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铁消防救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9138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隧道、地铁消防救援机器人,由行走机构、救援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救援装置通过转台安装在行走机构上。救援装置由风机、风机驱动装置、水雾喷口、水管和仰角调整机构组成。风机由支架固定在转台上,仰角调整机构安装在支架上,并与风机外壳相连。风机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过仰角调整机构与风机的扇叶相连。风机的出风口处装有水雾喷口,水管装在风机外壳上与水雾喷口相连,水雾喷口装有一周雾化喷嘴。行走机构由气垫围裙、车体、空中调整喷嘴、进气口和车轮组成。车体下方装有车轮,四周装有气垫围裙,空中调整喷嘴安装在车体前后上方并与下表面相通。进气口安装在车体上面,当风机旋转向下时,出风口与进气口组成密封的气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隧道、地铁消防救援机器人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机 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隧道和地铁发生火灾事故时,火灾最大的特点是难以排出有毒烟气和热。 因其受灾地点的特殊导致消防车等常规消防设施不能迅速地排出火场的烟和热,而且地铁 火场地形复杂设备运输不便,使用人力搬运消防器材不易实现,同时不能满足对于救火速 度的要求。经过调查发现,“陆虎60”雪炮车针对地下空间火灾设计,有着送风能力强、灭火速 度快等特点。虽然它采用履带作为行走机构,具有较强的越障能力,但机动性较差,运抵火 灾现场需轨道车或其他运输设备才能保证隧道、地铁等空间内对救火速度的要求。其他一 些同类产品也有类似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隧道、地铁消防救援机 器人,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隧道、 地铁消防救援机器人,从而解决在隧道和地铁发生火灾事故时,因人力消防以及目前的机 器人消防所存在的越障能力差,机动性能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隧道、地铁消防救援机器人是由行走机构、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地铁消防救援机器人,是由行走机构、救援装置和控制装置所组成,所述的救援装置通过转台(6)安装在行走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援装置是由风机(10)、风机驱动装置(5)、水雾喷口(8)、水管(9)和仰角调整机构(4)所组成;风机(10)由支架(12)固定在转台(6)上,仰角调整机构(4)安装在支架(12)上,并与风机(10)外壳相连;风机驱动装置(5)的输出轴穿过仰角调整机构(4)与风机(10)的扇叶相连;风机(10)的出风口处装有水雾喷口(8),水管(9)固定在风机(10)的外壳上与水雾喷口(8)相连,水雾喷口(8)装有一周雾化喷嘴(11)指向风机(10)的出风口方向;所述的行走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欣吴狄蔡茂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