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阳能制造水煤气的系统,有一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1),太阳能聚光器(3)将热能传输给反应炉(5),反应炉(5)的外层为普通碳钢(13),内层为耐高温陶瓷(11),在普通碳钢(13)和耐高温陶瓷(11)之间填有隔热陶瓷纤维(12),在反应炉(5)顶部设有螺纹密封盖(7),在螺纹密封盖(7)上安装有安全阀(6),在反应炉(5)内设有夹板(14)和夹板(15),在夹板(14)的上方开有排气孔(16),在夹板(15)的下方开有排气孔(17),在夹板(14)与耐高温陶瓷(11)形成的炉腔里放置水,在夹板(17)与耐高温陶瓷(11)形成的炉腔里放置煤,在该炉腔的上方安装一排气管(8),排气管(8)通过输气管(9)与储气罐(10)相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煤气的生 产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水煤气发生装置”(专利号96204672. 8)公开了利用太阳能加热的水煤气发生装置,包括有聚光器、水煤气发生器和支架及一套跟踪太阳装置。水煤气发生器固定在聚光器的焦点上;水煤气发生器由装有煤炭的密封管和置于密封管内的注水管组成。所述跟踪太阳装置由齿轮传动装置、皮带轮传动装置和棘轮擒纵装置组成,其和支架相连。该装置结构比较复杂,煤炭不能迅速达到隔氧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太阳能制造水煤气的系统。本专利技术是用太阳能制造水煤气的系统,有一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1,通过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1自动调节太阳能聚光器3的位置,太阳能聚光器3将热能传输给反应炉5,反应炉5的反应器壁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普通碳钢13,内层为耐高温陶瓷11,在普通碳钢13 和耐高温陶瓷11之间填有隔热陶瓷纤维12,在反应炉5顶部设有螺纹密封盖7,在螺纹密封盖7上安装有安全阀6,在反应炉5内设有第一夹板14和第二夹板15,在第一夹板14的上方开有第一排气孔16,在第二夹板15的下方开有第二排气孔17,在第一夹板14与耐高温陶瓷11形成的第一炉腔里放置水,在第二夹板17与耐高温陶瓷11形成的第二炉腔里放置煤,在第二炉腔的上方安装一排气管8,排气管8通过输气管9与储气罐10相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在反应炉中采用夹层结构,将水汽化功能和反应炉结合在一起,工作时能够使反应炉内迅速达到隔氧状态,避免了 S02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在水一侧空间的中间夹板上方开数排排气口,在煤一侧空间的中间夹板下方同样开数排排气口。 这样在对反应炉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随着反应容器温度的慢慢升高,水会先沸腾产生水蒸汽,水蒸汽上升通过夹板上方排气孔,进入夹层,然后再由另一夹板下方排气孔进入煤层。 由于水蒸气产生时,煤层温度还未达到其燃点,故可将反应容器内的氧气排净,迅速达到隔氧状态不至使煤块燃烧。当煤块温度达到反应温度后,水蒸汽和煤块充分反应,产生水煤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反应炉5的主视图,图3是反应炉5的俯视图, 图4是夹板14的结构图,图5是夹板15的结构图。图中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1-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2-太阳能聚光器支架, 3-太阳能聚光器,4-反应炉支架,5-反应炉,6-安全阀,7-螺纹密封盖,8-排气管,9-输气管,10-储气罐,11-耐高温陶瓷,12-隔热陶瓷纤维,13-普通碳钢,14-第一夹板,15-第二夹板,16-第一排气孔,17-第二排气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是用太阳能制造水煤气的系统,有一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1, 通过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1自动调节太阳能聚光器3的位置,太阳能聚光器3将热能传输给反应炉5。如图2所示,反应炉5的反应器壁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普通碳钢13,内层为耐高温陶瓷11,在普通碳钢13和耐高温陶瓷11之间填有隔热陶瓷纤维12。如图1所示, 在反应炉5顶部设有螺纹密封盖7,在螺纹密封盖7上安装有安全阀6。如图4、图5所示, 在反应炉5内设有第一夹板14和第二夹板15,在第一夹板14的上方开有第一排气孔16, 在第二夹板15的下方开有第二排气孔17。如图2、图3所示,在第一夹板14与耐高温陶瓷 11形成的第一炉腔里放置水,在第二夹板17与耐高温陶瓷11形成的第二炉腔里放置煤,在第二炉腔的上方安装一排气管8。如图1所示,排气管8通过输气管9与储气罐10相通。如图3所示,反应炉5为圆桶状,如图2所示,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为00',如图2、图3所示,第一夹板(14)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 00'。如图2、图3所示,第二夹板15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00'。如图2、图3所示,第一夹板14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00', 第二夹板15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00'。如图2、图3所示,第一夹板14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00', 第二夹板15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00',并且第一夹板14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二夹板15所在的平面。