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杰专利>正文

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5228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振动马达由壳体、弹片、铁环、U铁、磁铁、华丝、音圈、排线、后盖构成,弹片置于壳体底部,U铁位于铁环内圈并通过弹片上的定位柱固定于弹片上,磁铁和华丝在U铁内部,排线位于后盖上,音圈位于排线上。具有装配简单,能量转换率高,激活、制动迅速,电磁干扰少,振感强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具体说是指一种用于手机、游戏机中的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机、游戏机中的振动马达,定子绕组是线圈,在交流电的作用下,形成旋 转磁场,旋转磁场让定子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同时驱动定子转动,定子是一个三分之二圆形 块,转动时受力不均勻产生振动。现有振动马达装配和结构比较复杂,振动时消耗能量大, 振感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振动效果好的振动马达。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振动马达由壳体、弹片、铁环、U铁、磁铁、华丝、音 圈、排线、后盖构成,弹片置于壳体底部,U铁位于铁环内圈并通过弹片上的定位柱固定于弹 片上,磁铁和华丝在u铁内部,排线位于后盖上,音圈位于排线上。由于华丝、磁铁、U铁、铁环、弹片、壳体为一整体,铁环是配重块,弹片为运动体,可 以上下运动,音圈、排线、后盖用胶水固定为一体,音圈通电后产生磁场,受力的影响弹片作 上下切割磁场运动,产生振动。具有装配简单,能量转换率高,激活、制动迅速,电磁干扰少, 振感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壳体和弹片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2为U铁和弹片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铁环和U铁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磁铁和华丝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5为排线、音圈和后盖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6为后盖和壳体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7为振动马达整体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7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振动马达由壳体1、弹片2、铁环3、U铁4、磁铁5、华丝6、音圈7、排线8、后盖9构 成,弹片2置于壳体1底部,U铁4位于铁环3内圈并通过弹片2上的定位柱10固定于弹 片2上,磁铁5和华丝6在U铁4内部,排线8位于后盖9上,音圈7位于排线8上。上述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 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 行为。权利要求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由壳体、弹片、铁环、U铁、磁铁、华丝、音圈、排线、后盖构成,弹片置于壳体底部,U铁位于铁环内圈并通过弹片上的定位柱固定于弹片上,磁铁和华丝在U铁内部,排线位于后盖上,音圈位于排线上。专利摘要振动马达由壳体、弹片、铁环、U铁、磁铁、华丝、音圈、排线、后盖构成,弹片置于壳体底部,U铁位于铁环内圈并通过弹片上的定位柱固定于弹片上,磁铁和华丝在U铁内部,排线位于后盖上,音圈位于排线上。具有装配简单,能量转换率高,激活、制动迅速,电磁干扰少,振感强的优点。文档编号H02K33/02GK201639460SQ20102016816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俊杰 申请人:李俊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由壳体、弹片、铁环、U铁、磁铁、华丝、音圈、排线、后盖构成,弹片置于壳体底部,U铁位于铁环内圈并通过弹片上的定位柱固定于弹片上,磁铁和华丝在U铁内部,排线位于后盖上,音圈位于排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