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圆模硫化V型皮带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1582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结构圆模硫化V型皮带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两个以上中模和下模;中模轴向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其轴向底部对应为内凹台阶环槽,两个相邻中模轴向上,上部中模的凸环位于下部中模的内凹台阶环槽处;两个相邻中模的凸环与内凹台阶环槽配合处表面形成与V型皮带外表面配合的内凹槽;上模底部为内凹台阶环槽,与之相邻的中模的顶部凸环位于上模底部的内凹台阶环槽处;下模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所述下模顶部凸环位于与之相邻的中模底部的内凹台阶环槽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具排线长度为2325,可以缩短0.6%;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硫化的皮带试验200小时,外周长变化率仅为0.6%,疲劳寿命也是其4倍,已经接近日本阪东皮带的水平(试验方法:主动轮传速1750转,功率6kW,张力900N,高于GB/T12735-1991国家标准)。(*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v型皮带圓模硫化用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现V型皮带硫化的方式有三种平板硫化、圆模硫化、鼓式硫化。三种 硫化方式各有优缺点,而圆模硫化均匀、美观、高效等优点而备受推崇,现 使用范围很广,也是国内外生产厂商主要的硫化手段。圓模硫化就是把已 经做好的带坯依次套在模具上,然后再套上胶套,吊入硫化罐内,盖上盖 板,合上罐盖,通外压达0. 8-1. OMpa,再通内压Q. 42MPa,使带坯碌^化压缩 成型。从上述过程就可以看出,带坯是套在模具上的,那么带坯内周尺寸 就只能大于或等于模具内周尺寸,硫化时向内压缩成型,硫化出皮带伸长 率稍大,对一般使用的皮带影响不大,如A、 B、 C、 D、 E等普通皮带,而 对一些负荷大、要求高的皮带则表现出使用伸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小皮带的伸长率,提高皮带的使用寿命,现有圓模硫化皮带出 现使用伸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结构圆模硫化V型皮带模具。 具体改进设计方案如下新结构圆模硫化V型皮带模具,包括圆环状上模、两个以上圆环状的 中模和圆环状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才莫轴向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其轴向底部对应为内凹台阶环槽,所述两个相邻中模轴向上,上部中模的凸环位于下部中模的内凹台阶 环槽处;两个相邻中模的凸环与内凹台阶环槽配合处表面形成与V型皮带 外表面配合的内凹槽;所述上模底部为内凹台阶环槽,与之相邻的中模的顶部凸环位于上模 底部的内凹台阶环槽处;所述下模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所述下模顶部凸环位于与之相邻的 中模底部的内凹台阶环槽处。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可以减小强力层的圓周长度,如 HC2345传统模具硫化,排线长度为2340,,而用本技术新结构模具排 线长度为2325,可以缩短0. 6%。2、在做疲劳寿命试验时,以SB54为例,传统模具硫化的皮带,试验50 小时,外周长变化率为2%,而新结构硫化的皮带试验200小时,外周长变化率 仅为0. 6%,疲劳寿命也是其4倍,已经接近日本阪东皮带的水平(试验方法 主动轮传速l"0转,功率6KW,张力900N,高于GB/T12735-1991国家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模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模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模结构示意图,图5为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新结构圆模硫化V型皮带模具包括圆环状上模1、两个以上圓环状的中模2和圆环状下模3。中才莫2轴向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其轴向底部对应为内凹台阶环槽, 两个相邻中模轴向上,上部中模的凸环位于下部中模的内凹台阶环槽处;两个相邻中模的凸环与内凹台阶环槽配合处表面形成与V型皮带4外表面配合的内凹槽,见图5;上模1底部为内凹台阶环槽,与之相邻的中模的顶部凸环位于上模底 部的内凹台阶环槽处;下模2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所述下模顶部凸环位于与之相邻的中 模底部的内凹台阶环槽处。本技术模具外口是封闭的,内口是敞开的,见图2。 操作时把带坯从里面依次放入模具内,依次合上每片中模2,然后把被 加工的V型皮带4放入带坯的内侧,合上上下盖板,见图5,放入罐内,合 上罐盖。向胶套内通入蒸汽0. 8-1. OMPa,使其通过胶套向带坯向外张力,使 强力层受到很大的张力。向模具外侧通入0. 4MPa的蒸汽作为硫化温度。权利要求1、新结构圆模硫化V型皮带模具,包括圆环状上模、两个以上圆环状的中模和圆环状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轴向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其轴向底部对应为内凹台阶环槽,所述两个相邻中模轴向上,上部中模的凸环位于下部中模的内凹台阶环槽处;两个相邻中模的凸环与内凹台阶环槽配合处表面形成与V型皮带外表面配合的内凹槽;所述上模底部为内凹台阶环槽,与之相邻的中模的顶部凸环位于上模底部的内凹台阶环槽处;所述下模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所述下模顶部凸环位于与之相邻的中模底部的内凹台阶环槽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新结构圆模硫化V型皮带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两个以上中模和下模;中模轴向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其轴向底部对应为内凹台阶环槽,两个相邻中模轴向上,上部中模的凸环位于下部中模的内凹台阶环槽处;两个相邻中模的凸环与内凹台阶环槽配合处表面形成与V型皮带外表面配合的内凹槽;上模底部为内凹台阶环槽,与之相邻的中模的顶部凸环位于上模底部的内凹台阶环槽处;下模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所述下模顶部凸环位于与之相邻的中模底部的内凹台阶环槽处。本技术模具排线长度为2325,可以缩短0.6%;使用本技术硫化的皮带试验200小时,外周长变化率仅为0.6%,疲劳寿命也是其4倍,已经接近日本阪东皮带的水平(试验方法主动轮传速1750转,功率6kW,张力900N,高于GB/T12735-1991国家标准)。文档编号B29C33/00GK201279855SQ20082021566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志刚, 朱六生 申请人:马鞍山锐生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结构圆模硫化V型皮带模具,包括圆环状上模、两个以上圆环状的中模和圆环状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模轴向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其轴向底部对应为内凹台阶环槽, 所述两个相邻中模轴向上,上部中模的凸环位于下部中模的内凹台阶环槽处;两 个相邻中模的凸环与内凹台阶环槽配合处表面形成与V型皮带外表面配合的内凹槽; 所述上模底部为内凹台阶环槽,与之相邻的中模的顶部凸环位于上模底部的内凹台阶环槽处; 所述下模顶部为向上凸起的凸环,所述下模顶部凸环位于与之相邻的中模底部 的内凹台阶环槽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六生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锐生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