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1902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包括控制柜、油箱和液压机,液压机其中包括下模板和中模板,中模板下面固定安装有冲头固定板,冲头固定板下面固定安装有冲头,下模板上面固定安装有凹模板,凹模板与冲头上下相对应,该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包括有多台液压机,多台液压机并排设置,液压机的下模板和中模板之间安装有机械手传递机构,机械手传递机构穿过所有液压机;机械手传递机构包括有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左连接杆与右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前传递杆和后传递杆,右连接杆右侧连接有伺服电机;前传递杆和后传递杆上均固定安装有汽缸,汽缸的伸缩杆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壳体夹连接板,壳体夹连接板外侧固定安装有壳体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壳生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壳生产过程中,铝壳的拉伸一般都采用冲床或单个液压机进行生产,冲床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只能完成落料拉伸,不能实现一套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而液压机只能拉伸两三个工序,之后还要拿到另外一台液压机上继续生产,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成本,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包括控制柜、油箱和液压机,液压机其中包括下模板和中模板,中模板下面固定安装有冲头固定板,冲头固定板下面固定安装有冲头,下模板上面固定安装有凹模板,凹模板与冲头上下相对应,其特征是:该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包括有多台液压机,多台液压机并排设置,液压机的下模板和中模板之间安装有机械手传递机构,机械手传递机构穿过所有液压机;机械手传递机构包括有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左连接杆与右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前传递杆和后传递杆,右连接杆右侧连接有伺服电机;前传递杆和后传递杆上均固定安装有汽缸,汽缸的伸缩杆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壳体夹连接板,壳体夹连接板外侧固定安装有壳体夹;前传递杆上安装的汽缸与后传递杆上安装的汽缸相对对称布置,汽缸的安装位置与凹模板、冲头相对应。根据所述的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右连接杆的中部为“U”字形状,右连接杆通过电机连接杆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汽缸通过汽缸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前传递杆和后传递杆上,前传递杆和后传递杆上分别对应安装多个所述汽缸。本技术将多个液压机连接起来,通过气缸、伺服电机作用的机械手传递机构不断传送未成形产品至模具各工位,最终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成产,此生产线能大大提高模具产品的工作效率,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节省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机械手传递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机械手传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工作时的工位指示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工作过程示意图。附图中:1、控制柜;2、油箱;3、液压机;4、机械手传递机构。31、下模板;32、中模板;33、冲头固定板;34、冲头;35、凹模板。41、前传递杆;42、左连接杆;43、右连接杆;44、电机连接杆;45、伺服电机;46、汽缸固定板;47、汽缸;48、壳体夹连接板 49、壳体夹;410、后传递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如图1、图2所示,包括控制柜1、油箱2和液压机3,液压机3其中包括下模板31和中模板32,中模板32下面固定安装有冲头固定板33,冲头固定板33下面固定安装有冲头34,下模板31上面固定安装有凹模板35,凹模板35与冲头34上下相对应,该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包括有多台液压机3,多台液压机3并排设置,液压机3的下模板31和中模板32之间安装有机械手传递机构4(参见图3、图4),机械手传递机构4穿过所有液压机3;机械手传递机构4包括有左连接杆42和右连接杆43,左连接杆42与右连接杆43之间固定连接有前传递杆41和后传递杆410,右连接杆43右侧连接有伺服电机45;前传递杆41和后传递杆410上均固定安装有汽缸47,汽缸47的伸缩杆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壳体夹连接板48,壳体夹连接板48外侧固定安装有壳体夹49;前传递杆41上安装的汽缸47与后传递杆410上安装的汽缸47相对对称布置,汽缸47的安装位置与凹模板35、冲头34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连接杆43的中部为“U”字形状,右连接杆43通过电机连接杆44与伺服电机45相连;所述汽缸47通过汽缸固定板46固定安装在前传递杆41和后传递杆410上,前传递杆41和后传递杆410上分别对应安装多个所述汽缸47。