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涉及液冷散热器的技术领域,其包含一分流盒、一集液盒,及连接在分流盒与集液盒之间的多数散热排管,该分流盒为金属制成的矩型盒体,其内部空间通过一阻热空间分隔成一热液进液腔及一冷液出液腔。该阻热空间是由相间隔组装结合在分流盒内部空间的一热液隔液板及一冷液隔液板组成,热液隔液板与冷液隔液板的四周边缘焊接在分流盒的内盒壁,使热液进液腔及冷液出液腔均不连通阻热空间,形成阻热空间在热液隔液板与冷液隔液板之间的构造,能阻止热液隔液板与冷液隔液板彼此相接触传热,防止冷却后的冷液在流出液冷排前受到热液影响造成升温的现象。升温的现象。升温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
[0001]本专利技术是涉及液冷散热器的
,具体为一种应用在计算机及服务器散热系统的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能够阻止液冷排内部的热液将热传导给已经降温的冷液,并能提升散热效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计算机及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包含有一液冷头、一散热排及一液泵三个主要构件,再通过液管连接在三者的前间,组成一套封闭循环流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使用时将液冷头的接触在发热的处理器表面,当液泵启动时驱使封闭系统内的冷液(水)经由一液管流向液冷头,冷液在液冷头内与处理器热交换,使处理器温度降低而冷液变为热液,热液再从另一液管流到该散热排,通过散热排的多数排管、散热鳍片外加的风扇构造,使热液再降温转变成冷液,然后经由液管流出该散热排,再经由该液泵输送到该液冷头,达到循环流通降温的功能。
[0003]上述现有的散热排结构通常包含一分流盒、一集液盒、多数排管及多数散热鳍片,该些排管相间隔排列在一起,使其一端连通到该分流盒内,另一端连通到该集液盒内,该些散热鳍片结合在排管的外部。通常而言,该分流盒内部通过一金属板作为隔液板,将分流盒内部空间分隔成一进液腔与一出液腔,上述的热液流入进液腔的后,通过该些排管的一部分排管流到集液盒,再从该集液盒经过该些排管的另一部分排管流回该分流盒内的出液腔,此过程中使进入该进液腔的热液到达该出液腔时降温成为冷液。
[0004]然而上述现有的散热排有以下缺点:(一)该分流盒的内部采用金属板作为进液腔与出液腔的隔液板,造成进液腔的热液经由隔液板热传导至出液腔,使得在出液腔已经被冷却的冷液又被加热升温,因而降低了该散热排对液体的散热降温效果。(二)热传导效率与接触热的面积正相关,而上述现有的排管为断面呈长条形的扁管,其与液体接触的面积只有管内壁的部分,很难再增加散热面积。(三)该些排管采用铝合金制成,其管壁又过薄导致结构强度不佳,容易发生变形等情况。(四)该分流盒与该集液盒的盒壁也过薄,同样有结构强度不佳及容易变形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较佳技术方案包含一分流盒、一集液盒、多数散热排管及一液泵,其中:该分流盒为金属一体成型的矩型盒体,其内部空间通过一阻热空间分隔成不直接相通的一热液进液腔及一冷液出液腔,该热液进液腔与该冷液出液腔彼此并排在一起,该冷液出液腔内另设置一液泵安装腔;该热液进液腔具有穿过其盒壁的一热液进液口,该热液进液口结合一进液管;该液泵安装腔为从该分流盒外壁面凹入该冷液出液腔中,该液泵安装腔具有一圆周壁、一底壁及一出液孔,该圆周壁的一端一体连接于该冷液出液腔的内盒壁,该圆周壁
相反的另一端一体连接于该底壁,形成该液泵安装腔具有朝向该分流盒外的一安装腔开口,该出液孔设置在该底壁并连通该冷液出液腔与该液泵安装腔;该液泵安装腔具有穿过其盒壁的一冷液出液口,该冷液出液口结合一出液管。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该阻热空间将该分流盒内部空间分隔成该热液进液腔及该冷液出液腔,该阻热空间是由相间隔组装结合在该分流盒内部空间的一热液隔液板及一冷液隔液板组成;该热液隔液板与该冷液隔液板的四周边缘焊接在该分流盒的内部空间的内盒壁,该热液进液腔及该冷液出液腔均不连通该阻热空间,使该阻热空间形成在该热液隔液板与该冷液隔液板之间,阻止该热液隔液板与该冷液隔液板彼此相接触传热。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该集液盒为金属一体成型的矩型盒体,其设置在相对该分流盒的一间距处,其内部空间形成一集液腔;该些散热排管中的一部分散热排管的第一端穿过该分流盒的盒壁连通于该热液进液腔,另一部分散热排管的第一端穿过该分流盒的盒壁连通于该冷液出液腔,及该些散热排管的第二端穿过该集液盒的盒壁连通于该集液腔;该液泵设置在该液泵安装腔内并封闭该安装腔开口,该液泵能驱动该分流盒的热液进液腔内的一热液经由该些散热排管流至该集液盒的集液腔,再从该集液腔经由该些散热排管流至该分流盒的冷液出液腔,使该热液降温成一冷液,该冷液再通过该出液孔流入该液泵安装腔内,再从该冷液出液口及该出液管流出。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该散热排管为断面呈长条形的铝合金管,该散热排管内具有一或一以上的导热金属板,该导热金属板一体连接于该散热排管相对的两管壁之间,能够增进散热排管的散热效率及结构强度。