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件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1395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割件夹持装置,包括旋套和快夹主体,在旋套的内侧中心设置有第一太阳轮,第一级行星轮包括多个行星轮,分别装在行星架的多个销上,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一太阳轮相配合;第二级行星轮包括多个行星轮,分别装在快夹主体的多个销上,第二级行星轮与设置在行星架上的第二太阳轮相配合;在第一级行星轮、第二级行星轮及快夹主体的头部外侧设置有内齿圈;快夹主体头部外缘具有斜端面,内齿圈的B端面内侧具有与快夹主体头部的斜端面相配合的斜端面,行星架、快夹主体及旋套同轴,内齿圈装入旋套内并固定,在旋套与第一级行星轮之间设置有弹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切割件夹持装置不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来拆卸锯片,省力快捷,夹持锯片更加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件夹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旋转切割件或摆动 切割件的切割件夹持装置,属于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切割件根据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往复式、旋转式及摆动式,由于其工作过程中运动 方式的不同,其夹持装置也不同。传统电圆锯装夹锯片的方法为用扳手将法兰拧到轴上的 螺纹部分上将切割件夹在轴肩和法兰之间,通过摩擦力压紧。要更换的时候,用扳手将法兰 松开,或者起子加锤子预松,然后用扳手拧。对于传统电圆锯装夹锯片需要借助专门工具, 装夹锯片过程费力,操作麻烦,又不安全。同时夹紧锯片的装置尺寸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旋转切割件或摆动切割件的、 不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来拆卸锯片的切割件夹持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节省空间、减小尺 寸的切割件夹持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切割件夹持装置,包括旋套和快夹主 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套的内侧中心设置有第一太阳轮,第一级行星轮包括多个行星 轮,分别装在行星架的多个销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太阳轮相配合;第二级行星轮包括多 个行星轮,分别装在所述快夹主体的多个销上,第二级行星轮与设置在行星架上的第二太 阳轮相配合;所述快夹主体包括圆盘形头部及柱形尾部,在第一级行星轮、第二级行星轮及 快夹主体的头部外侧设置有内齿圈;行星架、快夹主体及旋套同轴。前述的切割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快夹主体头部外缘具有斜端面,内齿圈的B 端面内侧具有与快夹主体头部的斜端面相配合的斜端面。前述的切割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齿圈装入旋套内,由孔用挡圈将内齿圈轴 向固定在旋套内。前述的切割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套与第一级行星轮之间设置有弹垫。前述的切割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齿圈与孔用挡圈之间设置有b垫片。前述的切割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行星轮包括3个行星轮,第一级 行星轮和行星架销间隙配合,旋套和内齿圈间隙配合。前述的切割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行星轮包括3个行星轮,第二级 行星轮和行星架销间隙配合,行星架和内齿圈间隙配合。前述的切割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为整体式结构,整体为环形。前述的切割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并列设置的 两个环形,两个环形间通过连接销连接。前述的切割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与第一级行星轮、第二级行星轮 啮合的齿数相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的省力是通过两级行星齿轮传动实现的,输出扭矩一定时,传动比越 大,输入扭矩越小,即当夹紧锯片的力一定时,传动比越大,人手需要施加的夹紧力或释放 力就越小,就越省力。