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通鼻炎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技术技术

技术编号:59696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滴通鼻炎水进行改剂型研究,研制滴通鼻炎凝胶,由白芷、苍耳子、细辛、石菖蒲、辛夷、麻黄等提取物与卡波姆、丙二醇、聚山梨酯80等辅料制成。通过改进原料中药的提取方式,提高了药物中有效成份的含量,而且,凝胶剂由于涂敷在鼻腔内的粘膜上,有利于鼻腔内膜的吸收,提高了药物的疗效,也减少了药物的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一并公开了滴通鼻炎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中药凝胶制剂,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凝胶制剂。
技术介绍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一种以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为特点的慢性炎症。临床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关键在于消除致病因素,但尽快消除或缓解鼻粘膜充血症状十分重要。现有中药成方制剂滴通鼻炎水,由蒲公英、细辛、黄芩、麻黄、石菖蒲、白芷等中药经现代工艺研制而成,具有祛风清热、宣肺通窍之功效,临床上已用于治疗伤风鼻塞,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多年。由于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受到鼻炎患者的欢迎。但是,滴通鼻炎水存在稳定性差,药物有效成份含量偏低;滴鼻治疗时,由于药物流失,鼻腔粘膜吸收少,影响了其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对滴通鼻炎水进行改剂型研究,研制滴通鼻炎凝胶,通过改进原料中药的提取方式,提高了药物中有效成份的含量,而且,凝胶剂由于涂敷在鼻腔内的粘膜上,有利于鼻腔内膜的吸收,提高了药物的疗效,也减少了药物的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1、滴通鼻炎凝胶,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比例配制,在100-200毫升凝胶中,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蒲公英12-24g细辛 0.5-1.0g黄芩6.0-12g麻黄 5.0-10g 苍耳子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滴通鼻炎凝胶,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比例配制,在100-200毫升凝胶中,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蒲公英12-24g细辛0.5-1.0g黄芩6.0-12g麻黄5.0-10g苍耳子5.0-10g石菖蒲6.0-12g   白芷2.5-5.0g辛夷2.5-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3-0.06g卡波姆0.5-1.0g丙二醇4.0-8.0g羟苯乙酯0.1-0.2g、聚山梨酯801.0-2.0g用三乙醇胺调PH值至 6~7其余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滴通鼻炎凝胶,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比例配制,在100-200毫升凝胶中,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蒲公英 12-24g细 辛 0.5-1.0g 黄 芩 6.0-12g麻 黄 5.0-10g 苍耳子 5.0-10g 石菖蒲 6.0-12g白 芷 2.5-5.0g 辛 夷 2.5-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03-0.06g卡波姆 0.5-1.0g丙二醇 4.0-8.0g 羟苯乙酯 0.1-0.2g、聚山梨酯80 1.0-2.0g用三乙醇胺调PH值至6~7其余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通鼻炎凝胶,其特征在于在100毫升凝胶中,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蒲公英 12-24g细 辛 0.5-1.0g 黄 芩 6.0-12g麻 黄 5.0-10g 苍耳子 5.0-10g 石菖蒲 6.0-12g白 芷 2.5-5.0g 辛 夷 2.5-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03-0.06g 卡波姆 0.5-1.0g丙二醇 4.0-8.0g 羟苯乙酯 0.1-0.2g、聚山梨酯80 1.0-2.0g用三乙醇胺调PH值至6~7其余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通鼻炎凝胶,其特征在于在200毫升凝胶中,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蒲公英 12-24g细 辛 0.5-1.0g 黄 芩 6.0-12g麻 黄 5.0-10g 苍耳子 5.0-10g 石菖蒲 6.0-12g白 芷 2.5-5.0g 辛 夷 2.5-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03-0.06g 卡波姆 0.5-1.0g丙二醇 4.0-8.0g 羟苯乙酯 0.1-0.2g、聚山梨酯80 1.0-2.0g用三乙醇胺调PH值至6~7其余为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滴通鼻炎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蒲公英 12 细 辛 0.5 黄 芩 6.0麻 黄 5苍耳子 5.0 石菖蒲 6.0白 芷 2.5 辛 夷 2.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03 卡波姆 0.5丙二醇 4.0 羟苯乙酯 0.1、聚山梨酯80 1.0用三乙醇胺调PH值至6~7其余为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滴通鼻炎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蒲公英 24.0 细 辛 1.0 黄 芩 12.0麻 黄 10.0 苍耳子 10.0 石菖蒲 12白 芷 5.0 辛 夷 5.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06 卡波姆 1.0丙二醇 8.0 羟苯乙酯 0.2、聚山梨酯80 2.0用三乙醇胺调PH值至6~7其余为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通鼻炎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方称取白芷、苍耳子、细辛、石菖蒲、辛夷、麻黄,用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备用,药渣与蒲公英、黄芩加水煎煮,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乙醇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备用;另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适量水使溶解后,加入卡波姆,静置搅匀,得卡波姆凝胶;取丙二醇,加入羟苯乙酯、聚山梨酯80、上述馏出液及药液,混匀后加到卡波姆凝胶中,搅匀,用三乙醇胺调PH值至6~7,加水制成设定量的凝胶,即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滴通鼻炎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白芷、苍耳子、细辛、石菖蒲、辛夷、麻黄加10倍量水蒸馏3小时,收集馏出液至测定其中挥发油含量稳定,药液滤过,备用,药渣加入蒲公英和黄芩,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的稠膏,加乙醇4倍量,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备用;另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适量水使溶解后,加入卡波姆约,静置12~24小时,搅匀,得卡波姆凝胶;取丙二醇,加入羟苯乙酯、聚山梨酯80、上述蒸馏液及药液,混匀后加到卡波姆凝胶中,搅匀,用三乙醇胺调PH值至6~7,加水制成设定量的凝胶,即得。8.滴通鼻炎凝胶的质量控制技术,其特征在于进行以下测定与鉴别[性状]本品滴通鼻炎凝胶,为棕色稠厚状液体;气芳香,味微苦;[鉴别](1)、取本品20g,加水10ml摇匀,用稀盐酸调节PH1~2,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30ml,水液备用,合并乙醚液,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俊虬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立方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