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统电源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1680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它包括电源组件壳体和与其配合设置的盖板,所述的电源组件壳体内配合设置第一开关电源和第二开关电源,电源组件壳体的正面面板上配合设置用于识别开关电源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及整个电路电源通断控制用的I/O开关,电源组件壳体后面面板配合设置一组散热用的风扇及电源转接板,电源组件壳体两侧面面板设有一排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结构紧凑,通用性好,起到一定的开关电源防尘作用,装配简单且高效率节约空间;两个风扇,二侧的散热孔,使得内部空气对流,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设计的电源转接板起到电源的保护作用,并实现电源冗余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组件的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控制应用领域的飞速发展,DCS控制系统、PLC控制器、自动化控制系统 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一般的控制系统都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二大特 点,但是系统再稳定也是建立在电源稳定的基础上,所以控制系统中首要的要求是电源的 安全性、可靠性。目前,绝大部分控制系统的电气直流负载由标准电源供电。但是标准电源的电压 可能不符合种类繁多的电子产品对直流电压的需求,尤其当标准电源本身的输出电压并不 稳定时,这就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标准电源转化为负载所需的电压,这种方法必须 通用、高效、可靠。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开关电源被普遍用来提供各种不同的直流电源,而且 它能有效提高DC-DC电源转换效率。一般情况下开关电源在给控制系统供电时,会直接裸 露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或者用一个外壳固定一下,而电源输出输入的稳定性全部建立在开关 电源基础上,没有更进一步的安全性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系统电 源的稳定性的电源组件。所述的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组件壳体和与其配合设置的盖板,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电源组件壳体内配合设置第一开关电源和第二开关电源,电源组件壳体的正面面 板上配合设置用于识别开关电源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及整个电路电源通断控制用的I/O开 关,电源组件壳体后面面板配合设置一组散热用的风扇及电源转接板,电源组件壳体两侧 面面板设有一排散热孔。所述的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关电源和第二开关电源为相 同规格的开关电源。所述的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关电源和第二开关电源为不 同规格的开关电源。所述的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个数为两个。所述的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组件壳体正面面板两端对称设一组安装孔。上述的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组件壳体和与其配合设置的盖板,所述的电 源组件壳体内配合设置第一开关电源和第二开关电源,电源组件壳体的正面面板上配合设 置用于识别开关电源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及整个电路电源通断控制用的I/O开关,电源组件 壳体后面面板配合设置一组散热用的风扇及电源转接板,电源组件壳体两侧面面板设有一 排散热孔。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壳体内设计放置二个开关电源,壳体后设计了一块电源转接板,确保供给开关电源的电源可靠性,及开关电源输出给系统电源的保护作用, 在控制系统中配置二个电源组件,通用电源转接板实现系统电源的冗余功能,防止因其中 一个电源组件故障引起整个系统的停工。在电源组件壳后还设计了两个风扇位置,对整体 电源组件进行散热,电源组件壳二侧面设计一排散热孔,使得内部空气对流,起到很好的散 热效果。本技术结构紧凑,通用性好,起到一定的开关电源防尘作用,装配简单且高效 率节约空间,设置两个风扇,二侧的散热孔,使得内部空气对流,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设计 的电源转接板起到电源的保护作用,并实现电源冗余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源组件壳体,2-第一开关电源,3-第二开关电源,4-指示灯,5-1/0开 关,6-风扇,7-散热孔,8-电源转接板,9-盖板,10-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组件壳体1和与其配合设置的盖板9,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组件壳体1内配合设置第一开关电源2和第二开关电源3,电源组件 壳体1的正面面板上配合设置用于识别开关电源工作状态的指示灯4及整个电路电源通断 控制用的I/O开关5,所述的指示灯与第一开关电源2和第二开关电源3连接,用于识别开 关电源是否是工作状态,电源组件壳体1后面面板配合设置一组散热用的风扇6及电源转 接板8,风扇6个数为两个,增加散热效果,电源组件壳体1两侧面面板设有一排散热孔7, 使电源内部空气更加流通,促进散热效果。根据实际需要或客户需求,所述的第一开关电源 2和第二开关电源3可以为相同规格的开关电源,也可以为不同规格的开关电源,所述的电 源转接板8,通过内部连接及线路设计使得对外输出电压冗余,且通过转接端子的方式输出 给用户,更加方便、可靠。为了安装方便,所述的电源组件壳体1正面面板两端对称设一组 安装孔10,每端各有二个安装孔,这样正面占用的空间小,有效利用系统机柜的深度,电源 组件装配高效率节约空间。本技术所使用的风扇6。本技术的系统电源组件,在电源组件的正面设计了指示灯及I/O开关,指示 灯用于指示电源组件电源运行是否正常;I/O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组件开关。本技术与 现有的工业仪表的底板结构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紧凑,通用性好,起到一定的开关 电源防尘作用,装配简单且高效率节约空间;两个风扇,二侧的散热孔,使得内部空气对流, 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设计的电源转接板起到电源的保护作用,并实现电源冗余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组件壳体(1)和与其配合设置的盖板(9),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源组件壳体(1)内配合设置第一开关电源(2)和第二开关电源(3),电源组件壳体 (1)的正面面板上配合设置用于识别开关电源工作状态的指示灯(4)及整个电路电源通断 控制用的I/O开关(5 ),电源组件壳体(1)后面面板配合设置一组散热用的风扇(6 )及电源 转接板(8),电源组件壳体(1)两侧面面板设有一排散热孔(J)。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关电源(2)和 第二开关电源(3)为相同规格的开关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关电源(2)和 第二开关电源(3)为不同规格的开关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6)个数为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组件壳体(1)正 面面板两端对称设一组安装孔(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它包括电源组件壳体和与其配合设置的盖板,所述的电源组件壳体内配合设置第一开关电源和第二开关电源,电源组件壳体的正面面板上配合设置用于识别开关电源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及整个电路电源通断控制用的I/O开关,电源组件壳体后面面板配合设置一组散热用的风扇及电源转接板,电源组件壳体两侧面面板设有一排散热孔。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结构紧凑,通用性好,起到一定的开关电源防尘作用,装配简单且高效率节约空间;两个风扇,二侧的散热孔,使得内部空气对流,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设计的电源转接板起到电源的保护作用,并实现电源冗余功能。文档编号H05K7/20GK201918889SQ20112001446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创勋, 田文军, 许志释 申请人: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系统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组件壳体(1)和与其配合设置的盖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组件壳体(1)内配合设置第一开关电源(2)和第二开关电源(3),电源组件壳体(1)的正面面板上配合设置用于识别开关电源工作状态的指示灯(4)及整个电路电源通断控制用的I/O开关(5),电源组件壳体(1)后面面板配合设置一组散热用的风扇(6)及电源转接板(8),电源组件壳体(1)两侧面面板设有一排散热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创勋田文军许志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