旋转旋套,令快夹主体轴向旋入输出轴内,当内齿圈B端面接触到外 法兰端面后,快夹主体压向内齿圈,内齿圈压向外法兰,外法兰压向锯片,从而随着旋套的 旋转,锯片逐渐被夹紧,直到旋套旋不动为止。因夹紧锯片需要很大的扭力,为了省力,设计 了两级行星轮传动,利用传动比与力矩成正比的关系来省力,即令旋紧旋套端为输入,快夹 主体端为输出,则i = (Z2/Zl+1)2,式中Z2是内齿圈齿数(大齿轮),Z1是太阳轮齿数(小 齿轮),i大于1,i越大,输出端扭力一定时,输入端扭力越小。结构中的弹垫作用在旋套 和内齿圈间或者旋套和行星轮间提供一定的阻尼,使得内齿圈b端不受外力时,内齿圈和 旋套相对固定不动,一同旋转。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切割件夹持装置不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来拆卸锯片,省力快捷,夹 持锯片更加可靠,适用于切割时做绕轴旋转运动或者绕轴摆动的切割件,如圆锯片、圆形磨 片、圆形砂轮片等圆形旋转切割件,以及其他非圆形的旋转切割件或摆动切割件。同时,本技术两级行星轮传动公用一个内齿圈,节省了空间,减小了尺寸,使 其结构紧凑。且分布在内齿圈b端面和旋套内腔内的弹垫起到阻尼的作用,使得内齿圈和旋套 相对固定,内齿圈可随旋套的旋转而旋转,直到内齿圈的b端面受到外法兰的阻尼作用而 不再随旋套一同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 的爆炸图。在第一实施例中,切割件夹持装置包括旋套6和快夹主体12,在所述旋套6的内 侧中心设置有第一太阳轮17,第一级行星轮1包括三个行星轮,分别装在行星架3的三个销 上,第二级行星轮1与第一太阳轮17相配合;第二级行星轮2包括三个行星轮,分别装在所 述快夹主体12的三个销上,第二级行星轮2与设置在行星架3上的第二太阳轮18相配合; 所述快夹主体12包括圆盘形头部及柱形尾部,在第一级行星轮1、第二级行星轮2及快夹主 体12的头部外侧设置有内齿圈7 ;快夹主体12头部外缘具有斜端面19,内齿圈7的B端面 72内侧具有与快夹主体12头部的斜端面19相配合的斜端面,行星架3、快夹主体12及旋 套6同轴,内齿圈7装入旋套6内,由孔用挡圈9将内齿圈轴向固定在旋套6内,在所述旋套6与第一级行星轮1之间设置有弹垫4和a垫片5。内齿圈7与孔用挡圈9之间设置有 b垫片8及孔用弹性挡圈。内齿圈7与第一级行星轮1、第二级行星轮2啮合的齿数相同。第二实施例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中,内齿圈7为分 体式结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环形,两个环形间通过连接销20连接。。对于分体式的内齿 圈7,两层内齿圈的齿数可以不相同。同时两层行星轮和太阳轮的齿数也不相同。其它结构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技术的夹紧装置的夹紧锯片过程装上锯片和外法兰10后,按轴锁,使输出轴14不转动,这时旋转旋套,由于弹垫4 下方的a垫片5压紧内齿圈a端面,则内齿圈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和旋套没有相对转动,因此 行星轮也不转动,从而快夹主体12和旋套没有相对转动,旋套带动快夹主体旋入输出轴14 的螺纹孔内;逐渐地内齿圈B端面72接触到外法兰,继续旋转旋套,这时内齿圈的B端面72 压紧外法兰10,当B端面与外法兰的摩擦力大于A端面71与弹垫之间的摩擦力后,内齿圈 7会相对于外法兰10固定不动。旋转旋套,旋套和内齿圈开始相对转动,旋套上的第一太阳 轮和第一级的三个行星轮啮合,因内齿圈不动,所以行星架3旋转,则行星架上的第二太阳 轮18和第二级的三个行星轮啮合,因内齿圈不动,所以快夹主体旋转,随着快夹主体12旋 入输出轴内,快夹主体的斜端面19压向内齿圈,内齿圈压向外法兰10,外法兰压向锯片11, 从而实现夹紧。两级行星轮传动,传动比增大,从而非常省力。另外,两级行星轮公用一个 内齿圈,这样非常节省空间,快夹机构非常紧凑。松开锯片过程按轴锁,旋转旋套,直到将快夹主体完全旋出输出轴,取下外法兰后,即可取下锯 片。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凡采用 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切割件夹持装置,包括旋套(6)和快夹主体(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套(6)的内侧中心设置有第一太阳轮(17),第一级行星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割件夹持装置,包括旋套(6)和快夹主体(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套(6)的内侧中心设置有第一太阳轮(17),第一级行星轮(1)包括多个行星轮,分别装在行星架(3)的多个销上,第一级行星轮(1)与第一太阳轮(17)相配合;第二级行星轮(2)包括多个行星轮,分别装在所述快夹主体(12)的多个销上,第二级行星轮(2)与设置在行星架(3)上的第二太阳轮(18)相配合;所述快夹主体(12)包括圆盘形头部及柱形尾部,在第一级行星轮(1)、第二级行星轮(2)及快夹主体(12)的头部外侧设置有内齿圈(7);行星架(3)、快夹主体(12)及旋套(6)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