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边冲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3455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边冲孔模具,包括底座、下模板与上模板,所述底座与下模板、下中模台、下模台依次连接,所述上模板与上模台、上中模台、上底模台依次连接,下模板上设置有冲孔,下模台上设置有一号折边下块与二号折边下块,上模板上设置有与冲孔相对应的冲子,上模台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折边下块相对应的一号折变上块,上底模台的内部设置有与二号折边下块相对应的二号折边上块,所述冲子、一号折边上块、二号折边上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工作效率较高、折边过程简易、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折边冲孔模具,具体适用于模具加工中折边、冲孔两种操作的同时进行。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的模具使用中,冲孔操作与折边操作是分别进行的,具体由两台冲床分别进行冲孔操作与折边操作,不仅加工效率较低,而且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分别操作两台冲床,浪费人工,生产成本较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229702A,授权公告日为1999年9月29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薄板冲折复合成形机,集机、电、液、气技术于一体,集切角、冲孔、折弯、折边功能于一机,可实现典型金属薄板“U”形件一次复合冲折成形。主机机架为C形结构,和左、右辅机安装在同一底座上;工作台位于机架喉口下部,具有压紧折弯功能的压下部分固定于喉口上部;左、右下弯部分分别安装在相应辅机背面,其横梁上装有折弯上模;左、右上弯部分分别固定于工作台相应侧板上;冲切模具固定于主机喉颈部位两侧。虽然该专利技术能够冲孔、折边一次成型,但是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冲折过程较繁琐、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冲折过程较繁琐、安全性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冲折过程简易、安全性较高的折边冲孔模具。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折边冲孔模具,包括底座、下模板与上模板,所述底座的上部与下模板的下部相连接,下模板的上部与下模台的下部相连接,所述上模板的下部与上模台的上部相连接;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冲孔,冲孔的底部位于下模板的内部,冲孔的顶部与下模台的上部相平齐,且下模台的内部设置有一号折边下块,一号折边下块的顶部与下模台的上部相平齐;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冲孔相对应的冲子,冲子的下端延伸至上底模台,上底模台的上部与上模台的下部相连接,上模台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折边下块相对应的一号折变上块,一号折变上块的顶部与上模台的上部相平齐,一号折变上块的底部延伸至上底模台的内部;所述冲子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一号折变上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冲子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一号折变上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冲子在上模板的中部均匀设置,所述两个一号折变上块各设置于上模台的两端。所述上底模台的内部设置有二号折边上块,二号折边上块的顶部延伸出上底模台-->的下部,所述下模台的内部设置有与二号折边上块相对应的二号折边下块,二号折边下块的顶部延伸出下模台的上部;所述二号折边上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二号折边上块的顶部为一台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凸边与上平边,所述二号折边下块的顶部设置有与上凸边、上平边相对应的下凸边与下平边。所述二号折边上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在上模台的中部均匀设置。所述二号折边上块位于上模台的两端所设置的导柱之间的部位,导柱的顶部与上模台的上部相平齐,导柱的下部延伸至上底模台的下部,下模台的两端设置有与导柱相对应的套孔。所述上模台与上底模台之间设置有上中模台,所述下模台与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下中模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本技术一种折边冲孔模具中在上模板、上模台、上底模台与下模台上设置有冲子与折边结构,使得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同时进行冲孔与折边两种操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人工、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本产品的结构主要由模板、冲子与折边装置构成,结构简单,操作简易,而且便于维修与保养。因此本技术不仅工作效率较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2.由于本技术一种折边冲孔模具中冲子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且设置在上模板的中部,而折边装置优选为两套,其中一号折边装置设置在上模台的两端,二号折边装置设置在冲子的附近,该种设计能够在保证冲孔质量的同时,不损害折边的质量,两种操作互不干扰,此外,两种折边结构的高度设计有落差,且二号折边装置的顶部为凸边、平边相结合结构,该些设计可以在保证折边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折边的效果。