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广告灯,广告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电路和场致发光片,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在可充电电池中,通过线圈T1逆变为交流电使场致发光片发光,场致发光片的基材是玻璃或聚酯薄膜,玻璃镀制二氧化锡导电膜,聚酯薄膜镀膜用磁控溅射镀膜机镀制氧化铟锡导电膜或氧化锌导电膜,然后先后印刷色彩油墨、绝缘层、荧光层、介电层、背电极和保护层得场致发光片,解决了广告灯的利用太阳能问题,具有技术效果好、耗电低、不需要网电系统和易于实施等优点,广泛适合于工业、商业、交通和各种公共场所的广告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广告灯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太阳能电池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太阳能电池分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纳米二氧化钛等几种,其中以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工艺成熟而且成本低廉。以太阳能为能源的发光产品也发展迅速,其中以LED发光最为普遍,很多太阳能广告灯、门牌灯等产品,多是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与LED或普通荧光灯管结合,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可充电电池中,晚上没有光照时,充了电的电池自动点亮LED灯或灯管。在现有技术中,利用普通荧光灯管发光存在一系列困难,一是无法制作任意形状的广告产品,二是高耗能,太阳能电池功率消耗太大,成本高。因而,短期内难以大面积推广。利用LED作为发光源制作广告产品,同样存在一系列困难,一是LED属于点光源,发光严重不均匀,二是发光面积难以提高,三是存在亮度问题,因而,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必需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电池驱动,不需要网电系统的,可以方便制作任意形状、发光质量好的太阳能广告灯,同时提供该太阳能广告灯的制造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太阳能广告灯,包括广告箱箱体和电路板,该广告灯还具有太阳能电池板、充放电控制电路和场致发光片,太阳能电池板位于广告箱箱体的上方且将照射在其上的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并产生电流,再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将电流储存在可充电电池中,并将可充电电池的直流电通过线圈T1逆变为交流电,位于广告箱箱体前端的场致发光片受到交流电场作用发光。所述的场致发光,是一种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发光现象,一般是指半导体,主要是荧光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自发光现象,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加在两极的交流电压产生交流电场,被电场激发的电子撞击荧光物质,引起电子能级的跳跃、变化、复合而发射出高效率冷光。发光方式可以为常亮和闪烁。本专利技术是将场致发光片制作成各种广告图案,利用太阳能电池供电,驱动场致发光片发光。采用太阳能电池自控或外加光敏控制,当光线暗到一定程度,场致发光片上的图案自动发光。场致发光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成任意图案如门牌号码、街区指示、安全警示、便民地图、路标、圣诞老人图像等。本专利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板,是指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场致发光片的基材是玻璃或聚酯薄膜之一种。把太阳能电池与以玻璃或聚酯类薄膜为基材的场致发光片相结合,利用太阳能代替电网电源,提供场致发光片发光所需能源,其工作电压范围为30-300V AC。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可以为充放电控制电路中串联有二极管D1、可充电电池BATT,三极管Q1的基极与分压电路R1、分压电路R2的公共端相连,分压电路R1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电阻R3分别与二极管D1负极、可充电电池BATT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串联的分压电路R5、分压电路R6与三极管Q4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4的基极与分压电路R5和分压电路R6的公共端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先后连接经电阻R8、电阻R7与二极管D3正极相连并经二极管D3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发射极直接相连;逆变控制电路中,电阻R8与电容C2并联后经电容C3与线圈T1的输入端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线圈T1的输入端相连,线圈T1的输出端与场致发光片EL PLATE的输入端相连。