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7409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光的色纯度高而且光输出效率高的发光器件,其中采用溅射法在电致发光层上形成电极而不会损坏包含有机材料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器件包含:发射红光的第一发光元件;发射绿光的第二发光元件;发射蓝光的第三发光元件;和滤色片,其中滤色片包含选择性透射红光的第一着色层,选择性透射绿光的第二着色层,和选择性透射蓝光的第三着色层,其中第一至第三发光元件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形成的电致发光层和在电致发光层上形成的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其中第二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其中第三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其中所述电致发光层包括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而且金属氧化物包含在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中,其中所述红光、绿光和蓝光各自从所述第二电极侧输出。

Light emitting device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high color purity and high light output efficiency, wherein an electrode is formed on an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 by sputtering, without damaging a layer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light emitting element emits red light; green emitting seco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blue emitting thir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a color filter, wherein the first layer includes selective transmission filter colored red, second colored layer selective transmission of green light, and blue color selective transmission third, each one a first electrode is formed on the first electrode, an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 and a second electrode formed on the light emitting layer in the first and third electric light emitting element, wherein the first colored layer is formed on the second electrode of the first light emitting element, wherein the second layer second electrode formed on the seco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n third, a layer second electrode formed on the thir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wherein the light-emitting layer includes second electrodes The metal oxide is contained in a layer in contact with the second electrode, wherein the red, green, and blue rays are each output from the second electrode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每个象素中都具有发光元件的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发光元件自身可发出具有高可见度的光,无需液晶显示装置(LCD)所需的背光, 因而适于降低厚度,而且也没有视角限制。因此,采用发光元件的发光器件作为CRT或IXD 的替代显示装置而得到关注并被投入实际应用。发光元件之一的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 具有包括电致发光材料的层,通过施加电场可以从该层获得发光效应(电致发光)(以下称 电致发光层),阳极和阴极。通过在电致发光层中将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和从阴极注入的电子相组合,可以获得发光效应。能够从电致发光层获得的发光包括从单重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的发光(荧光)和从三重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的发光(磷光)。原理上讲,所得到的光可以从阳极和阴极的任意一侧输出。在有源矩阵发光器件的情况下,优选将光从阳极或阴极的电极在距离衬底较远的一侧输出,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布线或晶体管的门电极,因为可以不依赖于孔径比的降低而在高分辨率下保持高输出效率。可以通过采用形成薄得足以透射光的电极或采用透明导电薄膜形成电极的方法从电极输出光。然而,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前者中,由于透射率的限制,难以充分地提高光输出效率。另一方面,在采用后一种方法的情况下,与前者相比,较容易提高光输出效率。然而,当采用溅射法在电致发光层上形成典型的是ITO(铟锡氧化物)的透明导电薄膜时,存在的问题是包含有机材料的层在电致发光层中易遭受损坏(溅射损坏)。在采用蒸镀法形成透明导电薄膜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对包含有机材料的层的损坏。然而,在该情况下,待形成的电极的透射率被降低而电阻率被升高,这是不理想的。因此,现在需要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其中采用溅射法在电致发光层上形成电极而不会损坏包含有机材料的层。为了利用发光器件进行全色显示,通常使用的方法采用相应于R (红)、G (绿)和 B(蓝)的三种发光元件或将发白光的发光元件与滤色片相组合。然而,在前一种方法的情况下,必须提高相应于R(红)、G(绿)和B(蓝)每一种的发光的色纯度,并将花费大量成本和时间以最优化电致发光材料和装置结构。在后一种方法的情况下,滤色片屏蔽掉的光被浪费了,那么,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相应于所消耗的功率而获得高发光度。
技术实现思路
