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35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理床,包括底座,底座上方依次设有固定床架和活动床架,固定床架和活动床架的四周架设有护栏结构,活动床架包括依次排列布置于固定床架上的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第一架体靠近第二架体的一侧与固定床架相铰接,第二架体靠近第一架体的一侧与固定床架相铰接,第三架体与第二架体相铰接,且第三架体的中部还通过铰接杆与固定床架相铰接;固定床架和底座之间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固定床架、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的相对高度,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上分别架设有床板,且第一架体上的床板两侧分别设有与手臂相适配的检测槽,固定床架底部还设有控制箱,调节机构和检测槽均分别与控制箱信号连接。控制箱信号连接。控制箱信号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床的
,具体涉及一种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病人卧床休息通常需要用到一些多功能的护理床,尤其是针对老年患者,除了需要人工看护外,还需要结合一些常用的监测装置来快速确认患者状态,进而便于医护人员的日常检查以及少数看管人员对多数患者的管理。而现有的护理床通常只有常规的机械结构,例如针对床板的抬起以及侧面护栏的移动等,少有结合各种常用的检测设备来使用,通常也都是利用额外的小型检测设备到护理床边再进行测量,这样不仅不能实时监测,需要检测时还要携带这些设备,不适宜老年患者经常性的临床检测,在部分狭小的空间时还容易拖慢检测时间。而且,现有的床架通常只是由框架结构为主,通过控制螺杆、伸缩杆等手动调节高度,而针对不同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患者不善于活动身体,很难做到自己调节躺姿,而单独的机械调节又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一旦调整失误,还可能造成患者不舒服甚至受伤。因此,现亟待设计一种便于控制的护理床,以结合一些常规的监测设备,从而适配患者实时监测并可完成自我调节睡姿等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床。本专利技术利用控制箱控制调节机构及接收处理检测槽中的数据,针对床上的患者,实现实时监控患者情况,以及根据需要,快速调整活动床架的位置,以便于适配患者情况以及日常的医护人员的检查,进而使本护理床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并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护理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依次设有固定床架和活动床架,所述固定床架和所述活动床架的四周架设有护栏结构,所述活动床架包括依次排列布置于所述固定床架上的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所述第一架体靠近所述第二架体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床架相铰接,所述第二架体靠近所述第一架体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床架相铰接,所述第三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相铰接,且所述第三架体的中部还通过铰接杆与所述固定床架相铰接;
[0005]所述固定床架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分别调整所述固定床架、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和所述第三架体的相对高度,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和所述第三架体上分别架设有床板,且所述第一架体上的所述床板两侧分别设有与手臂相适配的检测槽,所述固定床架底部还设有控制箱,所述调节机构和所述检测槽均分别与所述控制箱信号连接。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栏结构包括活动护栏和固定护栏,所述活动护栏通过铰接机构连接于所述固定床架的左右两侧,所述铰接机构用于使所述活动护栏翻转形成架设于所述检测槽上方的平面或平移至所述床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护栏固设于所述固定床架的前后两端。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靠近所述第一架体的所述固定护栏内侧形成凹槽,且该凹槽内设有与人体头部宽度相适配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内侧均设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所述控制箱信号连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接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固定床架侧面的固定座,所述活动护栏上由上而下依次铰接有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一控制电机相联动,所述第二铰接件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铰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护栏相铰接,所述控制电机和所述伸缩杆均分别与所述控制箱信号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向两个不同的径向方向分别固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底座上固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相铰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由所述固定床架向下延伸设置的固定杆相铰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向两个不同的径向方向分别固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底座上固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相铰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相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架体的前端下侧相铰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相铰接,所述第三气缸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架体的中部转动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相铰接,所述第四气缸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架体转动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床架的前端侧面以及所述固定床架的后端均分别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箱信号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四角分别设有滚轮,所述固定床架的四角均分别向外凸设有缓冲圆垫。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利用控制箱控制调节机构及接收处理检测槽中的数据,针对床上的患者,实现实时监控患者情况,以及根据需要,快速调整活动床架的位置,以便于适配患者情况以及日常的医护人员的检查,进而使本护理床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并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效果。
[0017]2、护栏结构具体有固定床架前后两端的固定护栏,活动护栏则为四块,并分别在两侧排列,从而配合固定护栏形成围绕床体的护栏结构,而为了便于患者从不同的侧面上下床,两侧的活动护栏可翻转活动,并同时由控制箱控制,这样可通过对控制箱的设置,在特殊时期竖起活动护栏以防止某些患者无意识的滚动而掉落床架,同时由控制箱统一控制,可让活动床架恢复为平躺状态,或者只是第一架体抬起的状态时,才能让活动护栏向下翻转而让患者上下床,否则控制活动护栏竖起以防止外在因素而对活动床架造成碰撞,或者让患者在不适宜的躺姿状态下翻落下床架。
[0018]3、在前端的固定护栏上,也就是对应患者头部,可设置适配的电极片来进一步检
测患者情况,同时与控制箱连接,与检测槽的效果类似,可进一步检测到患者的脑电波等数据,以用于诊断和记录,将这些检测设备融入到护理床上,减少了使用该类设备时所占用的空间和搬运时间等,而且前端的固定护栏凹陷来设置电极片,挡板不会凸出于固定护栏的竖直平面,不使用时患者可向下挪移即可,该固定护栏在主视投影上与活动护栏有一定的空间,足以垫放枕头等遮挡该凹陷位置,从而避免患者头部撞击到固定护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护理床的主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护理床的侧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护理床的仰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护理床的底座和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护理床的其中一个活动护栏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

底座,2

固定床架,2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床,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依次设有固定床架(2)和活动床架,所述固定床架(2)和所述活动床架的四周架设有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床架包括依次排列布置于所述固定床架(2)上的第一架体(3)、第二架体(4)和第三架体(5),所述第一架体(3)靠近所述第二架体(4)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床架(2)相铰接,所述第二架体(4)靠近所述第一架体(3)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床架(2)相铰接,所述第三架体(5)与所述第二架体(4)相铰接,且所述第三架体(5)的中部还通过铰接杆(6)与所述固定床架(2)相铰接;所述固定床架(2)和所述底座(1)之间设有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用于分别调整所述固定床架(2)、所述第一架体(3)、所述第二架体(4)和所述第三架体(5)的相对高度,所述第一架体(3)、所述第二架体(4)和所述第三架体(5)上分别架设有床板(8),且所述第一架体(3)上的所述床板(8)两侧分别设有与手臂相适配的检测槽(9),所述固定床架(2)底部还设有控制箱(10),所述调节机构(7)和所述检测槽(9)均分别与所述控制箱(10)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结构包括活动护栏(21)和固定护栏(22),所述活动护栏(21)通过铰接机构连接于所述固定床架(2)的左右两侧,所述铰接机构用于使所述活动护栏(21)翻转形成架设于所述检测槽(9)上方的平面或平移至所述床板(8)的下方,所述固定护栏(22)固设于所述固定床架(2)的前后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架体(3)的所述固定护栏(22)内侧形成凹槽,且该凹槽内设有与人体头部宽度相适配的挡板(23),两个所述挡板(23)的内侧均设有电极片(24),所述电极片(24)与所述控制箱(10)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固定床架(2)侧面的固定座(25),所述活动护栏(21)上由上而下依次铰接有第一铰接件(26)和第二铰接件(27),所述第一铰接件(26)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固定座(25)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一控制电机相联动,所述第二铰接件(27)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支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