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7713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设计,其系特别适合提供笔记型电脑配置使用,为包括一个以上的薄片型导热基座、一个以上的导热管及一散热鳍片组,或于散热鳍片组结合一组散热风扇,该薄片型导热基座设有一具有卡止凸部的凹槽,以供导热管的吸热端平贴嵌入,形成匹配结合,使导热管的吸热端与凹槽形成稳固结合,而导热管的散热端则贯穿或嵌合于散热鳍片组,达到整体呈紧配结合的效果,又散热鳍片组系相邻构成一嵌槽,而散热风扇的固定片则在出风口设有一弯折片,通过该弯折片可快速嵌入并扣合于散热鳍片组的嵌槽,以达到散热风扇与散热鳍片组的扣接结合,使散热模块的整体组合更为简化。

Compact combined radiating modu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eat radiating module design compact combination, which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providing a notebook computer configuration is used for heat pipe sheet type heat conducting base, including one or more than one and a radiating fin group, or to the radiating fin group combined with a group of fan, the heat conduction base is thin a groove with a locking protrusion of the heat for heat pipe with flat embedding, the formation of matching with the heat absorbing end of the heat conducting pipe, the grooves are formed and firmly combined, and the heat pipe cooling end through or embedded in the radiating fin group, a compact combination to achieve the overall effect, and the radiating fin group the adjacent form a groove, and the fixed plate cooling fan in the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bending sheet, through the bending sheet can be quickly inserted and buckled slot in the radiating fin group,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oling fan and the cooling The integral combination of the radiating modules is simplified by the buckling combination of the fin grou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设计,其特别是适合笔记型电脑配置使 用,为使导热基座、导热管与散热鳍片组,或包含附设的散热风扇均可快速且稳固的完成紧 配结合。
技术介绍
习知笔记型电脑所使用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南北桥芯片或显示芯片等电子 组件,在运转工作均会发出高热,故必须匹配散热模块或再附设结合散热风扇以提供散热, 藉此确保其能稳定运作。上述习知散热模块,通常包含导热基座、导热管及散热鳍片组或再附设结合散热 风扇,其主要是在导热基座开设一凹槽(或通孔),并将导热管吸热端嵌入(或贯穿)凹槽(或 通孔),再使导热管的散热端焊接或贯穿结合于散热鳍片组;前述习知散热模块,导热基座 皆为一具有厚度的矩形块体,具有一定的体积重量,且该导热基座的凹槽(或通孔),其槽面 (或孔壁)的内面皆呈平滑状,而导热管外壁面亦为相对平滑状,因此,导热管吸热端与导热 基座的结合稳定性尚非理想,以致导热管吸热端常会发生位移松动,并造成接触不良,亦无 法将组件热温有效的传递至散热鳍片组,故整体组成容易导致不良品或发生传递效能不佳 等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设计,系包括一个以上的薄 片型导热基座、一个以上的导热管及一散热鳍片组,该导热基座系采薄片成型,以供简易形 成一可容纳导热管吸热端的凹槽,其不仅可缩简导热基座的体积重量,亦具有容易成型及 成本更低廉等优点,且该薄片型导热基座的凹槽于内面并设有卡止凸部,使导热管吸热端 于平贴嵌入后可与该卡止凸部形成相对匹配变形的稳固卡合,因此能有效防止导热管吸热 端与导热基座的凹槽发生位移松动,可获良好接触,且确保组件热温有效传递至散热鳍片 组,提高整体散热模块的组成良率。本专利技术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设计,其中,该薄片型导热 基座凹槽内面的卡止凸部,其实施形态系包含但不限于可为规则状或不规则状的长条状卡 止凸部,或可为规则状或不规则状且不连续的长条状卡止凸部,或亦可实施为规则状或不 规则状分布的复数个凸点状卡止凸部,使导热管吸热端于嵌入后均可获得相对的匹配变 形,以形成稳固的卡止结合。本专利技术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设计,其中,该散热鳍片组 系由复数个鳍片呈相邻排列组合,各鳍片于相同位置均开设一切槽,使复数个相邻切槽对 应构成一嵌槽,并于散热风扇的固定片出风口位置设有一弯折片,使该弯折片系可整片嵌 入散热鳍片组的嵌槽,以达到快速扣接结合,使散热风扇亦能稳固扣合于散热模块,用以简 化散热模块与散热风扇的整体组合。