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学领域,特别涉及扑翼结构及应用扑翼结构的仿蜻蜓扑翼飞行器。
技术介绍
1、扑翼结构是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件,扑翼结构通过机翼的扑动产生升力从而使得飞行器能够飞行。目前科研人员通过对蜻蜓进行仿生以研究扑翼结构,但是研究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一方面现有的扑翼结构的扑动方式僵硬,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动作连贯性效果较差,而且在偏航以及滚转的动作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扑翼结构通常采用连杆机构作为驱动单元,其结构复杂,机械件数较多,需要较大的空间进行容纳,造成飞行器的体积、重量过大,不具有隐蔽性,难以应用到特殊领域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扑翼结构及应用扑翼结构的仿蜻蜓扑翼飞行器,其目的是为了优化扑翼结构的扑动效果,提高飞行器的运动学能力。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扑翼结构,包括:
3、u型基架,包括两平行段和与两平行段连接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与连接段长度方向相同的滑槽,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沿连接段长度方向滑动的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扑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单元(2)还包括第二轴(24),所述第二轴(2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另一个平行段(11)上,第二轴(2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衔接板(25),所述第二衔接板(25)与所述第一衔接板(22)平行,所述动力轴(23)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衔接板(25),所述第一轴(21)与所述第二轴(24)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3)对应的圆心角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32)为C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扑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单元(2)还包括第二轴(24),所述第二轴(2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另一个平行段(11)上,第二轴(2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衔接板(25),所述第二衔接板(25)与所述第一衔接板(22)平行,所述动力轴(23)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衔接板(25),所述第一轴(21)与所述第二轴(24)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3)对应的圆心角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32)为c形,且卡扣件(32)的开口缝与动力轴(23)的母线平行。
5.一种仿蜻蜓扑翼飞行器,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扑翼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蜻蜓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结构(5)包括第一电机(51)、行星增速机,所述行星增速机包括齿圈(521)、太阳轮、行星轮(523)以及行星支架(524),所述第一电机(51)传动连接于所述行星支架(524),所述行星齿轮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行星支架(524)上,所述太阳轮上设置有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大恒,袁邦哲,任建福,欧阳诗琪,戴亚宣,刘昊,王志浩,吕彦霖,何晟,王逗,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