如图2、图3所示,第一夹板14与耐高温陶瓷11形成的第一炉腔的容积与第二夹板17与耐高温陶瓷11形成的第二炉腔的容积之比为2 1。如图1所示,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1与聚光器支架2相连,将聚光器3安装在聚光器支架2上,反应器支架4上安装有反应炉5,在反应炉上部的一侧开有排气管8,通过输气管9,将反应得到的水煤气充入储气罐10内。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利用太阳能给反应炉5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随着反应炉5内的温度的慢慢升高,水会先沸腾产生水蒸汽,水蒸汽上升通过第一夹板14上方的第一排气孔16进入夹层,然后再由第二夹板15下方的第二排气孔17进入煤层。开始产生的水蒸汽在通过煤层时,会在煤块温度达到其燃点前将反应容器内的氧气排净,从而达到隔氧的条件,不至使煤块燃烧。当煤块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水蒸汽和煤块充分反应,产生水煤气。开始产生的水蒸汽在通过煤层时,会在煤块温度达到其燃点前将反应容器内的氧气排净,从而达到隔氧的条件,不至使煤块燃烧,有效避免了 S02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当煤块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水蒸汽和煤块充分反应,产生水煤气。水煤气通过煤块空间一侧上方的排气管8由输气管9进入储气罐10,作为蓄能使用。权利要求1.用太阳能制造水煤气的系统,有一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1),通过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1)自动调节太阳能聚光器(3)的位置,太阳能聚光器C3)将热能传输给反应炉(5), 其特征在于反应炉(5)的反应器壁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普通碳钢(13),内层为耐高温陶瓷(11),在普通碳钢(13)和耐高温陶瓷(11)之间填有隔热陶瓷纤维(12),在反应炉(5) 顶部设有螺纹密封盖(7),在螺纹密封盖(7)上安装有安全阀(6),在反应炉(5)内设有第一夹板(14)和第二夹板(15),在第一夹板(14)的上方开有第一排气孔(16),在第二夹板 (15)的下方开有第二排气孔(17),在第一夹板(14)与耐高温陶瓷(11)形成的第一炉腔里放置水,在第二夹板(17)与耐高温陶瓷(11)形成的第二炉腔里放置煤,在第二炉腔的上方安装一排气管(8),排气管(8)通过输气管(9)与储气罐(10)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太阳能制造水煤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炉(5)为圆桶状。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太阳能制造水煤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板(14)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00')。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太阳能制造水煤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夹板(15)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00')。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太阳能制造水煤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板(14)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00'),第二夹板(15)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⑶的轴心线(00')。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太阳能制造水煤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板(14)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00'),第二夹板(15)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圆桶状反应炉(5)的轴心线(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太阳能制造水煤气的系统,有一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1),通过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1)自动调节太阳能聚光器(3)的位置,太阳能聚光器(3)将热能传输给反应炉(5),其特征在于反应炉(5)的反应器壁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普通碳钢(13),内层为耐高温陶瓷(11),在普通碳钢(13)和耐高温陶瓷(11)之间填有隔热陶瓷纤维(12),在反应炉(5)顶部设有螺纹密封盖(7),在螺纹密封盖(7)上安装有安全阀(6),在反应炉(5)内设有第一夹板(14)和第二夹板(15),在第一夹板(14)的上方开有第一排气孔(16),在第二夹板(15)的下方开有第二排气孔(17),在第一夹板(14)与耐高温陶瓷(11)形成的第一炉腔里放置水,在第二夹板(17)与耐高温陶瓷(11)形成的第二炉腔里放置煤,在第二炉腔的上方安装一排气管(8),排气管(8)通过输气管(9)与储气罐(10)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尧兵,龚俊,刘军,刘永平,周文明,聂萌,聂家鹏,陈祯,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