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该分流盒的热液进液腔的内盒壁具有一或一以上的肋条,藉此增进分流盒盒壁的结构强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该分流盒的内盒壁具有四个突伸到该冷液出液腔内的凸柱,该分流盒的外盒壁的安装腔开口周围具有四个凹入该凸柱的螺丝孔,该液泵封闭该安装腔开口并使用螺丝穿过该液泵再锁入该螺丝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该分流盒的外盒壁具有一嵌槽,该嵌槽从该外盒壁凹向内盒壁,该安装腔开口及该螺丝孔位于该嵌槽的槽底;及该液泵具有一液泵盖、一马达定子及一叶轮转子,该液泵盖嵌入该嵌槽,该液泵盖的外侧面具有凹向其内侧面的一环槽,该液泵盖的内侧面具有凹向其外侧面的一凹孔,该凹孔与该环槽同轴心;该马达定子设置在该环槽中,并封闭该环槽;该叶轮转子设置在该凹孔,该马达定子驱动该叶轮转子在该液泵安装腔转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该分流盒包含一分流盒本体及一分流盒盖体,该分流盒本体具有一端壁及连接于该端壁四周的侧壁以形成其内部空间;该分流盒盖体封闭住该内部空间的开口端,该分流盒盖体设有连通到该热液进液腔与该冷液出液腔的多数排管插孔,该些散热排管的第一端穿过该排管插孔分别连通该热液进液腔与该冷液出液腔。
[0014]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其第二较佳技术方案包含一分流盒、一集液盒及多数散热排管,而没有上述的液泵;其中该分流盒、集液盒及多数散热排管与上述相同,该分流盒同样实施有一阻热空间,但是该分流盒没有安装液泵也没有实施液泵安装腔,使其冷液出液口直接连通该冷液出液腔与盒壁外,该冷液出液口同样结合一出液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 通过分流盒内部的结构设计,使进入分流盒的热液不能热传导到相邻的冷液,使散热后的冷液能保持低温流出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2. 通过分流盒与集液盒之间的排管结构设计,能达到增进散热效果及增强排管结构强度的功效;3. 通过分流盒内盒壁的强化结构设计,能增进分流盒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分流盒及液泵的第一视角分解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分流盒及液泵的第二视角分解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分流盒及阻热空间的断面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阻热空间增加隔热板的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分流盒、一集液盒、多数散热排管及一液泵,其中:该分流盒为金属一体成型的矩型盒体,其内部空间通过一阻热空间分隔成不直接相通的一热液进液腔及一冷液出液腔,该热液进液腔与该冷液出液腔彼此并排在一起,该冷液出液腔内另设置一液泵安装腔;该热液进液腔具有穿过其盒壁的一热液进液口,该热液进液口结合一进液管;该液泵安装腔为从该分流盒外壁面凹入该冷液出液腔中,该液泵安装腔具有一圆周壁、一底壁及一出液孔,该圆周壁的一端一体连接于该冷液出液腔的内盒壁,该圆周壁相反的另一端一体连接于该底壁,形成该液泵安装腔具有朝向该分流盒外的一安装腔开口,该出液孔设置在该底壁并连通该冷液出液腔与该液泵安装腔;该液泵安装腔具有穿过其盒壁的一冷液出液口,该冷液出液口结合一出液管;该阻热空间将该分流盒内部空间分隔成该热液进液腔及该冷液出液腔,该阻热空间是由相间隔组装结合在该分流盒内部空间的一热液隔液板及一冷液隔液板组成;该热液隔液板与该冷液隔液板的四周边缘焊接在该分流盒的内部空间的内盒壁,该热液进液腔及该冷液出液腔均不连通该阻热空间,使该阻热空间形成在该热液隔液板与该冷液隔液板之间,阻止该热液隔液板与该冷液隔液板彼此相接触传热;该集液盒为金属一体成型的矩型盒体,其设置在相对该分流盒的一间距处,其内部空间形成一集液腔;该些散热排管中的一部分散热排管的第一端穿过该分流盒的盒壁连通于该热液进液腔,另一部分散热排管的第一端穿过该分流盒的盒壁连通于该冷液出液腔,及该些散热排管的第二端穿过该集液盒的盒壁连通于该集液腔;该液泵设置在该液泵安装腔内并封闭该安装腔开口,该液泵能驱动该分流盒的热液进液腔内的一热液经由该些散热排管流至该集液盒的集液腔,再从该集液腔经由该些散热排管流至该分流盒的冷液出液腔,使该热液降温成一冷液,该冷液再通过该出液孔流入该液泵安装腔内,再从该冷液出液口及该出液管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排管为断面呈长条形的铝合金管,该散热排管内具有一或一以上的导热金属板,该导热金属板一体连接于该散热排管相对的两管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分流盒的热液进液腔的内盒壁具有一或一以上的肋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分流盒的内盒壁具有四个突伸到该冷液出液腔内的凸柱,该分流盒的外盒壁的安装腔开口周围具有四个凹入该凸柱的螺丝孔,该液泵封闭该安装腔开口并使用螺丝穿过该液泵再锁入该螺丝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分流盒的外盒壁具有一嵌槽,该嵌槽从该外盒壁凹向内盒壁,该安装腔开口及该螺丝孔位于该嵌槽的槽底;及该液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崇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