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车辆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8226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装置,包括万向轮本体,万向轮本体上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车轮,车轮的圆周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球形滚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避免了车辆转向时车轮与地面的强行摩擦,有效减少了车轮磨损,延长了车轮的使用寿命。

Vehicle steer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achinery, and discloses a vehicle steering device, comprising a universal wheel, a universal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drive shaft, the drive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wheel, the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row groove,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spherical roller.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voids the forced friction between the wheel and the ground when the vehicle turns,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abrasion of the wheel and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车辆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辆转向系统一般采用方向盘,利用方向盘转动前轮,从而转动整个车身。 其要求两个前轮延长线的交点,和两个后轮的支撑点三点一线。这样才能保证转向顺利,并且磨损车轮最少。这个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且转向系统需要复杂的结构。特别在电子车领域,利用一般的转向系统,结构复杂,控制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转向系统结构复杂,利用方向盘转动前轮,车轮磨损大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避免了车轮与地面的强行摩擦,车轮磨损小的车辆转向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车辆转向装置,包括万向轮本体,万向轮本体上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车轮,车轮的圆周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球形滚子。球形滚子能在球形槽中沿着任意方向转动。其中为了达到平稳的作用,可以增加滚子的密度,并且多排交错。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轴与车轮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凹槽为球形槽,球形槽的开口口径小于球形滚子的直径,防止球形滚子从球形槽中掉出。作为优选,所述的球形滚子采用钢制材料制成。球形滚子能在球形槽中沿着任意方向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的车轮的圆周曲面上并列设置有多排凹槽,且多排凹槽交错分布在车轮的圆周曲面上,由于增加了滚子的密度,提高了平稳性。作为优选,所述的车轮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万向轮本体上设置至少两个驱动轮, 且驱动轮对称设置在万向轮本体的中心线两边。当两个驱动轴以相同的速度转动时,两边新型万向轮转速相同,所以新型万向轮转动向正前方的分速度大小相等。向侧面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通过两边新型万向轮上的球形滚子转动互相抵消,所以车辆直线向前行驶。当两个驱动轴的转速不同时,两边的新型万向轮的转速不相等,所以两边新型万向轮向前的分速度不相等,侧向分量大小也不相等,车辆会向着转速较慢的新型万向轮一边转向,转向过程中通过新型万向轮上的球形滚子避免了万向轮与地面的强行摩擦,使得转向更加顺利。当两个驱动轴一个速度为零,另外一个不为零时,车辆会绕着不转动的新型万向轮转动。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避免了车辆转向时车轮与地面的强行摩擦,有效减少了车轮磨损,延长了车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车辆转向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万向轮本体1,万向轮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轴 2,驱动轴2上设置车轮3,驱动轴2与车轮3固定连接。车轮3的圆周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凹槽4,凹槽4内设置有球形滚子5,凹槽4为球形槽,球形槽的开口口径小于球形滚子5 的直径,球形滚子5采用钢制材料制成。车轮3的圆周曲面上并列设置有多排凹槽4,且多排凹槽4交错分布在车轮3的圆周曲面上。车轮3包括驱动轮31、32和从动轮33、34,万向轮本体1上设置至少两个驱动轮 31、32,且驱动轮31、32对称设置在万向轮本体1的中心线两边。当驱动轴2带动驱动轮31的转速和驱动轮32的转速相等时,两个新型万向轮31、 32转向前的分速度相等,侧向速度分量互相抵消,通向侧面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通过两边驱动轮上的球形滚子5转动互相抵消,使得车身能顺利直线向前行驶。当驱动轴2带动驱动轮31的转速大于驱动轮32的转速时,两个驱动轮31、32的向前分速度,驱动轮31要大于驱动轮32,同时侧向速度驱动轮31也要大于驱动轮32的速度,使得车身向着驱动轮31这边转向。反之,则向着驱动轮32这边转向。实际运行过程中,当驱动轮31和驱动轮32的驱动速度一致时,车辆按直线前进; 当驱动轮31的速度大于驱动轮32的速度时,车辆就会向着驱动轮32的方向转向,反之,则向驱动轮31的方向转向。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避免了车辆转向时车轮与地面的强行摩擦,有效减少了车轮磨损,延长了车轮的使用寿命。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车辆转向装置,包括万向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轮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轴(2 ),驱动轴(2 )上设置车轮(3 ),车轮(3 )的圆周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凹槽(4 ),凹槽(4)内设置有球形滚子(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2)与车轮(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4)为球形槽,球形槽的开口口径小于球形滚子(5)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滚子(5)采用钢制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3)的圆周曲面上并列设置有多排凹槽(4),且多排凹槽(4)交错分布在车轮(3)的圆周曲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3)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万向轮本体(1)上设置至少两个驱动轮,且驱动轮对称设置在万向轮本体(1)的中心线两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装置,包括万向轮本体,万向轮本体上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车轮,车轮的圆周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球形滚子。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避免了车辆转向时车轮与地面的强行摩擦,有效减少了车轮磨损,延长了车轮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2D15/00GK102152812SQ20111005504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专利技术者何伟, 傅士江, 周方龙, 查达新, 王浩迅, 路璐 申请人:浙江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辆转向装置,包括万向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轮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轴(2),驱动轴(2)上设置车轮(3),车轮(3)的圆周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凹槽(4),凹槽(4)内设置有球形滚子(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迅傅士江路璐周方龙查达新何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