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59914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主要由桂枝150~300份、茯苓150~300份、桃仁150~300份、芍药150~300份和牡丹皮150~300份制作成注射剂和口服制剂,其中注射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或大输液;口服制剂包括凝胶剂、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中药的

技术介绍
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生育期妇女发病率约为25%,因此,全世界有上千万的女性患者正经受着子宫肌瘤病魔的折磨。桂枝茯苓一方首载于《金匾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篇,是医圣张仲景为治疗妇人“症瘤害”设立的有效方剂,许多专利技术人及药品企业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研发的产品;如上市产品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胶囊等;但是,前者工艺落后,丹皮酚、肉桂醛等精油成分在贮存过程中损失极大;后者工艺、处方量未公开,无法指导大生产,如果不确定处方量,过量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量小又没有治疗效果;而且现有产品的剂型落后,产品质量不够理想,胶囊剂久贮易粘结。剂型品种不够丰富,适用人群范围窄,产品生物利用度、药物稳定性不理想;而中国专利公报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97199360”、名称为“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产品剂型为胶囊剂,它的制备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方中的牡丹皮,其提取率不高、成本高,生产企业、市场接受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妇科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主要由桂枝150~300份、茯苓150~300份、桃仁150~300份、芍药150~300份和牡丹皮150~300份制作成注射剂和口服制剂,其中注射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或大输液;口服制剂包括凝胶剂、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由桂枝240份、茯苓240份、桃仁240份、芍药240份和牡丹皮240份制成软胶囊剂、分散片、微丸、滴丸、颗粒剂或口服液体制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乙醇和水合并或分别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后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然后加入适当辅料以不同的常规成型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剂。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一半量的茯苓,粉碎成细粉,备用;剩余的茯苓与桂枝等四味粉碎成粗粉,加入9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加醇量为10倍量,第二次1小时,加醇量8倍量,滤过,合并滤液,50℃,-0.08Mpa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50℃约为1.25~1.28的稠膏,备用;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加水量为8倍量,6倍量,滤过,合并滤液,80℃,-0.08Mpa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80℃约为1.30~1.32的稠膏,与上述稠膏合并,加入茯苓细粉,混匀,60℃,-0.08Mpa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适当辅料以不同的常规成型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剂。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方中的牡丹皮是采用乙醇回流的方法与其它药材合并提取的。6.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软胶囊剂这样制备取一半量的茯苓,粉碎成细粉,备用;剩余的茯苓与桂枝等四味粉碎成粗粉,加入9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加醇量为10倍量,第二次1小时,加醇量8倍量,滤过,合并滤液,50℃,-0.08Mpa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50℃约为1.25~1.28的稠膏,备用;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加水量为8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风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云岩西创药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