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36813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电缆内部固定件领域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的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1),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1)包括固定卡扣(2),卡扣固定槽(3),安装板面(4),固定装置本体(1)设置为夹子状结构,所述的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组成可以张合的固定装置本体(1),固定装置本体(1)上设置可以将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扣合在一起的固定卡扣(2)和卡扣固定槽(3),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1)的本体侧面(13)上设置扎带过孔(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解决车身边缘不能布置、固定线束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固定线束的成本明显降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缆内部固定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 的线束固定装置。技术背景随着近年来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为提高汽车可靠性,降低油耗和空气污 染,车用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数量、线束数量不断上升,同时 因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的加强、控制要求的精确化,多采用集成电路,其复杂 性增加,数据传输速率也在不断上升。所以汽车线束也就更多更复杂。同时, 对于线束在车内有限的空间内的布置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线束在整车的布 置过程中, 一般都要依靠卡扣来固定,在实际中,线束需要结过一些易磨损的 车身边缘处,如果对线束不加保护,则线束就容易被损坏,造成整个汽车电气 系统出现故障,为解决这一问题, 一般都需要在边缘处加上导线槽,但是导线 槽所占的空间较大,需要车身部门焊数个螺栓安装,并且也增加了线束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线束固定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 种应用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装置,该装置既能很好地固定线束,又能保护线束 不被磨损,布置简单,同时使固定线束的成本明显降低。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所述的固定装 置本体包括固定卡扣,卡扣固定槽,安装板面,固定装置本体设置为夹子状结 构,所述的安装板面和固定板面组成可以张合的固定装置本体,固定装置本体 上设置可以将安装板面和固定板面扣合在一起的固定卡扣和卡扣固定槽,所述 的固定装置本体的本体侧面上设置扎带过孔。所述的固定板面与固定装置本体的本体侧面连接,固定板面为可开合结构, 固定板面与安装板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的安装板面和固定板面的内壁上均设置倾斜状凸起的倒齿。 所述的固定卡扣设置在安装板面内壁上,所述的卡扣固定槽设置在固定板 面内壁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的本体侧面外侧上设置穿孔结构的扎带过孔,所述的 固定装置本体的本体侧面上设置凹下的弧面结构的线束固定槽。所述的设置在安装板面和固定板面的内壁上的倾斜状的倒齿均为突起的面 状结构,且均为与本体侧面内壁面平行布置的结构。所述的新型线束固定装置为塑料材料。 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的有益效果是1. 解决了车身边缘不能布置、固定线束的问题,从而起到保护以及固定线 束的目的。2. 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非常方便,使固定线束的成本明显降低;3. 体积小,便于布置。附图说明下面对说明书中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线束固定装置的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闭合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固定线束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固定装置本体;2、固定卡扣;3、卡扣固定槽;4、安装 板面;5、线束固定槽;6、扎带过孔;7、卡扣头;8、倒齿;9、车身钣金;10、 线束;11、线束扎带;12、固定板面;13、本体侧面;14、车身钣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 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 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l、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l,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1包括固定卡扣2,卡扣固定槽3,安装板面 4,固定装置本体1设置为夹子状结构,所述的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组成 可以张合的固定装置本体1,固定装置本体1上设置可以将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 面12扣合在一起的固定卡扣2和卡扣固定槽3,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1的本体 侧面13上设置扎带过孔6。所述的固定板面12与固定装置本体1的本体侧面13连接,固定板面12为 可开合结构,固定板面12与安装板面4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的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的内壁上均设置倾斜状的倒齿8。所述的固定卡扣2设置在安装板面4内壁上,所述的卡扣固定槽3设置在 固定板面12内壁上。线束固定装置闭合时,固定卡扣2与卡扣固定槽3扣合在一起,从而将线 束固定装置牢固地固定在车身钣金14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1的本体侧面13外侧上设置穿孔结构的扎带过孔6, 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1的本体侧面13上设置凹下的弧面结构的线束固定槽5。线束固定时,线束放置在弧面的线束固定槽5上,线束扎带11穿过扎带过 孔6,从而将线束10与线束固定装置固定在一起。这样,线束就固定在线束固 定装置的线束固定槽5的塑料表面上,无论是垂直还是平行于钣金安装,都不 会受到车身边缘的磨损而损坏,从而能够延长。所述的设置在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的内壁上的倾斜状的倒齿8均为突 起的面状结构,且均为与本体侧面13内壁面平行布置的结构。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安装时,倒齿8嵌合在车身钣金14的孔槽中。所述的新型线束固定装置为塑料材料。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的 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 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 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1)包括固定卡扣(2),卡扣固定槽(3),安装板面(4),固定装置本体(1)设置为夹子状结构,所述的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组成可以张合的固定装置本体(1),固定装置本体(1)上设置可以将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扣合在一起的固定卡扣(2)和卡扣固定槽(3),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1)的本体侧面(13)上设置扎带过孔(6)。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 定板面(12)与固定装置本体(1)的本体侧面(13)连接,固定板面(12)为 可开合结构,固定板面(12)与安装板面(4)之间形成间隙。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 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的内壁上均设置倾斜状的倒齿(8)。4、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 定卡扣(2)设置在安装板面(4)内壁上,所述的卡扣固定槽(3)设置在固定 板面(12)内壁上。5、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 定装置本体(1)的本体侧面(13)外侧上设置穿孔结构的扎带过孔(6),所述 的固定装置本体(1)的本体侧面(13)上设置凹下的弧面结构的线束固定槽(5)。6、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 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的内壁上的倾斜状的倒齿(8)均为突起的面 状结构,且均为与本体侧面(13)内壁面平行布置的结构。7、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线 束固定装置为塑料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电缆内部固定件领域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的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1),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1)包括固定卡扣(2),卡扣固定槽(3),安装板面(4),固定装置本体(1)设置为夹子状结构,所述的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组成可以张合的固定装置本体(1),固定装置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1)包括固定卡扣(2),卡扣固定槽(3),安装板面(4),固定装置本体(1)设置为夹子状结构,所述的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组成可以张合的固定装置本体(1),固定装置本体(1)上设置可以将安装板面(4)和固定板面(12)扣合在一起的固定卡扣(2)和卡扣固定槽(3),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1)的本体侧面(13)上设置扎带过孔(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昆袁中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