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及工程机械驾驶室的硅油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09998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及工程机械驾驶室的硅油减振器,硅油减振器包括:一体成形的油腔,仅上端具有开口;硅油,容置于所述油腔中;用于连接驾驶室的支撑内芯,支撑在所述硅油上;橡胶,设置在所述支撑内芯周围,所述橡胶和所述支撑内芯封闭所述油腔上端的所述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一体成形的油腔的底部不再具有硅油加注口,在工程机械的震动和驾驶室的压力之下不会再产生底部渗油的情况。(*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及工程机械驾驶室的硅油减振器
技术介绍
工程机械,包括装载机、挖掘机等等,广泛用于建筑、道路、矿山、港口等工程领域。 其中,装载机的主要作用是进行装载作业,用于将沙土、岩石、矿石等物,倒入卡车、货车或集装箱。目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隔振通常采用硅油减震器,利用硅油和橡胶的滞回特性,实现对震动的隔离。图1为现有工程机械中的装载机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装载机驾驶室101设置在车架102上,驾驶室与车架相接的部分设置有硅油减震器。图2为现有工程机械驾驶室硅油减震器的剖视图,图3为现有工程机械驾驶室硅油减震器的俯视图,如图2、图3所示,硅油减震器包括支撑内芯210,用来连接驾驶室,支撑内芯210周围设置有橡胶220,硅油230设置在油腔MO中,硅油230用来支撑该支撑内芯210和橡胶220,车架的震动经过硅油230和橡胶220吸收后,传递到支撑内芯210的震动已经比较少了。现有的硅油减震器,油腔240底部具有硅油加注口 Ml,硅油减震器的装配过程如下1)先装配油腔M0、支撑内芯210和橡胶220 ;2)倒置硅油减震器,从硅油加注口 241加入硅油,加满硅油后即排尽空气;3)堵上并密封硅油加注口对1,再次翻转硅油减震器,使硅油加注口 241位于下方。现有的硅油减震器,具有如下缺点因为硅油减震器是设置在驾驶室和车架之间, 不但需要承担巨大的支撑力,在工程机械晃动或震动时,还要承担巨大的晃动冲击力,因此,硅油加注口 241非常容易开裂渗油,导致硅油减震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及一种工程机械及工程机械驾驶室的硅油减振器,使一体成形的油腔的底部不再具有硅油加注口,在工程机械的震动和驾驶室的压力之下不会再产生底部渗油的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的硅油减振器,包括一体成形的油腔,仅上端具有开口 ;硅油,容置于所述油腔中;用于连接驾驶室的支撑内芯,支撑在所述硅油上;橡胶,设置在所述支撑内芯周围,所述橡胶和所述支撑内芯封闭所述油腔上端的所述开口。优选的,上述的硅油减振器中,所述支撑内芯的下端具有导向片,所述导向片浸泡在所述硅油中。优选的,上述的硅油减振器中,所述油腔的开口周缘具有环形槽,所述橡胶中嵌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端卡入所述环形槽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在驾驶室和底架之间设置有硅油减振器,所述硅油减振器包括一体成形的油腔,仅上端具有开口 ;硅油,容置于所述油腔中;用于连接驾驶室的支撑内芯,支撑在所述硅油上;橡胶(320),设置在所述支撑内芯(310)周围,所述橡胶(320)和所述支撑内芯封闭所述油腔上端的所述开口。优选的,上述的工程机械中,所述支撑内芯的下端具有导向片,所述导向片浸泡在所述硅油中。优选的,上述的工程机械中,所述油腔的开口周缘具有环形槽,所述橡胶中嵌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端卡入所述环形槽中。优选的,上述的工程机械为装载机、挖掘机或叉车。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油腔的底部不再具有硅油加注口,并且油腔为一体成形,强度均勻统一,因此不会再产生底部渗油的情况,能保障硅油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机械的产品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工程机械中的装载机的结构图;图2为现有工程机械驾驶室硅油减震器的剖视图;图3为现有工程机械驾驶室硅油减震器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硅油减震器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硅油减震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硅油减震器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硅油减震器的俯视图,如图4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的硅油减振器,其包括一体成形的油腔340,仅上端具有开口 ;硅油330,容置于所述油腔;340中;用于连接驾驶室的支撑内芯310,支撑在所述硅油330上;橡胶320,设置在所述支撑内芯310周围,所述橡胶320和所述支撑内芯310封闭所述油腔340上端的所述开口。由上可知,油腔340的底部不再具有硅油加注口,并且油腔340为一体成形,强度均勻统一,因此不会再产生底部渗油的情况,保障硅油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所述硅油减振器中,所述支撑内芯310的下端具有导向片311,所述导向片311浸泡在所述硅油330中。所述油腔340的开口周缘具有环形槽341,所述橡胶320中嵌入有密封环321,所述密封环321的上端卡入所述环形槽341中。从而能够完全密封油腔340。在实际装配中,先从上方开口向油腔340内加入精确计算的硅油,装配时通过特殊的工艺抽真空,通过支撑内芯310和橡胶320封闭油腔340的开口。此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在驾驶室和底架之间设置有硅油减振器,所述硅油减振器包括一体成形的油腔340,仅上端具有开口 ;硅油330,容置于所述油腔;340中;用于连接驾驶室的支撑内芯310,支撑在所述硅油330上;橡胶320,设置在所述支撑内芯310周围,所述橡胶320和所述支撑内芯310封闭所述油腔340上端的所述开口。所述工程机械可以为装载机、挖掘机或叉车。由上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油腔的底部不再具有硅油加注口,并且油腔为一体成形,强度均勻统一,因此不会再产生底部渗油的情况,能保障硅油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机械的产品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体成形的油腔(340),仅上端具有开口 ;硅油(330),容置于所述油腔(340)中; 用于连接驾驶室的支撑内芯(310),支撑在所述硅油(330)上; 橡胶(320),设置在所述支撑内芯(310)周围,所述橡胶(320)和所述支撑内芯(310) 封闭所述油腔(340)上端的所述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芯(310)的下端具有导向片(311),所述导向片(311)浸泡在所述硅油(330)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340)的开口周缘具有环形槽(341),所述橡胶(320)中嵌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端卡入所述环形槽(341) 中。4.一种工程机械,在驾驶室和底架之间设置有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减振器包括一体成形的油腔(340),仅上端具有开口 ; 硅油(330),容置于所述油腔(340)中; 用于连接驾驶室的支撑内芯(310),支撑在所述硅油(330)上; 橡胶(320),设置在所述支撑内芯(310)周围,所述橡胶(320)和所述支撑内芯(310) 封闭所述油腔(340)上端的所述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芯(310)的下端具有导向片(311),所述导向片(311)浸泡在所述硅油(330)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形的油腔(340),仅上端具有开口;硅油(330),容置于所述油腔(340)中;用于连接驾驶室的支撑内芯(310),支撑在所述硅油(330)上;橡胶(320),设置在所述支撑内芯(310)周围,所述橡胶(320)和所述支撑内芯(310)封闭所述油腔(340)上端的所述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璇
申请(专利权)人:斗山工程机械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