本技术由多个液压机连接而成,是一个整体的生产流程,能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加工生产,特别适合于锂电池壳或动力电池壳的批量生产。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四个液压机,且四个液压机每个工位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其中第一个液压机只有一个工位,为落料,其它三个液压机均为三个工位;伺服电机控制机械手来回运动;气缸与液压机同步动作,实现产品的夹持与松开。所述液压机是由一定工位间距连接起来的,根据工位的要求不同,使得前三个液压机的大小有所不同。所述机械手由多个气缸固定在铝型材上,且一对气缸对应一个工位,并与液压机同步动作。本技术可以连续实现多工位自动生产,由四个液压机连接而成,其上分布着中心距离为200mm的数个工位,根据落料、拉伸、切口等工序,前三个液压机的大小有所不同,第一个液压机只在中间分布一个工位,为落料,第二个液压机由于与第一个液压机空一个工位,且为拉伸工序,故其上的三个工位并不在中心,而是靠右分布,其面积也为最大,第三个液压机由于与第二个液压机之间没有空位,所以其上的三个工位分布在中间,且两边距离相等,第四个液压机大小形状与第三个相同。凹模板、脱料板布置在每个工位的中间,两边分布着机械手,且一个工位对应分布着一对机械手。-->如图9所示,当拉伸时,冲头会往下冲,从接触产品到压紧产品,再到使产品成形,最后冲头再恢复至原位。在这个过程中,如图9中的乙所示,冲头接触到产品,由于气缸与液压机同步动作,所以此时气缸由原来夹紧产品变为松开产品,冲头继续往下冲,如丙所示,当冲头冲到凹模板直边以下时,由伺服电机控制的机械手便往前移动,前进一个工位的距离,当冲头恢复到丁所示的状态时,气缸开始夹紧产品,当冲头继续往上到戊状态时,机械手便再向前移动一个工位,冲头再开始往下冲,如此反复进行。如图5所示,a-g表示7对机械手,0是表示一个空位,F是表示周期性推力,S表示送料方向,从S处开始送料,让料达到第5个料位置时,由伺服电机控制的机械手便在F的作用下向箭头所示方向进一个工位的距离,在第5个料的下面放有一气缸,此时在气缸的作用下将料弹起,与此同时,机械手夹紧料往回退到原位置处,即冲头的下方,冲头便开始往下冲(参见图6),冲到如图7所示的状态时,机械手松开产品,冲头继续往下冲,当冲到如图8所示的状态时,机械手在F的作用下向箭头所示方向进一个工位,此时冲头把产品冲到最低处便开始向前一个工位复位,当冲头回到附图7所示状态时,在脱料板的作用下,产品与冲头开始脱离,此时机械手便夹紧产品,直到产品与冲头完全分开,冲头继续往上走,此时机械手向箭头的反向进一个工位,把产品输送到下一个工序,冲头上到最高点后便又继续往下冲,进行下一次的冲压,如此往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包括控制柜(1)、油箱(2)和液压机(3),液压机(3)其中包括下模板(31)和中模板(32),中模板(32)下面固定安装有冲头固定板(33),冲头固定板(33)下面固定安装有冲头(34),下模板(31)上面固定安装有凹模板(35),凹模板(35)与冲头(34)上下相对应,其特征是:该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包括有多台液压机(3),多台液压机(3)并排设置,液压机(3)的下模板(31)和中模板(32)之间安装有机械手传递机构(4),机械手传递机构(4)穿过所有液压机(3);机械手传递机构(4)包括有左连接杆(42)和右连接杆(43),左连接杆(42)与右连接杆(43)之间固定连接有前传递杆(41)和后传递杆(410),右连接杆(43)右侧连接有伺服电机(45);前传递杆(41)和后传递杆(410)上均固定安装有汽缸(47),汽缸(47)的伸缩杆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壳体夹连接板(48),壳体夹连接板(48)外侧固定安装有壳体夹(49);前传递杆(41)上安装的汽缸(47)与后传递杆(410)上安装的汽缸(47)相对对称布置,汽缸(47)的安装位置与凹模板(35)、冲头(34)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包括控制柜(1)、油箱(2)和液压机(3),液压机(3)其中包括下模板(31)和中模板(32),中模板(32)下面固定安装有冲头固定板(33),冲头固定板(33)下面固定安装有冲头(34),下模板(31)上面固定安装有凹模板(35),凹模板(35)与冲头(34)上下相对应,其特征是:该多工位液压自动生产线包括有多台液压机(3),多台液压机(3)并排设置,液压机(3)的下模板(31)和中模板(32)之间安装有机械手传递机构(4),机械手传递机构(4)穿过所有液压机(3);机械手传递机构(4)包括有左连接杆(42)和右连接杆(43),左连接杆(42)与右连接杆(43)之间固定连接有前传递杆(41)和后传递杆(410),右连接杆(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神工宏全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