因此本技术不仅折边效果较好,而且折边过程简易、安全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二号折边上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下模板2,上模板3,下模台4,上模台5,冲孔6,冲子61,一号折边下块7,一号折变上块71,上底模台8,二号折边上块9,二号折边下块91,上凸边92,上平边93,下凸边94,下平边95,导柱10,套孔11,上中模台12,下中模台1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折边冲孔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板2与上模板3,底座1的上部与下模板2的下部相连接,下模板2的上部与下模台4的下部相连接,上模板3的下部与上模台5的上部相连接;本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下模板2上设置有冲孔6,冲孔6的底部位于下模板2的内部,冲孔6的顶部与下模台4的上部相平齐,且下模台4的内部设置有一号折边下块7,一号折边下块7的顶部与下模台4的上部相平齐;上模板3上设置有与冲孔6相对应的冲子61,冲子61的下端延伸至上底模台8,上底模台8的上部与上模台5的下部相连接,上-->模台5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折边下块7相对应的一号折变上块71,一号折变上块71的顶部与上模台5的上部相平齐,一号折变上块71的底部延伸至上底模台8的内部;冲子6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一号折变上块7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优选冲子61的数量为两个,一号折变上块71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冲子61在上模板3的中部均匀设置,该两个一号折变上块71各设置于上模台5的两端。优选上底模台8的内部设置有二号折边上块9,二号折边上块9的顶部延伸出上底模台8的下部,下模台4的内部设置有与二号折边上块9相对应的二号折边下块91,二号折边下块91的顶部延伸出下模台4的上部,二号折边上块9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参见图2,优选二号折边上块9的顶部为一台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凸边92与上平边93,二号折边下块91的顶部设置有与上凸边92、上平边93相对应的下凸边94与下平边95。优选二号折边上块9的数量为两个,且在上模台5的中部均匀设置;二号折边上块9位于上模台5的两端所设置的导柱10之间的部位,导柱10的顶部与上模台5的上部相平齐,导柱10的下部延伸至上底模台8的下部,下模台4的两端设置有与导柱10相对应的套孔11。优选上模台5与上底模台8之间设置有上中模台12,下模台4与下模板2之间设置有下中模台13。由上可见,本技术不仅工作效率较高、折边过程简易、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边冲孔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板(2)与上模板(3),所述底座(1)的上部与下模板(2)的下部相连接,下模板(2)的上部与下模台(4)的下部相连接,所述上模板(3)的下部与上模台(5)的上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上设置有冲孔(6),冲孔(6)的底部位于下模板(2)的内部,冲孔(6)的顶部与下模台(4)的上部相平齐,且下模台(4)的内部设置有一号折边下块(7),一号折边下块(7)的顶部与下模台(4)的上部相平齐;所述上模板(3)上设置有与冲孔(6)相对应的冲子(61),冲子(61)的下端延伸至上底模台(8),上底模台(8)的上部与上模台(5)的下部相连接,上模台(5)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折边下块(7)相对应的一号折变上块(71),一号折变上块(71)的顶部与上模台(5)的上部相平齐,一号折变上块(71)的底部延伸至上底模台(8)的内部;所述冲子(6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一号折变上块(7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边冲孔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板(2)与上模板(3),所述底座(1)的上部与下模板(2)的下部相连接,下模板(2)的上部与下模台(4)的下部相连接,所述上模板(3)的下部与上模台(5)的上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上设置有冲孔(6),冲孔(6)的底部位于下模板(2)的内部,冲孔(6)的顶部与下模台(4)的上部相平齐,且下模台(4)的内部设置有一号折边下块(7),一号折边下块(7)的顶部与下模台(4)的上部相平齐;所述上模板(3)上设置有与冲孔(6)相对应的冲子(61),冲子(61)的下端延伸至上底模台(8),上底模台(8)的上部与上模台(5)的下部相连接,上模台(5)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折边下块(7)相对应的一号折变上块(71),一号折变上块(71)的顶部与上模台(5)的上部相平齐,一号折变上块(71)的底部延伸至上底模台(8)的内部;所述冲子(6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一号折变上块(7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边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子(6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一号折变上块(71)的数量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边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冲子(61)在上模板(3)的中部均匀设置,所述两个一号折变上块(71)各设置于上模台(5)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月青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珍和模具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