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麟星专利>正文

导引增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05522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导引增长装置,是设置有定位管,定位管表面设置有插孔,且定位管内穿设有可在定位管内来回位移的调整管,而调整管表面并排凸设有复数止挡部,俾使定位柱一端可由插孔穿入,并与止挡部形成抵持定位,以让使用者可利用调整定位管以调整管的拉伸长度来调整外生殖器,让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或是外生殖器可承受的范围内调整,以避免外生殖器产生不当的伤害,且使用方便不需另外使用机器辅助。(*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指可治疗男性外生殖器发育不全的导引增长装置
技术介绍
外生殖器为男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而外生殖器发育不全或过短,则容易使男性 生理功能失调,是以,即有相关业者发展出一种以真空吸引方式,来治疗男性外生殖器发育 不全,其主要为利用一管体容置外生殖器,再利用真空机抽取管内空气,以真空的吸引力吸 引外生殖器增长,但由于吸引方式为使外生殖器的海绵体在短时间内充斥大量血液,因此 使用者稍有不慎即会对外生殖器造成伤害,再者,由于使用时必须凭借真空机抽取空气,而 真空机又无法携带,且每次使用约10至15分钟后就必须停止一段时间,因此造成使用者的 不便。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引增长装置,解决现有 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引增长装置,尤指可治疗男性外生殖器发育不全的导引增长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导引增长装置是设置有定位管、调整管以及定位柱,其中所述的定位管是一中空状的管体,定位管一侧设置有限位部,并在限位部表面设 置有插孔;所述的调整管是一中空状的管体,且调整管穿设于定位管内,并可在定位管内来 回位移,调整管一侧设置有与限位部配合以防止调整管旋动的抵靠部,抵靠部表面并排凸 设有复数止挡部;所述的定位柱穿设于定位管的插孔内,且定位柱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止挡部形成抵 持定位的定位部。其中所述的调整管在远离抵靠部的另一侧表面并排设置有复数透孔,并在透孔 内设置有能够固定外生殖器的定位件。其中所述的定位件为绳子。其中所述的止挡部一侧斜向设置有第一导引斜面,另一侧纵向设置有第一止挡 面,而定位部一侧斜向设置有第二导引斜面,另一侧纵向设置有第二止挡面。其中所述的插孔是一个以上交错并排设置。其中所述的插孔是一个以上并排设置,而止挡部是交错并排设置。其中所述的定位管一侧设置有抵持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利用定位管以及调整管让使用者可自行调整外生殖器的拉伸长度,让 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或是外生殖器可承受的范围内调整,以避免外生殖器产生不当的伤 害,且使用方便不需另外使用机器辅助。本技术利用定位管以及调整管所产生多种不同间距的定位距离,以符合使用 者多种不同拉伸间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A部份的立体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定位柱的立体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定位柱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定位柱的正视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在使用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在的局部侧视剖面动作示意图(一);图9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在的局部侧视剖面动作示意图(二);图10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在的局部侧视剖面动作示意图(三);图11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管;11-限位部;12-插孔;13-抵持部;2_调整管;21-抵 靠部;221-第一导引斜面;222-第一止挡面;22-止挡部;23-透孔;24-定位件;25-缺槽; 3-定位柱;31-定位部;311-第二导引斜面;312-第二止挡面;4-外生殖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以及图8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是设置有定位管 1、调整管2以及定位柱3,其中所述的定位管1是一中空状的管体,定位管1 一侧设置有限位部11,并在限位部 11表面设置有插孔12,且定位管1 一侧设置有抵持部13,而插孔12是一个以上交错并排设置。