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90年代后投放市场的新一代绿色环保电池,它因为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功率小、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器以及电动车中。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制约其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最早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负极材料几乎都是碳/石墨材料,但由于碳的电极电位与锂的电位很接近,当电池过充电时,会有部分锂离子在碳电极表面沉积,形成锂枝晶而引发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碳/石墨第一次充放电时,会在碳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Film,简称SEI膜),造成较大的不可逆容量损失,并且SEI膜的产生增加了电极/电解液界面阻抗,不利于Li+的可逆嵌入和脱出。现有的商业负极材料已达到了性能的极限,并且现有的碳负极材料存在着缺点和不足,新材料技术的突破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研制的迫切任务。寻找安全性能更好、比容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的新型负极材料,已成为锂离子电池研究的焦点。作为“零应变”材料Li4Ti5O1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无机钛源制备球形钛酸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钛酸或者各种钛源通过前处理得到的钛的沉淀物作为原料;所述钛酸包括偏钛酸或正钛酸;所述钛源包括无机钛盐、钛铁矿或工业级钛液;所述各种钛源的前处理包括采用加热水解或调节pH为2~14或者酸浸的方式,过滤得到钛的沉淀物:(2)将钛酸或者钛的沉淀物用蒸馏水打浆后,往浆料中加入配位剂使固体物质溶解,反应过程中控制配位剂与Ti的摩尔比为1~20∶1,反应过程中用碱调节溶液的pH为7~14,反应温度为10~80℃,反应时间为5~720min,得到含钛溶液;(3)按反应计量比往步骤(2)的含钛溶液中加入锂源,搅拌反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翔,李新海,王志兴,郭华军,彭文杰,贺振江,熊训辉,胡启阳,张云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