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51563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包括插植部,插植部内设有一根内驱动轴,中央链轮通过链条与内驱动轴传动连接,中央链轮的二侧各设有一付插植臂总成,内从动链轮的一侧设有一付插植臂总成,内驱动轴的二端还各设有一外驱动轴,外驱动轴与内驱动轴固定并在同一轴线上,外驱动轴远离与内驱动轴固定的一端设有一个中空的外链盒,外链盒内可转动连接有一个外主动链轮、外从动链轮,外主动链轮与外驱动轴固定,外从动链轮的二侧各设有一付插植臂总成。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在内驱动轴的外端各增加了二付插植臂总成,使四行插秧机变成八行插秧机,在增加有限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插秧机的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 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稻插秧机主要形式有四行插秧机,四行插秧机的插植机构主要包括插植 部,插植部内设有一根驱动轴,插植部的中间设有一中央链盒,中央链盒内设有中央链轮, 中央链轮通过链条与驱动轴传动连接,在中央链轮的二侧各有一付插植臂总成通过曲柄与 中央链轮传动连接;另外驱动轴的二端各设有中空的链盒,每个链盒内设有一个主动链轮 和一个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驱动轴固定,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传动连接,在从动 链轮的一侧各通过曲柄与一付插植臂总成传动连接,这样总共有4付插植臂总成在插植部 的驱动下通过中央链轮和从动链轮及曲柄的传动下工作。采用这种方式的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每次只能插植四 行秧苗,种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在现行四行水稻插秧机的基础上,只作 简单的改动就能大大提高种植率的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 构,包括插植部,所述插植部内设有一根内驱动轴,所述插植部的中部位置设有中央链盒, 所述中央链盒的底部设有中央链轮,所述中央链轮通过链条与内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中 央链轮的二侧各传动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所述内驱动轴的二端各设有一个中空的内链 盒,所述内链盒内可转动连接有一个内主动链轮和一个内从动链轮,所述内主动链轮与内 驱动轴固定,所述内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内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内从动链轮的一侧传 动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所述内驱动轴的二端还各设有一外驱动轴,所述外驱动轴与内 驱动轴固定并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外驱动轴远离与内驱动轴固定的一端设有一个中空的外 链盒,所述外链盒内可转动连接有一个外主动链轮和一个外从动链轮,所述外主动链轮与 外驱动轴固定,所述外从动链轮的二侧各传动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所述中央链轮与插植臂总成之间通过曲柄传动连接。所述内从动链轮与插植臂总成之间通过曲柄传动连接。所述外从动链轮与插植臂总成之间通过曲柄传动连接。所述外驱动轴与内驱动轴的轴体外部设有防护套。采用了本技术的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在原先四行八行水稻插秧机的 插植机构的基础上,在内驱动轴的外端各增加了一根外驱动轴,一个外链盒,在外链盒的二 侧各设置一付插植臂总成,在不改动插秧机的的动力部分的前提下,使四行插秧机变成了 八行插秧机,并且增加的外链盒和设置在外链盒二侧的插植臂总成可直接使用现有六行插秧机的外链盒和插植臂总成部件,不必另外设计,在增加有限成本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插 秧机的种植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安装在插秧机上结构示意图。图中1-插植部,2-内驱动轴,3-内链盒,4-外驱动轴,5-外链盒,6-中央链盒, 7-插植臂总成,8-中央链轮,9-曲柄,10-防护套,21-内主动链轮,22-内从动链轮,41-外 主动链轮,42-外从动链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包括插植 部1,所述插植部1内设有一根内驱动轴2,所述插植部1的中部位置设有中央链盒6,所述 中央链盒6的底部设有中央链轮8,所述中央链轮8通过链条与内驱动轴2传动连接,所述 中央链轮8的二侧各传动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7,所述内驱动轴2的二端各设有一个中 空的内链盒3,所述内链盒3内可转动连接有一个内主动链轮21和一个内从动链轮22,所 述内主动链轮21与内驱动轴2固定,所述内从动链轮22通过链条与内主动链轮21传动连 接,所述内从动链轮22的一侧传动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7。