所述的调整管2是一中空状的管体,调整管2 —侧上缘具有缺槽25,且调整管2 — 侧表面设有抵靠部21,抵靠部21表面并排凸设有复数止挡部22,并在远离抵靠部21的另 一侧表面并排设置有复数透孔23,且透孔23内设置有定位件24 (参见图7),而各止挡部22 一侧斜向设置有第一导引斜面221,另一侧纵向设置有第一止挡面222。所述的定位柱3穿设于定位管1的插孔12内,且定位柱3 —端设置有定位部31, 而定位部31 —侧斜向设置有第二导引斜面311,另一侧纵向设置有第二止挡面312。请参阅图2以及图7至图10所示,当本技术在使用时,是将调整管2穿设于 定位管1内,由于调整管2的抵靠部21的形状为与限位部11配合,使调整管可在定位管1 内来回位移,并防止调整管2在定位管1内旋动,再将外生殖器4穿入调整管2内,并使定 位管1的抵持部13抵持在外生殖器4根部周围,续利用定位件24穿过透孔23,固定外生4殖器4远离根部的另一侧,由于调整管2 —侧具有缺槽25,因此定位件24,可由缺槽25进 入调整管2内,使定位件24环绕外生殖器4后再由透孔23穿出,并让定位件24与透孔23 内缘产生紧配合,以固定外生殖器4,续将复数定位柱3的各定位部31分别由插孔12穿入, 此时,使用者即可二手分别握持定位管1以及调整管2,并使调整管2朝向远离外生殖器4 根部的方向拉动,在拉动调整管2的过程中,外生殖器4也会相对的拉长延伸,请参阅图8 至图10所示,在调整管2拉动的过程中,定位部31 —侧的第二导引斜面311会受到止挡部 22的第一导引斜面221所导引,将定位柱3向上顶起,而在使用者将外生殖器4拉伸一段适 当距离后,定位柱3的定位部31为会落入二止挡部22之间,由于外生殖器4受到拉伸后, 必定会产生一相反方向的拉力,此拉力为带动调整管2反向位移,但由于止挡部22的第一 止挡面222与定位部31的第二止挡面312为纵向设置,因此第一止挡面222与第二止挡面 312会形成抵持定位,让调整管2无法反向位移,使外生殖器4保持拉伸状态,如此以治疗 外生殖器4发育不全,然而,由于插孔12为一个以上交错并排设置,因此在调整管2移动过 程中,只有其中一个定位柱3的定位部31会与止挡部22形成定位,且各定位柱3会与止挡 部22形成不同的间距,而让外生殖器4可拉伸至适当位置形成定位,以符合使用者多种不 同拉伸间距,而所述的定位件24为绳子。再请参阅图11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所述的止挡部22为交错并排设置,而插 孔12为一个以上并排设置,如此可利用止挡部22的交错并排设置让调整管2产生多种不 同间距的定位距离。因此,本技术为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失,并增进功效,其关键技术乃在 于,利用定位管1以及调整管2让使用者可自行调整外生殖器4的拉伸长度,使用者可根据 自身需求或是外生殖器4可承受的范围内调整,以避免外生殖器4产生不当的伤害,且使用 方便不需另外使用机器辅助;再者插孔12与止挡部22为利用交错方式并排排列,以使定位 管1与调整管2可以定位柱3产生多种不同间距的定位距离,以符合使用者多种不同拉伸 间距。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 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导引增长装置,尤指可治疗男性外生殖器发育不全的导引增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增长装置是设置有定位管、调整管以及定位柱,其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引增长装置,尤指可治疗男性外生殖器发育不全的导引增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增长装置是设置有定位管、调整管以及定位柱,其中:  所述的定位管是一中空状的管体,定位管一侧设置有限位部,并在限位部表面设置有插孔;  所述的调整管是一中空状的管体,且调整管穿设于定位管内,并可在定位管内来回位移,调整管一侧设置有与限位部配合以防止调整管旋动的抵靠部,抵靠部表面并排凸设有复数止挡部;  所述的定位柱穿设于定位管的插孔内,且定位柱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止挡部形成抵持定位的定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麟星
申请(专利权)人:吕麟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