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2541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目前卡扣结构复杂,以及在多次扣合后手感下降的缺点。一种卡扣结构,用于将两构件相扣合,包括设置在第一构件上的卡扣部,以及设置在第二构件上的可与卡扣部卡合的固定部,所述卡扣部包括弹性臂、加强肋、以及可与固定部干涉的卡止凸起,所述弹性臂至少一端与第一构件相连,所述弹性臂至少一侧通过加强肋与第一构件相连,所述卡止凸起设置在弹性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进现有卡扣结构,在保证了卡扣结构的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增强了使用的手感,提高了商业价值。(*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两构件扣合的卡扣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移动通信终端、PDA、多媒体播放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电池盖与机体间扣合的卡 扣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就为工业设计者们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卡扣结构虽然不起眼却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在使用的一 种结构,通常运用到诸如手机、MP3、 DV等电子设备的电池盖、手机SIM卡盖、 首饰盒盖体等用于扣合两个构件的结构,这里所指的两个构件即手机电池盖和 手机机体,首饰盒盖和首饰盒等。首先卡扣结构要将这些结构牢固地扣合在一 起,不满足一定的条件无法脱离,其次由于这些卡扣需要长期反复的打开和闭 合,如果该卡扣设计得不好就会导致较快的磨损,而且现在人们对产品的要求 颇高,不但要满足较牢固的结合、较慢的磨损,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手感,也 就是在扣合的时候要有轻快感,在打开时要有较大的阻碍。磨损问题和手感问 题是一对矛盾体, 一般越牢固越难磨损但手感就会下降,而手感好了,耐磨问 题又会出现。另外考虑到人们对轻薄化的要求,卡扣结构也是朝着结构简单、 小巧化的方向发展。如图11 一种现有技术的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机体01上的弹性臂02,设 置在盖体(图中没有画出)上的柱体03,所述弹性臂02上还设置有凸起04, 所述柱体03与凸起04干涉配合,将所述盖体卡固在机体上。该结构存在的问 题是,在卡扣结构多次插拔后,所述弹性臂02与机体连接的两个端05、 06会 产生疲劳损坏,其影响便是两个端点的弹性力下降,其为凸起04和柱体03干 涉提供的力下降,导致在使用的时候手感下降,严重的卡扣结构失去了卡扣的作用,盖体极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目前卡扣结构在多次扣合后手感下降甚至卡扣不紧 脱落的缺点。一种卡扣结构,用于将两构件相扣合,包括设置在第一构件上的卡扣部, 以及设置在第二构件上的可与卡扣部卡合的固定部,所述卡扣部包括弹性臂、 加强肋、以及可与固定部干涉的卡止凸起,所述弹性臂至少一端与第一构件相 连,所述弹性臂至少一侧通过加强肋与第一构件相连,所述卡止凸起设置在弹 性臂上。本技术通过改进现有卡扣结构,在保证了卡扣结构的使用寿命的情况 下,增强了使用的手感,提高了商业价值。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 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A部分;^文大图 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示意图 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示意图 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示意图 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示意图 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五示意图 附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六示意图 附图IO为本技术实施例七示意图 附图1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i兌明。如图1至3所示,卡扣部包括与第一构件100连接的弹性臂1,设置在弹性 臂1上的卡止凸起2,所述卡止凸起2与所述固定部4位置对应,使得第一构件 100和第二构件200能稳定扣合。所述卡扣部还包括用于加强弹性臂1的加强肋 3。所述卡扣部设置在第一构件100上,固定部4设置在第二构件200上,卡 扣部和固定部4将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扣合。所述第一构件100通常 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机身,第二构件200通常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盖。在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所述卡扣部整体被设置在位于第一构件100 所形成的一个收容空间5里,该收容空间5形成有四个壁51-54。当然本领咸人 员也很容易理解,该空间可以省略,而将所述卡扣部突起设置在第一构件100 上,当然空间5是为了减小第一构件100的厚度,所以以下都将在该最佳实施 方式下进行说明。优选的,所述加强肋3的厚度比弹性臂1的厚度要小。所述弹性臂1的至 少一侧通过加强肋3与第一构件100连接。所述弹性臂1至少一端与第一构件 100连接。具体的,所述卡止凸起2沿着第二构件200卡入方向的第一面22较 緩,当固定部4插入时,其干涉程度逐渐加大;而背离卡入方向的第二面21较 陡,它们之间形成最高点,固定部4和最高点的干涉最大;当固定部4继续沿 着弹性臂l往里扣合的时候,固定部4越过最高点从而沿着第二面21卡紧。固 定部4可以有很多种实施例,比如横截面是方形的柱体,所述柱体整体可与卡 止凸起2干涉;也可以是具有凸起的弧面,所述凸起于可与卡止凸起2干涉。优选的,出于手感的考虑所述固定部4与卡止凸起2干涉的面是弧形,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圓柱体,其整体与卡止凸起2干涉。以下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臂1的只有一端与收容空间5的壁51连接,所述加 强肋3与固定部4在弹性臂1的同一侧。所述加强肋3与加强臂1的一侧连接, 同时加强肋3还与壁51连接,而加强肋3的其他各边悬空。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加强肋3还与卡止凸起2所对的壁52 连接。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加强肋3与固定部4不在同侧, 所述弹性臂1通过该加强肋3与壁54连接。 实施例四如图7所示,所述弹性臂1只有一端与收容空间5的壁51连接,所述弹性 臂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强肋3、 3,,分别将弹性臂1的两侧与壁54、 52连接。 实施例五如图8所示所述弹性臂1的两端都与收容空间5连接,弹性臂1还通过加 强肋3与收容空间5的壁51、 52和53连接。 实施例六如图9与实施例五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所述加强肋3只与壁51和52连接 的空间。实施例七如图10所示所述弹性臂1两端都与第一构件100连接,所述弹性臂一侧通 过加强肋3与壁51、 52和53连接,另一侧通过3,与壁51、 53和54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 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卡扣结构,用于将两构件相扣合,包括设置在第一构件上的卡扣部,以及设置在第二构件上的可与卡扣部卡合的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包括弹性臂、加强肋、以及可与固定部干涉的卡止凸起,所述弹性臂至少一端与第一构件相连,所述弹性臂至少一侧通过加强肋与第一构件相连,所述卡止凸起设置在弹性臂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 臂的厚度。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 述与卡扣部相卡合的面为圓弧面。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的厚度小于弹性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一柱状体,所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 一 圆柱体。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凸起包括一朝向卡 合方向的较緩弧面以及脱出方向的较陡弧面。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设置在卡止凸起 的同侧。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只有一端与第一 构件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目前卡扣结构复杂,以及在多次扣合后手感下降的缺点。一种卡扣结构,用于将两构件相扣合,包括设置在第一构件上的卡扣部,以及设置在第二构件上的可与卡扣部卡合的固定部,所述卡扣部包括弹性臂、加强肋、以及可与固定部干涉的卡止凸起,所述弹性臂至少一端与第一构件相连,所述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扣结构,用于将两构件相扣合,包括设置在第一构件上的卡扣部,以及设置在第二构件上的可与卡扣部卡合的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包括弹性臂、加强肋、以及可与固定部干涉的卡止凸起,所述弹性臂至少一端与第一构件相连,所述弹性臂至少一侧通过加强肋与第一构件相连,所述卡止凸起设置在弹性臂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山李世波张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