钢包浇铸系统中能够固定夹紧长 水口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包浇铸系统中的夹紧固定装 置,包括用于套设在长水口上,并对长水口起支撑作用的托圈,托圈的上部分和下部 分的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托圈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支架;夹紧块,能 转动地铰接在固定支架上,其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托圈的径向延伸。进一步地,托圈的上部分的内表面为向上呈扩张锥形延伸的内圆锥面,托圈的 下部分的内表面为内圆柱面。进一步地,夹紧块为3个或2个以上,沿托圈外圆周间隔均勻地铰接在固定支架上。进一步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夹紧固定装置固定的螺栓孔。进一步地,夹紧块通过销轴可转动地铰接在固定支架上。进一步地,夹紧块呈镰刀形。进一步地,当夹紧固定装置呈夹紧状态时,夹紧块的两端同时与长水口的外壁 紧密接触。采用以上结构的用于钢包浇铸系统长水口的夹紧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托圈的外侧上增加了夹紧块,夹紧块的两端可以通过托圈壁上 的通孔与插入托圈中的长水口的外壁接触,当长水口插入托圈时,长水口的斜面在自身 重力的作用下挤压夹紧块的上端,使夹紧块转动,当长水口完全插入托圈时,夹紧块的 两端同时与长水口的外壁紧密接触,从而通过夹紧块将长水口夹紧固定,可防止因长水 口倾斜而导致长水口与滑板连接处漏钢。2.本技术的夹紧块的两端与长水口外壁紧密接触,使传感器检测到的钢液 或钢渣对长水口产生的冲击振动信号更加强烈,减少了振动信号的损失和衰减,提高了 振动下渣检测的准确性。3.本技术提供的夹紧固定装置可将长水口夹紧和固定,消除了因滑板频繁 动作引起信号突变的影响,使传感器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平稳,提高振动下渣检测的准确 性。4.本技术的夹紧块的上下两端可以围绕铰接点转动,在套/取长水口时,通 过夹紧块的转动可以实现对长水口的自动夹紧和放松,这种夹紧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实 施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 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振动下渣检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机械臂与长水口的局部连接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夹紧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夹紧固定装置的俯视图;以及图5示出了图4所示夹紧固定装置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夹紧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夹紧固定装置包括托圈9和夹紧块20。托圈9的外周围绕有一固定支架91,固定支架91 为一圆形金属支架,与托圈9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为焊接在托圈9外壁的部 件。托圈9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壁上分别开有通孔95和96。夹紧块20为镰刀形的构 件,其中部通过销轴30可转动地铰接在固定支架91上,夹紧块20的凹口竖直地朝向托 圈9,其两端向托圈壁弯曲,当夹紧块20围绕铰接点转动时,其两端可以穿过通孔95、96伸入托圈9内。固定支架91相对的两侧还设置有螺栓孔92,通过螺栓可将夹紧固定 装置固定在机械臂的前端。图4示出了图3所示夹紧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夹 紧块20有3个,沿托圈9的外周间隔均勻地铰接在固定支架91上,当然,夹紧块的数量 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至少为2个,也可以更多,例如,可以设置为4个,两两相对、间隔 均勻地分布在托圈9的外侧;也可以设置为2个,对称地分布在托圈9的外侧。图5示出了图4所示夹紧固定装置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托圈 9的上部分的内表面93设计为向上呈扩张锥形延伸的内圆锥面结构,托圈9的下部分的内 表面94设计为内圆柱面结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托圈9的内表面与所夹持的长水 口外表面形状相吻合。同样,在本实施例中,托圈9的内径与所夹持的长水口外壁的内 径大小也是相应的。当夹紧固定装置处于自由状态时,夹紧块20的上端22穿过通孔95伸入托圈9 的内部,当长水口套入托圈9时,长水口头箍下的圆锥形外表面在长水口自身的重力作 用下向外挤压夹紧块20的上端22,使得夹紧块20的上端22绕销轴30向外侧旋转,下 端21绕销轴30向内例旋转,当长水口完全插入时,夹紧块20的上端22和下端21分别 与长水口的上圆锥形外表面和下圆柱形外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将长水口夹紧固定。当长 水口从托圈9中取出时,夹紧块20的上端22和下端21分别沿相反方向旋转,实现对长 水口的放松。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 内。权利要求1.钢包浇铸系统中的夹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长水口上,并对所述长水口起支撑作用的托圈(9),所述托圈(9)的 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95)和第二通孔(96),所述托圈的外侧还设 置有固定支架(91);夹紧块(20),能转动地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91)上,其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95)和所述第二通孔(96)沿所述托圈的径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钢包浇铸系统中的夹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长水口上,并对所述长水口起支撑作用的托圈(9),所述托圈(9)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95)和第二通孔(96),所述托圈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支架(91);夹紧块(20),能转动地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91)上,其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95)和所述第二通孔(96)沿所述托圈的径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陆李娟曹令亚
申请(专利权)人:田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