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铰链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可折叠集装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4272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铰链装置,用于设置在具有底架、顶板、侧板,以及门端和前端的可折叠集装箱上,侧板的两侧设有角柱,门端包括两个分别具有竖梁的门扇,每个门扇通过至少一个门铰链装置可转动地连接到角柱上,每个门铰链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的连接板,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第四通孔和沉孔;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门扇的竖梁上;锁紧螺栓,具有可穿过该第四通孔和该第二通孔的杆部以及可穿过该第四通孔但不能穿过该第二通孔的头部;以及锁紧螺母,具有大于该第二通孔内径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门铰链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实现门端的快速拆装,同时还能保证零件不与箱体脱离,从而实现了结构上的完整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铰链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该门铰链装置的可折叠集 装箱。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货物运输中,经常会用到集装箱,一般的传统集装箱都采用固定式结构, 并且具有相当大的规格化空间,以装载巨大的货物量。当集装箱内部的货物被卸出,集装箱 不被使用时,常存放在集装箱运场或一般空间,一方面集装箱巨大的体积造成存储空间上 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在存放集装箱时需要利用吊具将集装箱堆叠在一起,以达到空间上 的最大利用率,然而由于每个单独的集装箱已经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将多个集装箱叠放 后的高度是相当可观的,这样就使得多个集装箱在叠放时非常麻烦,并且具有潜在的危险 性。同时,空集装箱在转运、移动时,受到集装箱固体体积的限制,其以特定的运送方式,如 集装箱联接车等方式运送的效率较低,只能在一定限度内运送一定数量的空集装箱,从而 造成了运输成本较高。为了节省空箱运输以及仓储的空间和成本,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集装箱, 如中国专利200420084231. 7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货柜结构,其中主要包括有一具有一底框 架、一顶框架、复数个支撑立柱的货柜架及设置于货柜架体上的一顶板、一底板、二侧板、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铰链装置,用于设置在可折叠集装箱上,所述可折叠集装箱包括有底架、位于底架上方的顶板、分别位于底架两侧的两个侧板,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底架两端的门端和前端,其中所述侧板的两侧设有角柱,所述门端和前端分别包括两个可相对开启的门扇,每个门扇分别具有一与对应侧板相邻的竖梁,其特征在于,每个门扇通过至少一个可拆卸的门铰链装置可转动地连接到对应的一个角柱上,每个门铰链装置包括:  连接板,具有与所述角柱可转动地相连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门扇可拆卸地相连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一纵轴大于横轴的第四通孔以及一沉孔,该沉孔位于该连接板的外侧,并且与该第四通孔的中心同轴;  第二通孔,对应于所述第四通孔和...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门铰链装置,用于设置在可折叠集装箱上,所述可折叠集装箱包括有底架、位于底架上方的顶板、分别位于底架两侧的两个侧板,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底架两端的门端和前端,其中所述侧板的两侧设有角柱,所述门端和前端分别包括两个可相对开启的门扇,每个门扇分别具有一与对应侧板相邻的竖梁,其特征在于,每个门扇通过至少一个可拆卸的门铰链装置可转动地连接到对应的一个角柱上,每个门铰链装置包括连接板,具有与所述角柱可转动地相连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门扇可拆卸地相连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一纵轴大于横轴的第四通孔以及一沉孔,该沉孔位于该连接板的外侧,并且与该第四通孔的中心同轴;第二通孔,对应于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沉孔的轴心设置在所述门扇的竖梁上;锁紧螺栓,具有可穿过该第四通孔和该第二通孔的杆部以及可穿过该第四通孔但不能穿过该第二通孔的头部,该头部位于该杆部的一端,该杆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以及锁紧螺母,具有与该锁紧螺栓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并具有大于该第二通孔内径的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的外轮廓为横轴大于纵 轴的长形,该沉孔的横轴和该第四通孔的纵轴相交成预定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之间呈 90度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栓的头部的外轮廓与 所述沉孔的形状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铰链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达胡浩棋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新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太仓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李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