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氮掺杂碳纳米管在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2814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在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是将氮掺杂碳纳米管粉末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催化剂。具体制备方法是将氮掺杂碳纳米管、导电材料以及粘结剂按比例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溶剂,混合均匀,并超声分散;将超声混合物均匀地涂敷在导电基底上;自然风干形成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以常规贵金属铂为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组装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相比,以氮掺杂碳纳米管为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更高,运行稳定性更佳。与铂催化剂相比,氮掺杂碳纳米管价格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和新材料应用
,具体涉及氮掺杂碳纳米管在制备微生 物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有机废弃物排放量的日益增大,以有机废弃物为对 象的新能源开发因其同时兼顾环境保护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作为一种利用微 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型装置,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逐渐成为新能源开发和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MFCs是微生物与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阳极室厌氧 环境下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并释放出电子和质子,电子依靠合适的电子传递介体在 生物组分和阳极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并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而质子通过电解液传递到 阴极,氧化剂(一般为氧气)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质子结合成水,从而产生电流。与 现有的其它利用有机物产能的技术相比,MFCs具有以下操作和功能上的优势(1)直接将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利用率高;( 原料广泛,理论上任何有机物都可作 为MFCs的燃料,包括各种有机废弃物,比如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畜禽粪便等;(3)操作 条件温和,可在常温常压下运行,维护成本低,安全性强;(4)无污染,可实现零排放(文献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40,5172-5180)。MFCs 在处置有机废弃物的 同时产生清洁的电能,是一项极具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技术。在MFCs利用有机物产电过程中,阴极反应是影响电能输出的关键。目前,已有研 究证明,一些具有较高氧化还原电势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铁氰化钾、重铬酸钾等,作为阴 极电子受体能够大幅度提高MFCs的输出功率。然而,由于这些氧化剂通常是不可再生的, 使用时需不断补充才能够保持较高的功率输出,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原材料费用,因此其并 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相比较而言,空气(氧气)最为简单易得,作为阴极电子受体更具成 本优势和实用价值。在以氧气为电子受体的空气阴极MFCs产电过程中,发生在阴极的氧还 原反应过程由于动力学因素的影响通常需要使用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对反应进行催化。长期 以来,金属钼(Pt)被认为催化氧还原反应最为高效和稳定的催化剂。但Pt的昂贵价格及 其在自然中有限的储量极大地限制了以氧气为电子受体的空气阴极MFCs的大规模开发和 应用。因此,寻找催化高效、成本低廉的氧还原催化剂成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的关键领域 之一。在寻找低廉高效氧还原催化剂的过程中,有研究者发现过渡金属化合物,如四苯 基卟啉(CoTTMP)、酞菁钴(CoPC)等具有较强的氧还原催化活性,有望成为降低Pt在MFCs 阴极的使用量,甚至成为Pt的替代品。然而,上述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MFCs阴极氧还原反 应催化剂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稳定性较差,其催化活性随着运行时间衰减较快,致使产 电效果逐渐降低(文献 WaterResearch, 2010,44,5298-5305)。近年来,碳基纳米材料,比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稀的研究一直处于材料科学研究的 前沿。最近有学者发现,经过氮元素掺杂过的碳纳米管在碱性或者酸性介质中具有很强 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其用作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的非金属催化剂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文献 Nature, 2009, 323, 760-764 ; Journal of the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0, 132,15839-15841)。但是,氮掺杂碳纳米管作为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应用于含有中性介质的 MFCs技术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金属钼催化剂替代品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在制 备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其催化性能稳定、活性高,而且环境友好成 本低廉的氧还原催化材料的新应用,利用氮掺杂碳纳米管代替贵金属钼用作微生物燃料电 池阴极催化剂。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在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应用,将氮掺杂碳纳米管粉 末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催化剂。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制备方法,将氮掺杂碳纳米管粉 末与导电材料和粘结剂混合在一起,涂覆于导电基底,形成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进一步,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氮掺杂碳纳米管、导电材料以及粘结剂按比例混合;(2)向混合物中加入溶剂,混合均勻,并超声分散;(3)将超声混合物均勻地涂敷在导电基底上;(4)自然风干。所述氮掺杂碳纳米管、导电材料以及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0 15 32 10 48 98。所述氮掺杂碳纳米管、导电材料以及粘结剂的最佳质量比为10 31 63。所述导电基底为碳纤维布或者碳纸。所述导电材料为炭黑、活性炭或石墨。所述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PTFE)或者5% Nafion溶液。步骤⑵所述溶剂为异丙醇;步骤⑷所述自然风干时间为M小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两种结构空气阴极单室MFCs和空气阴极双 室 MFCs。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与常规Pt/C为阴极催化剂组装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相比,以氮掺杂碳纳米管为 阴极催化剂组装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更高,运行稳定性更佳;(2)与常规Pt/C催化剂相比,氮掺杂碳纳米管价格低廉,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商 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氮掺杂碳纳米管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流程图2为空气阴极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图3为空气阴极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两种结构空气阴极单室MFCs和空气阴 极双室MFCs。空气阴极单室MFCs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进口 11、出口 12、阳极13、阴极14和 外电路(外电路为已知技术)。所述阳极13为石墨纤维刷,外电路为1000欧姆电阻15。 MFCs基质溶液由以下物质组成pH 7. 0的0. 05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0. 31g/L的氯化铵 溶液、0. 13g/L的氯化钾溶液、12. 5mL的微量元素溶液、12. 5mL的维生素溶液以及lg/L的乙 酸钠溶液作为燃料。空气阴极双室MFCs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进口 21、出口 22、阳极室23、质子交 换膜26、阴极室M和外电路。所述阳极为石墨纤维刷,质子交换膜为Nafi0nll7阳离子交 换膜,外电路为1000欧姆电阻25。阳极室基质溶液由以下物质组成pH 7. 0的0. 05mol/L 磷酸盐缓冲溶液、0. 31g/L的氯化铵溶液、0. 13g/L的氯化钾溶液、12. 5mL的微量元素溶液、 12. 5mL的维生素溶液以及lg/L的乙酸钠溶液作为燃料;阴极室由lmol/L的氯化钾溶液组 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过程为由进样口将基质溶液和少量产电微 生物(主要包括泥细菌、希瓦氏菌、红螺菌等)加入到阳极室,在厌氧条件下产电微生物氧 化有机燃料乙酸钠产生质子、电子以及二氧化碳。电子经外电路转移到阴极,质子经由电解 液扩散至阴极。阴极发生的反应如下02+2H20+4e" — 40HOF+H+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在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氮掺杂碳纳米管粉末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银广冯雷雨严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