本专利技术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设计,其中,该散热风扇的 固定片于两侧并分别设有连接耳片,用以将两侧的连接耳片固定依附于散热鳍片组的两边 侧,进而加强散热风扇与散热鳍片组的稳固结合,防止固定片发生左右松动,而其固定依附 方式系可通过螺丝锁合或铆钉铆合等手段。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设计,其中,该导热管系可 通过一个以上的薄片型导热基座,利用单一导热管同时传递一个以上薄片型导热基座的组 件热温。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设计,其中,该薄片型导热 基座系设有一个以上可匹配容纳导热管吸热端的凹槽,用以相对应于复数个导热管同时嵌 入,均可匹配变形而稳固结合。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设计,其中,所述薄片型 导热基座系可呈不规则面的延伸形状,并于凹槽的相对另一表面,可嵌插结合附属散热鳍 片,或在该表面成型设有复数个散热凸粒,使薄片型导热基座亦具有较佳的自体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2为图1呈局部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导热管平贴嵌入导热基座凹槽而呈匹配变形状态的结合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于导热基座凹槽设有呈规则状但不连续的长条状卡止凸部之示意 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于导热基座凹槽设有复数个呈凸点状卡止凸部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增加一组散热风扇的第二实施例组合立体图。图7为图6呈局部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9为图8呈局部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12为图11呈倒置状态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14为图13呈倒置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薄片型导热基座IUaUbUcUdUe 导热管 2、2a、2b、2c 散热鳍片组3 散热风扇4 脚座5 凹槽11卡止凸部 lll、llla、lllb 表面12cU2e散热凸粒121e 附属散热鳍片13c 吸热端 21、21a、21b 散热端22 鳍片31 切槽311 嵌槽300 固定片41 弯折片411 连接耳片42 倒勾部412 倒勾槽312。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系本专利技术所为「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其系包括一 薄片型导热基座1、一导热管2及一散热鳍片组3,其中薄片型导热基座1,系采薄片成型,以供简易形成一可匹配容纳导热管2吸热端21的凹 槽11 (如图2),凹槽11的内面并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止凸部111,如图所示系实施为复数个 长条状卡止凸部111 ;导热管2,其具有一吸热端21及一散热端22,该吸热端21系平贴嵌入导热基座1的凹 槽11,并与卡止凸部111形成相对匹配变形的稳固卡合(如图3),而另一散热端22则结合 于散热鳍片组3,如实施图所示,散热端22系呈紧配贯穿而结合于散热鳍片组3 ;散热鳍片组3,系由复数个鳍片31相邻排列组合,并与导热管2的散热端22形成结合; 依上述薄片型导热基座1、导热管2及散热鳍片组3组成的散热模块,各构件均为整体 紧配结合,该导热基座1具有薄片成型特征,故不仅可缩简导热基座1的体积重量,且具有 容易成型制造及成本更低廉等优点,特别是导热管2的吸热端21与导热基座1的凹槽11 可呈匹配变形,因此获得稳固的卡合固定,使吸热端21与凹槽11绝不会发生位移松动,从 而令导热管2的吸热端21与发热组件(如中央处理单元或南北桥芯片或显示芯片等电子组 件)具有良好的接触,确保组件的热温可完全传递至散热鳍片组3,以提高整体散热模块的 组成良率。上述薄片型导热基座1,其系可通过冲压成型或压铸成型等各种手段而形成所述 的凹槽11及卡止凸部111。上述薄片型导热基座1的凹槽11,所述设于内面的卡止凸部111,其实施形态系包 含但不限于可为规则状或不规则状的长条状(如图2为规则状的长条状卡止凸部111),或 亦可实施为规则状或不规则状且不连续的长条状卡止凸部(如图4为规则状且不连续的长 条状卡止凸部111a),或亦可实施为规则状或不规则状分布的复数个凸点状卡止凸部Illb (如图5),其目的均在于使导热管2的吸热端21嵌入后可获匹配变形,并形成稳固的卡止结合。如第六、七图所示,系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系于散热鳍片组3再结合一组散热 风扇4,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组3系于各鳍片31的相同位置均开设一切槽311,使复数个相 邻切槽311可对应构成一嵌槽300,并在散热风扇4的固定片41出风口位置设有一弯折片 411,利用弯折片411可整片嵌入而扣设于散热鳍片组3的嵌槽300,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配结合的散热模块,系包括一个以上的薄片型导热基座、一个以上的导热管及一散热鳍片组,其中:薄片型导热基座,系采薄片成型,并形成可匹配容纳导热管吸热端的凹槽,该凹槽的内面并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止凸部;导热管,其具有一吸热端及一散热端,该吸热端系平贴嵌入导热基座的凹槽,并与卡止凸部形成相对匹配变形的稳固卡合,另一散热端则结合于散热鳍片组;散热鳍片组,系由复数个鳍片相邻排列组合,并与导热管的散热端形成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崇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