虑及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光色纯度高且光输出效率高的发光器件,其中采用溅射法在电致发光层上形成电极而不会损坏包含有机材料的层。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耐蚀刻材料用作电致发光层的一层,其最靠近通过溅射法在电致发光层上形成的电极。具体而言,希望采用金属氧化物和苯并η恶唑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的具体实例包括氧化钼(MoOx)、氧化钒(VOx)、氧化钌(RuOx)和氧化钨(WOx),并优选这些由蒸镀法形成。另外,苯并嚷唑衍生物的结构表征为化学式1。权利要求1.发光器件,包含发射红光的第一发光元件; 发射绿光的第二发光元件; 发射蓝光的第三发光元件;和滤色片,其中滤色片包含选择性透射红光的第一着色层,选择性透射绿光的第二着色层,和选择性透射蓝光的第三着色层,其中第一至第三发光元件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形成的电致发光层和在电致发光层上形成的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 其中第二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 其中第三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其中所述电致发光层包括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而且金属氧化物包含在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中,其中所述红光、绿光和蓝光各自从所述第二电极侧输出。2.权利要求1的发光器件,其中第一电极用作阴极,第二电极用作阳极,透明导电薄膜用作第二电极。3.权利要求2的发光器件,其中透明导电薄膜包含铟锡氧化物、含硅的铟锡氧化物和铟锌氧化物中的一种。4.权利要求1的发光器件,其中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还包含苯并P恶唑衍生物。5.权利要求4的发光器件,其中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在苯并嚷唑衍生物以外还包含四氰基醌二甲烷、FeCl3> C6tl和2,3,5,6-四氟-7,7,8,8-四氰基醌二甲烷中的一或多种。6.权利要求1的发光器件,其中第一电极用作阳极,第二电极用作阴极,透明导电薄膜用作第二电极。7.权利要求6的发光器件,其中透明导电薄膜包含铟锡氧化物、含硅的铟锡氧化物和铟锌氧化物中的一种。8.权利要求4的发光器件,其中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在金属氧化物和苯并P恶唑衍生物以外还包含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中的一或多种。9.权利要求1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还包含含有树脂和分散在所述树脂中的黑色颜料的屏蔽膜。10.权利要求1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还包含在所述第二电极上的辅助电极。11.权利要求1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还包含在所述第二电极上的辅助电极,其中所述辅助电极形成于与配置有开口的隔板所重叠的区域中,其中在所述开口中形成有第一电极、电致发光层和第二电极。12.权利要求1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发光元件和第一至第三着色层上的透明覆盖材料。13.权利要求12的发光器件,其中至少部分第一至第三着色层与所述透明覆盖材料接触。14.权利要求12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透明覆盖材料选自玻璃板、塑料板、聚酯膜和丙烯酸酯类膜。15.权利要求9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发光元件和第一至第三着色层上的透明覆盖材料,其中至少部分屏蔽膜与所述透明覆盖材料接触。16.发光器件,包含 发射红光的第一发光元件; 发射绿光的第二发光元件; 发射蓝光的第三发光元件; 滤色片,其中滤色片包含选择性透射红光的第一着色层,选择性透射绿光的第二着色层,选择性透射蓝光的第三着色层,其中第一至第三发光元件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形成的电致发光层和在电致发光层上形成的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 其中第二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 其中第三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其中所述电致发光层包括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而且金属氧化物包含在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中,其中所述红光、绿光和蓝光各自从所述第二电极侧输出,并且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钼、氧化钒、氧化钌和氧化钨。17.权利要求16的发光器件,其中第一电极用作阴极,第二电极用作阳极,透明导电薄膜用作第二电极。18.权利要求17的发光器件,其中透明导电薄膜包含铟锡氧化物、含硅的铟锡氧化物和铟锌氧化物中的一种。19.权利要求16的发光器件,其中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还包含苯开P恶唑衍生物。20.权利要求19的发光器件,其中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在苯并η恶唑衍生物以外还包含四氰基醌二甲烷、FeCl3、 C60和2,3,5,6-四氟-7,7,8,8-四氰基醌二甲烷中的一或多种。21.权利要求16的发光器件,其中第一电极用作阳极,第二电极用作阴极,透明导电薄膜用作第二电极。22.权利要求21的发光器件,其中透明导电薄膜包含铟锡氧化物、含硅的铟锡氧化物和铟锌氧化物中的一种。23.权利要求19的发光器件,其中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在金属氧化物和苯并η恶唑衍生物以外还包含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中的一或多种。24.权利要求16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还包含含有树脂和分散在所述树脂中的黑色颜料的屏蔽膜。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发光器件,包含:发射红光的第一发光元件;发射绿光的第二发光元件;发射蓝光的第三发光元件;和滤色片,其中滤色片包含选择性透射红光的第一着色层,选择性透射绿光的第二着色层,和选择性透射蓝光的第三着色层,其中第一至第三发光元件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形成的电致发光层和在电致发光层上形成的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其中第二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其中第三着色层形成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其中所述电致发光层包括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而且金属氧化物包含在与第二电极接触的层中,其中所述红光、绿光和蓝光各自从所述第二电极侧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舜平坂田淳一郎池田寿雄中村康男斋藤惠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