综上所述与现有的四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相同,这里不再作详细叙述。本技术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在所述内驱动轴2的二端还各设有一外驱动轴4, 所述外驱动轴4与内驱动轴2固定并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外驱动轴4远离与内驱动轴2固 定的一端设有一个中空的外链盒5,所述外链盒5内可转动连接有一个外主动链轮41和一 个外从动链轮42,所述外主动链轮41与外驱动轴4固定,所述外从动链轮42的二侧各传动 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1。为保证内驱动轴2与外驱动轴4之间固定的牢固性和内驱动轴2与外驱动轴4轴 线的一致性,本技术中的内驱动轴2与固定在内驱动轴2 二端的外驱动轴4还可以是 同一根轴体,这样,内驱动轴2和外驱动轴4就成为一体的驱动轴,前一方案中的内链盒3、 外链盒5以及设在内链盒3内的内主动链轮21、内从动链轮22和设在外链盒5内的外主动 链轮41、外从动链轮42的安装位置不变。所述中央链轮8与插植臂总成7之间通过曲柄9传动连接。所述曲柄9的一个轴 端与中央链轮8固定,所述曲柄9的另一个轴端与插植臂总成7固定,中央链轮8带动曲柄 9转动,从而带动插植臂总成7作上下的往复动作,从而连续完成插秧动作。所述内从动链轮22与插植臂总成7之间通过曲柄9传动连接。所述曲柄9的一 个轴端与内从动链轮22固定,所述曲柄9的另一个轴端与插植臂总成7固定,内从动链轮 22带动曲柄9转动,从而带动插植臂总成7作上下的往复动作,从而连续完成插秧动作。所述外从动链轮42与插植臂总成7之间通过曲柄9传动连接。所述曲柄9的一 个轴端与外从动链轮42固定,所述曲柄9的另一个轴端与插植臂总成7固定,外从动链轮 42带动曲柄9转动,从而带动插植臂总成7作上下的往复动作,从而连续完成插秧动作。为保证在所述外驱动轴4和内驱动轴2在转动时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外驱动轴4和内驱动 轴2不受到外界的碰撞而受到损伤,所述外驱动轴4与内 驱动轴2的轴体外部还设有防护套10,所述保护套10套在外驱动轴4和内驱动轴2外,并 与机体固定。权利要求一种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包括插植部(1),所述插植部(1)内设有一根内驱动轴(2),所述插植部(1)的中部位置设有中央链盒(6),所述中央链盒(6)的底部设有中央链轮(8),所述中央链轮(8)通过链条与内驱动轴(2)传动连接,所述中央链轮(8)的二侧各传动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7),所述内驱动轴(2)的二端各设有一个中空的内链盒(3),所述内链盒(3)内可转动连接有一个内主动链轮(21)和一个内从动链轮(22),所述内主动链轮(21)与内驱动轴(2)固定,所述内从动链轮(22)通过链条与内主动链轮(21)传动连接,所述内从动链轮(22)的一侧传动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驱动轴(2)的二端还各设有一外驱动轴(4),所述外驱动轴(4)与内驱动轴(2)固定并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外驱动轴(4)远离与内驱动轴(2)固定的一端设有一个中空的外链盒(5),所述外链盒(5)内可转动连接有一个外主动链轮(41)和一个外从动链轮(42),所述外主动链轮(41)与外驱动轴(4)固定,所述外从动链轮(42)的二侧各传动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链轮(8) 与插植臂总成(7)之间通过曲柄(9)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从动链轮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八行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包括插植部(1),所述插植部(1)内设有一根内驱动轴(2),所述插植部(1)的中部位置设有中央链盒(6),所述中央链盒(6)的底部设有中央链轮(8),所述中央链轮(8)通过链条与内驱动轴(2)传动连接,所述中央链轮(8)的二侧各传动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7),所述内驱动轴(2)的二端各设有一个中空的内链盒(3),所述内链盒(3)内可转动连接有一个内主动链轮(21)和一个内从动链轮(22),所述内主动链轮(21)与内驱动轴(2)固定,所述内从动链轮(22)通过链条与内主动链轮(21)传动连接,所述内从动链轮(22)的一侧传动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驱动轴(2)的二端还各设有一外驱动轴(4),所述外驱动轴(4)与内驱动轴(2)固定并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外驱动轴(4)远离与内驱动轴(2)固定的一端设有一个中空的外链盒(5),所述外链盒(5)内可转动连接有一个外主动链轮(41)和一个外从动链轮(42),所述外主动链轮(41)与外驱动轴(4)固定,所述外从动链轮(42)的二侧各传动连接有一付插植臂总成(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岳平石田伊佐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小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