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二陈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328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风寒感冒,鼻塞头痛及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的组方及其制备工艺。优选制剂为滴丸和软胶囊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风寒感冒,鼻塞头痛及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的组方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风寒感冒,鼻塞头痛及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中医常采取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舒郁的手段对其进行治疗,且疗效显著,杏苏二陈丸是其代表药。但实践中,由于该药在制备中是将部分药材打粉入药,导致杂质多,剂量大等缺点,严重影响其临床应用。经过本专利技术的提取工艺制备的制剂较之普通丸剂更能够集药物之精华和厚放,易于溶解和吸收,疗效快,用药时间短,因此,疗效更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范围广、易接受、易吸收、高效、低剂量、无副作用的中药滴丸、软胶囊、颗粒、咀嚼片的制备工艺,其制得的药丸可用于主治风寒感冒,鼻塞头痛及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组方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的制剂由以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杏仁 40~200份 紫苏叶 120~600份 陈皮 120~600份前胡 80~400份 桔梗 80~400份 茯苓 80~400份半夏(姜制) 120~600份 甘草(炙)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杏仁40~200份紫苏叶120~600份陈皮120~600份前胡80~400份桔梗80~400份茯苓80~400份半夏(姜制)12 0~600份甘草(炙)40~2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杏仁 40~200份 紫苏叶 120~600份 陈皮 120~600份前胡 80~400份 桔梗 80~400份 茯苓 80~400份半夏(姜制) 120~600份 甘草(炙) 40~200份。2.权利要求1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杏仁 100份 紫苏叶 300份陈皮 300份前胡 200份 桔梗 200份茯苓 200份半夏(姜制) 300份 甘草(炙) 100份。3.权利要求1或2的任何一项中药制剂,是滴丸、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合剂、丸剂、散剂、煎膏剂、糖浆剂、流浸膏剂和浸膏剂。4.权利要求3的中药制剂,经过对所述原料进行提取加工,得到活性成分,根据需要加入适宜的辅料制成。5.权利要求4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经过以下步骤制备方法a(工艺①)(1)取前胡、半夏、陈皮、紫苏四味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将药材切碎,根据2005年药典一部附录XD挥发油提取方法进行提取,至挥发油高度不再增加为止;挥发油β-CD包合,最佳工艺为β-CD与水比为1∶6~10,油与β-CD 比为1∶4~12,超声30~70min,得包合物;(2)取剩余药材和(1)的残渣,用50~85%乙醇先浸泡30~60分钟,再加热回流提取2~5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3)以上活性成分合在一起为本发明的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适合于制备本发明的滴丸和软胶囊等各种制剂。方法b(工艺②)(1)取杏仁、甘草两味药材打粉入药;(2)剩余药材处理同上。以上活性成分合在一起为本发明的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适合于制备本发明的除滴丸和软胶囊以外的各种制剂。6.权利要求5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滴丸,其中活性成分与辅料的比例为1∶0.5~10,所述辅料为分子量在400至10000之间的聚乙二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选自聚乙二醇400(或6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适宜辅料于60~115℃混合均匀后,调节滴头大小以控制滴丸重量,以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为冷却剂滴制而成,冷却剂温度为-10~5℃。7.权利要求5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囊,其内容物由活性成分和适当的基质组成,其中每粒软胶囊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是50mg~500mg;其中的基质选自聚乙二醇400、吐温80、甘油、丙二醇、异丙醇、去氢大豆油、植物油、芳香油、动物油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制备方法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适宜辅料混合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