当有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时,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伏变化在电池板两端产生电压使三极管Q1导通,并通过二极管D1给可充电电池BATT充电,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线圈T1截止;没有阳光时,三极管Q1截止,可充电电池两端的电压使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线圈T1均导通,场致发光片得电点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有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时,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伏变化在电池板两端产生电压,它通过二极管D1给可充电电池BATT充电。同时,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压使三极管Q1导通。从而,使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线圈T1截止。所以,场致发光片不亮。没有阳光时,太阳能电池板两端没有电压,三极管Q1截止。可充电电池两端的电压使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线圈T1均导通,场致发光片得电点亮。这样就实现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弱光性对电路进行通、断控制。于是,在白天场致发光片就不会亮,而到天黑场致发光片会自动点亮,到第二天天亮它又会自动熄灭。值得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在电路中设计了精确的欠压保护电路。这样,就算在连续几天没有太阳,太阳能电池板无法给电池充电,电池电压下降到设定的保护电压值时,灯会自动熄灭,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由于电池过放而损坏电池。以1节可充电电池驱动的门牌灯为例,电阻R3、二极管D2、电阻R4、三极管Q2欠压保护电路,当电池电压下降到0.85-0.95时,电阻R4上的分压将不能使三极管Q2导通,导致三极管Q3、三极管Q4截止,线圈T1没有输入,就会进入欠压保护状态,电路完全截止。等到有阳光,太阳能电池板给可充电电池充电,只有当电池的电压高于欠压保护值时,门牌灯才能正常工作。欠压保护就是放电控制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伏变化在电池板两端产生电压,它通过二极管D1给可充电电池BATT充电,这个二极管起防反冲作用,就是充电控制。本专利技术所述太阳能广告灯的制造方法中,场致发光片的制造过程如下(1)基材镀膜A、玻璃镀膜将基材玻璃在300~600℃温度下,按H2O∶SnCl4∶O2∶N2的mol比为0.5~5∶5~50∶0.5~5∶5~10的比例镀制厚度为50~600埃、方块电阻为20~200欧姆的二氧化锡导电膜,或者B、聚酯薄膜镀膜(A)用靶材的重量比为铟85%~95%∶锡5%~15%的溅射靶,溅射气氛的重量比为氧气30%~40%∶氩气60%~70%的混合气体,溅射气压为0.4~20Pa将聚酯薄膜在磁控溅射镀膜机上溅射一层厚度为50~600埃,方块电阻为20~400欧姆的氧化铟锡导电膜,或者(B)将靶材为重量比为90%~95%纯氧化锌粉∶5%~10%纯铝粉烧结形成的氧化锌/铝的陶瓷溅射靶材,在溅射气氛为99.99%的氩气,溅射功率为100~500瓦范围内,溅射气压为0.4~20Pa,a将聚酯薄膜在磁控溅射镀膜机上溅射一层厚度为50~600埃,方块电阻为20~400欧姆的氧化锌导电膜,再(2)印刷色彩油墨在玻璃的导电膜面或聚酯薄膜的任意一面印刷带色油墨,印刷时,在导电膜面漏有空白作为前电极,烘箱内80~160℃烘干或常温静放24小时晾干,然后(3)印刷绝缘层在前电极以外部分导电面印刷绝缘油墨,紫外线干燥,再(4)印刷荧光层用至少200目的丝网,在设定的发光部位印刷厚度为15~70μm的荧光油墨,该油墨包括重量比为1~1.5∶1的场致发光粉和粘结剂,加热至80~160℃烘干,接着(5)印刷介电层将钛酸钡∶粘结剂按重量比为0.9~1.3∶1的混合物充分混合,印刷厚度为6~40μm,加热至80~160℃烘干,再(6)印刷背电极在设定的发光部位印刷厚度为6~25μm的银浆、碳浆或铝浆的任意一种导电材料,再引出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广告灯,包括广告箱箱体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广告灯还具有太阳能电池板、充放电控制电路和场致发光片,太阳能电池板位于广告箱箱体的上方且将照射在其上的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并产生电流,再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将电流储存在可充电电池中,并将可充电电池的直流电通过线圈T1逆变为交流电,位于广告箱箱体前端的场致发光片受到交流电场作用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五奎,任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