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军专利>正文

一种丹参药材中有效部位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549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丹参酮精制物速释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是由如下原料制成的:    丹参酮精制物:波洛沙姆或聚乙二醇比例为1∶0.5-12。(*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凉血排痈和排毒生肌的功效,是中药活血化瘀的常用药味。现有丹参制剂工艺的局限性表现为1、醇提工艺虽然对丹参酮类提取较完全,但由于丹参酮类的不稳定性,在浓缩、干燥过程中损失较多,导致丹参酮类在制剂中保留率低和含量重现性差;2、丹参酮类的溶解性差,制剂中溶出度低。现有制剂未筛选适宜的辅料和工艺,以改善丹参酮类溶出度;3、水溶性丹酚酸类的提取以丹参素为指标,醇沉精制工艺中丹参素等有效成分的损失较大,在制剂中保留率低;4、丹参素体内吸收、代谢快,普通制剂难以保持口服给药血药浓度的稳定性。丹参药材主含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尚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等其他成分。二萜类成分中属醌、酮型结构的有丹参酮I、IIA、IIB、V、VI,隐丹参酮,异丹参酮I、II、IIB,二氢丹参酮I等。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有丹参素、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咖啡酸及丹参素与咖啡酸的衍生物或二聚物酯化而成的缩酚酸如丹酚酸A、B、C、D、E、G、紫草酸B、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甲酯等。丹参酮IIA是丹参二萜类活血化瘀的代表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酮IIA单体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实验显示有钙拮抗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抗血栓作用。丹参二萜类另一代表成分隐丹参酮具有抗炎抑菌及雌激素样作用。丹参中水溶性酚酸类单体化合物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血栓作用包括抗血小板作用、抗凝作用、抗血栓形成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作用;抗氧化损伤作用;通过多途径,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丹参药材中活血化瘀活性的两类有效部位具有确切的药理研究基础,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得到证实。因此在开发丹参制剂时,不但应根据处方功能主治,提取保留其有效部位;而且应在成型工艺中施以制剂因素,改善有效成分的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丹参药材中有效部位的精制工艺和丹参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丹参酮精制物及丹参酚酸提取物的制备将丹参药材粉碎投料后,萃取条件为以20-40%用量的70-95%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压力30-40Mpa,萃取温度50-75℃,流量为9-12Kg/hKg药材原料;解析条件为,一级解析压力14-18Mpa、解析温度50-75℃;二级解析压力4-8Mpa、解析温度30-50℃;萃取时间2-4h;干燥;得丹参酮类提取物;精制得丹参酮精制物;药渣加水浸泡过夜后,煎煮3-5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过树脂柱,水洗至糖的反应为阴性后,以丹参生药量13-20倍的30-95%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后,喷雾干燥,即得丹参酚酸提取物粉末;总固物得率为6.9±0.16%,丹参素含量为1.54±0.04%,丹参酚酸B含量为50%以上。本专利技术丹参酮精制物速释制剂的制备丹参酮精制物∶波洛沙姆为1∶0.5-12,其中波洛沙姆可由聚乙二醇替换,优选比例为1∶5,制备工艺为熔融法或微粉化法,优选工艺为微粉化法。上述组合物中还可加入辅料乳糖,比例为丹参酮精制物∶波洛沙姆∶乳糖1∶0.5-12∶0.5-12,其中乳糖可由甘露醇或葡萄糖替换,优选比例为1∶10∶10。本专利技术丹参酚酸提取物缓释制剂的制备丹参提取物∶羟丙甲基纤维素100KM或羟丙甲基纤维素15KM为1∶0.4-1;优选比例为1∶0.8;上述组合物中还可加入辅料乳糖,比例为丹参提取物∶乳糖∶羟丙甲基纤维素100KM或羟丙甲基纤维素15KM为0.4-1∶0.1-0.6∶0.4-1,其中乳糖可由微晶纤维素、β-CD、乙基纤维素替换,优选比例为0.4∶0.2∶0.8。丹参提取物-羟丙甲基纤维素骨架片中羟丙甲基纤维素的用量为28.5%~44.4%,丹参素在骨架片中的含量为0.35%~0.85%,丹参酚酸B在骨架片中的含量为0.35%~0.85%含量为12--35%。本专利技术所用大孔吸附树脂为F2D型树脂,以聚苯乙烯为骨架的均孔后交联树脂(Post crosslinked isoporous resin),它的化学结构如图所示 它的主要理化性能如下外观棕色球状颗粒;粒径范围0.3~0.6mm;含水量45~50%;湿真密度1.05~1.07g/ml;湿视密度0.70~0.75g/ml;比表面积700~900m2/g;平均孔径8~10nm;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254nm荧光斑点图2F乙基纤维素l3显色后斑点图3HPMC粘度影响的实验结果图450℃乙醇溶液中丹参酚酸B随受热时间的浓度变化实验例1丹参酚酸的检测TLC条件点样量10μl。固定相高效GF254板(Merck公司),展开剂氯仿-乙酸乙酯-苯-甲酸甲醇(1.5∶2∶1∶1∶0.1)检视在紫外灯下(254nm)检视,见图1;FeCl3喷雾显色,在可见光下检视,见图2。图1254nm荧光斑点,1、2、3树脂水洗液,4、5、6树脂乙醇洗脱液,7、8、9药材水提液以乙酸乙酯萃取液。图2FeCl3显色后斑点,1、2、3树脂水洗液,4、5、6树脂乙醇洗脱液,7、8、9药材水提液以乙酸乙酯萃取液。实验结果显示,丹参药材的TLC图谱与F2D树脂醇洗液的TLC图谱一致,并且树脂水洗液中未见斑点。提示树脂精制工艺较好的保留了丹参药材中的酚酸类成分。因此F2D型树脂适宜对丹参水提液精制。实验例2丹参酚酸精制物与水提物中丹参素含量比较称取丹参超临界萃取后药材粉末1000g三份,按照选定工艺条件,进行提取、大孔树脂精制后回收乙醇干燥。取精制物测定,并与水提物比较。结果见表1。表1 丹参精制物与水提物中丹参素含量比较批次(%)固形物得率(%) 丹参素含量(%) 转移率(%)丹参水提物 2000110519.50.6590.2丹参精制物 200011066.7 1.6076.2丹参精制物 200011076.9 1.5174.1丹参精制物 200011087.1 1.5277.0结果丹参超临界CO2萃取后药渣中提取丹参酚酸的工艺制得丹参精制粉末,小试三批,总固物得率为6.9±0.16%,丹参素含量为1.54±0.04%,提示该工艺可降低总固物得率,富集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有效成分。实验例3不同速释辅料对丹参酮类体外释放影响1、基质的影响1)制剂处方(注DST为丹参超临界萃取物经乙醇结晶所得精制品简写)处方1DST粉末; 处方2DST 1g,聚乙二醇 5g;处方3DST 1g,聚乙二醇 5g,乳糖 5g;处方4DST 1g,波洛沙姆 5g;2)实验结果按照制剂处方制备样品,进行溶出度测定,实验结果见表2。表2、不同基质制剂中丹参酮IIA、丹参酮I溶出度取样量W 丹参酮IIA丹参酮I(g) 含量 溶出浓度 溶出度 含量 溶出浓度 溶出度(%) (μg/ml) (%) (%) (μg/ml) (%)处方1 0.098350.80.09#0.19#18.50.04#0.21#处方2 0.59049.210.49 0.91 3.100.231.23处方3 0.97324.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姚育法刘良张政朴赖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军姚育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